翻譯古文《記河外事》

2025-04-14 20:15:20 字數 1119 閱讀 4160

1樓:網友

有乙個從黃河以外來的**,他說黃河以外的豆子有三萬鬥之多,平民百姓想花錢向冊尺虛大戶人家買點糧食,可是大戶之家也沒有餘糧。糧食每天都在漲價,百姓也一日一日越發增添飢餓疾病。同時,官吏來催繳賦稅的日子更近了。

我剛要吃飯就把筷子一扔,同時站起來說:「豆子的需求竟然比糧食還要緊急嗎?疾病也是這個道理啊!

**道:「先生,穿儒家衣服的人,他們口中所說的治理天下的事情,您大概也是不太瞭解的吧。困運按照慣例,為國家飼養馬匹的**,每年去各地徵收但是卻沒有什麼收穫,至於專門負責運送漕糧的河道中間間隔出小道運鹽,將州府的位置放錯了,按照民眾的人口來開倉分發糧食,估算它大概的價值,然後用稻子、麥子的杆子來上繳給朝廷。

又或不給,那麼就差河北的州府,大概有多少百姓?可以飼養多少牲口?把馬匹放在外面餵養。

現在中山、河間、趙地的老百姓連粗劣的食物都沒有吃的,生命危在旦夕,又不能用東西來換糧食。他們都要在黃河之外上繳賦稅,——您拘泥於舊州燃時的規矩卻對當今的形勢洞悉不夠,而且不明白處理此事的法則、道理。您不做官也就罷了,您一旦為官,將會經受被罷免的刑罰,將發生在您自己身上。」

2樓:網友

翻譯:有記吏從黃河以西而來(記吏:古代記賬的官),說河外一斗豆子可買三十千錢(鬥:

古代計量單位 菽:豆科植物的總稱),渣談窮人就拿錢向大戶人家**豆子(弱民:窮人 告:

表示狀態 糴:**),後坦神來賣豆子的人也沒有了。豆子就變得越來越貴,對人民的危害也越來越大(病:

危害),而司賦也變得一天比一天焦急(司賦:官名)。我才吃(方:

才),就放下筷子(箸:筷子),站起來要說話,說:「豆子和粟公尺比起來也知道哪個更急需(悉:

知道)?這是種危害!鞋子反而沒踴貴了(踴:

受了刖刑的人穿的鞋,沒腳趾的人穿的鞋)。司賦的急切,說的是什麼?請讓我洞悉它。

吏說:」你,如信碰是乙個身穿儒服的人(指他是儒士),所說的治理天下的事,你大概也是模糊的(蓋:大概)。

只翻譯到這裡了,不好意思能力有限。

3樓:匿名使用者

有收稅的官吏從河的外面來,說河外面的一斗菽值30千,弱小的農民拿著錢向地主家買埋碧菽,地主也沒有飢握。於是菽的**越來越貴,民眾的擔憂也越來越嚴重,碰到繳納賦稅的日子這種情爛液慶況更加緊迫。太多了……~

古文杏花書屋記的翻譯

原文 杏花 書屋,餘友周孺允所構讀書之室也 1 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巖公為御史 2 謫沅 湘時 3 嘗夢居一室,室旁 杏花 爛漫,諸子讀書其間,聲琅然出戶外。嘉靖初 4 起官陟憲使 5 乃從故居遷縣之東門,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後隙地謂允曰 他日當建一室,名之為 杏花 書屋,以志吾夢雲。公後遷 南京 刑...

古文解釋翻譯,古文翻譯(全文翻譯)

是 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中的 大事 吧 大事就是大事,和今天的意思一樣。整句的意思就是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太守問羅敷,能和我同乘一輛車嗎?謝就是問的意思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而啖菱,並角入口。或曰 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 我非不知,並殼者,欲...

翻譯古文《詠春》,翻譯《詠春》這篇古文

拾一片落葉仰望新舊交疊 嫩綠自梢頭微微微微露臉 被清風忽略花開得猶豫不決 內獨徘徊等你等你等你的一容切 灑一地斑駁陽光穿過新葉 心事空流轉思念漸漸傾斜 草長鶯飛慰籍孤單的殘雪 放開手讓寒冷膽怯 日高懸風拂面留下絲絲溫暖 別辜負眼前季節 花躊躇柳輕嘆敢問情何以堪 徒傷悲青春年月 春知曉夢不覺恰似你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