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圓的面積》教學反思

2025-04-03 18:40:18 字數 1051 閱讀 6754

圓面積教學案例及反思

1樓:麋鹿時往前走

從古到今,人們求圓面積一直都在借用近似、接近、趨近或相當於圓的正6×2ⁿ邊形的面積πr²來代替圓面積;求圓周長也是一直都在借用近似、接近、趨近或相當於圓的正6×2ⁿ邊形的周長2πr來代替圓周長。

根據圓面積採用軟化等積變形來「化圓為方」發現公理:「圓面積是它外切正方形面積的九分之七」。

求圓面積的定理是:"圓面積s等於直徑d的3分之1平方的7倍"。

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是: s=7(d/3)²。

橢圓面積s等於最長直徑的3分之1(a)乘以最短直徑的3分之1(b)的7倍。

橢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是:s=7ab。

求圓面積與圓周長或圓周率無關。

《什麼是面積》教學反思

2樓:瀕危物種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數學。

面積」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面積的概念。北師大版數學教材把面積概念獨立教學, 目的是改變以往偏重面積計算及單位換算, 不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現象。 「面積」的概念是學生學習幾何形體的基礎, 因此要讓學生脊御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這一概念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什麼是面積》這一課辯野做,關鍵是要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面積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我從學生身邊最熟悉的物體入手,首先通過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認識生活中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面積大小,讓學生獲得初步的面積概念。然後讓學生用不同方法比較乙個正方形與乙個長方形(課前佈置學生剪下附頁中的正方形和長方形)圖形的面積,通過比較,既使學生進一步豐富對面積概念的理解,又使學生體會到計量面積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利用教學書封面攜衡的面積揭示面積的概念,然後讓學生嘗試說明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積,使學生建立空間概念,切實理解面積的意義,在實際解決問題中,重視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意識,物體面積大小比較可以用數格仔、拼一拼、剪一剪、湊一湊、擺一擺、數一數……多種方法進行比較,只要學生思想到位,理解正確便予以肯定。

整堂課學生參與力高,課堂氣氛活躍,知識點掌握較好。

教學反思的反思成分,什麼是教學反思札記?

教師應反思的以下三種重要成分 1 認知成分指教師如何加工資訊和做出決策。在人的頭腦中,大量的相互關聯的有關事實 概念 概括和經驗的資訊被組織成一定的網路,成為圖式,可以有效儲存和快速提取,構成了個體理解世界的基礎。有人對專家教師和新教師對課堂事件的解釋做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專家教師在教學決策過程中...

小學科學《怎樣加快溶解》教學反思

我們常說 一次 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 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特別是活動中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最易引起幼兒 的注意,大班幼兒能夠主動照顧動植物,並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及歸類能力 活動中通過對動物過冬方式的瞭解,激發了孩子的 慾望。分享彼此的快樂...

有小學英語教學反思嗎?謝謝

參考這些內容吧 或在這個 看看吧。http 一 在中國,英語是外語,不是二語,不可習得。在中國,很多人忽視了英語是一門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是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那麼,第二語言與外語究竟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同一概念不同風格的用語,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對英語教學的效果會產生怎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