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卜居》: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譯文:所謂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長處;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問題;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顯不了靈的地方。
誰有文言文固定句式,越全越好,急用!!!!!!!!!!
2樓:啄b木w鳥
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和譯法
「不亦……乎」?表反問,可譯為「不是……嗎?」(其中「亦」只起加強語氣作用,可不譯);
「無乃……乎?」表推測語氣,比較委婉,可譯為「恐怕……嗎?」或者「莫非……吧?」;
「得無……乎(耶)」表猜測、疑問語氣,可譯為「莫不是……嗎?」「能不……嗎?」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問的格式,都可譯為「把……怎麼辦?」、「拿……怎麼樣?」、「對……怎麼樣?」;
「……孰與……」表示「與……相比,誰……」,常可譯為「與……比較起來怎麼樣」;
「其……乎?」表猜測或反問語氣,可譯為「大概……吧?」、「難道……嗎?」;
「何……為?」表詢問或反問,可譯為「為什麼……呢?」或「有什麼……呢?」;
「有以……」、「無以……」,前者可譯為「有什麼可以拿(用)來……」,後者可譯為「沒什麼可以拿(用)來……」;
「有所……」、「無所……」,其中「所」是助詞,「所……」是「有、無」的賓語,所以前者可譯為「有……的」,後者可譯為「沒有……的」。
文言固定結構常見的有表疑問的、表反問的、表測度的、表感漢的和表判斷的等五種。
一、表疑問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與。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 之戰》)
③與不 同好,如何?(《左傳·齊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麼辦」,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為「怎麼樣」,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麼樣」,⑥句中的「孰與」是「與……比較,哪一個……」的意思。一般地說,「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麼辦」、「把……怎麼樣」、「拿……怎麼辦」、「怎麼」,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樣」、「怎麼樣」、「怎麼」等,要視具體語境而定。
二.表反問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何……之有、何以……為、何……為、不亦……乎。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⑧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論語·顏淵》)
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⑩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何……之有」可譯作「有什麼……」,「何功之有」即「有什麼用處」,是反問句。其用法特點是:何+名詞+之+有。
「何以……為」、「何……為」可譯作「做什麼」,其中「何」是疑問代詞「什麼」,「為」是句末語氣詞,相當於「呢」。「何以文為」譯為「要華美做什麼呢」,「何辭為」譯為「要告辭做什麼呢」。「不亦……乎」譯作「不是……嗎」。
「不亦樂乎」譯作「不是很快樂嗎」。
三.表測度的固定結構常 見的有:得無……乎(耶)、無乃……乎。例如:
1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12.成反覆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13.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之戰》)
「得無……乎(耶)」、「無乃……乎」均可譯為「恐怕……吧」,都表示推測、估計。「得無異乎」譯為「恐怕不同吧」,「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譯為「恐怕是教我捉蟲的地方吧」,「無乃不可乎」譯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測度外,還帶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嘆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釋為「多麼」。例如:
14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15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16痛定思痛,痛何若哉!(《〈指南錄〉後序》)
五.表判斷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是之謂、此之謂。例如:
17是之謂政令行。(《荀子·王霸》)
18詩云:「殷鑑不遠,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謂也。(《孟子·離婁》)
17句中的「是之謂」可譯作「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謂」只能譯作「就是說這個」。這兩句均為判斷句,不過這裡的「是」或「此」在古漢語中卻是前置的賓語。
初中古文常見固定格式翻譯
文言文中的一些詞語經常結合起來使用,表達一定的語法意義,由於世代沿用,就成為—種用法和結構都比較固定的習慣句式,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固定格式。這些固定格式,表示的意義是固定的,不懂得這一點,就不能準確理解句意。這裡想對初中課本中出現的一些固定格式作簡單的歸類和分類,以期對同學們翻譯古文有所幫助。
一、表陳述的固定格式
1.以為,以……為。如:
得而腊之以為餌。(《捕蛇者說》)
「以為」可以是動詞,譯為「認為」,更多的時候是像上例一樣,「以(之)為」的省略,與「以……為」一樣,翻譯為「把(用)……當作(做)……」。
2.所以。如: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
「所以」表示原因時,譯為「……的緣故」,如上例;表示手段和目的時,譯為「用來……的(方法)」。
二、表疑問的固定格式
1.如何,何如;若何,何若,奈何。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
在句中,這些詞一般表示詢問人、物、事情怎麼樣或詢問做法、打算怎麼樣,基本上都譯為「怎麼樣」。
2.如……何。如: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在句中,「如……何」翻譯為「對……怎麼樣」。
3.何所。如:
問女何所思?(《木蘭詩》)
賣炭得錢何所營?(《賣炭翁》)
在句中,「何所」一般譯為「所……者為何」。
三、表反問的固定格式
1.何……之有?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這種格式的反問話氣較強烈,一般譯為「難道有……嗎」。
2.不……乎?不亦……乎?如: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六則》)
這兩種格式表示的反問語氣較弱,—般譯為「不也是……嗎」。
四、表選擇的固定格式
1.其……邪?其……也。如: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這種格式在表示選擇的複句中使用,一般譯為「是……呢,還是……呢」。
2.孰若……。如:
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邪?(《童區寄傳》)
在句中,「孰若」譯為「何如,**比得上」。
3.與其……孰若……。如:
與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與其殺是僮,孰若賣之?(《童區寄傳》)
在句中,「與其……孰若……」可以譯為「與其……不如……」或「與其……哪比得上……」。
古文中的固定格式,情況比較複雜,對此進行一定的歸納和整理,掌握它們的意義和用法,對我們學好古文肯定會大有幫助的。
不亦……乎 相當於「不是……嗎」
何……為 相當於「為什麼要……呢?」
見……於 相當於被動句
以……為…… 相當於「把……(當作)……」
如……何 相當於「對……該怎麼辦」
唯……是 「是」無意,起賓語提前作用;「唯」表示物件的唯一性
與其……寧…… 相當於「與其……寧可……」
常見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構,或者凝固結構。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久不變。它的分類可按表達語氣的種類分為四種:
第一種:表陳述語氣常用的有:有以(有......
用來)、無以(沒有......用來)、有所(有.....的)、無所(沒有......
的)、比及(等到......的時候)、為......所。
第二種:表疑問語氣常用的有:奈何(怎麼辦)、何如(怎麼樣)、如......
休(把......怎麼樣)、得無......耶(大概......
吧、恐怕......吧)等。
第三種:表感嘆語氣常用的有:何其(多麼)、一何(何等、多麼)、何......之(怎麼......這樣啊)等。
第四種:表反問語氣常用的有:無乃......
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嗎)、得無......
乎(難道......嗎)、孰與、孰若(跟......相......
)何......為(為什麼......呢
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3樓:du知道君
常見文言習慣說法(固定句式)的翻譯與舉例(不知道是不是你需要的答案)
(一)表示疑問的習慣說法:如……何 若……何 奈……何
這是三個意義相同的表示疑問的習慣說法,中間可以插入名詞、代詞和短語,可以譯為「把……怎麼樣」、「對……怎麼辦」、「怎樣對付(處置、安頓)。」
例如:①其如土石何?
②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
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在這種習慣說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構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譯為「為什麼」或「怎麼辦」。
例如: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何如」,相當於「怎樣」「哪個」。
「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長者也。」(《史記·張釋之列傳》)
——「陛下以降侯周勃是個怎樣的人?」皇上說:「忠厚長者。」
又如:因問明帝:「長安何如日遠?」(《世說新語·夙願》)
——因此問明帝:「長安與太陽哪個遠?」
「乎哉」,如側重「乎」,則表疑問語氣,相當於「嗎」;如側重「哉」,則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比如我這樣的人,可以保護百姓嗎?
董生勉乎哉!(韓愈《送董邵南序》)
——董生自勉啊!
「何……為」,表疑問語氣,譯為「為什麼……呢」。
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史記·孫吳列傳》)
——有人說:「你兒子,只是個小兵,但將軍親自為他吮吸疽膿,你為什麼哭呢?」
(二)表示比較的習慣說法:……孰與…… ……何如…… ……孰若…… ……何若……
這些習慣說法都是表示比較,用來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較的結果。都可譯為「跟……比較,哪個更……」。
例如:①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②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
③吾孰與城北徐公美?
④救趙孰與勿救?
(三)表示反問的習慣用法
1、不亦……乎?
可譯為「不是……嗎?」或「難道不……嗎?」
例如: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②今吾之優越,猶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務齊,不亦謬乎?
2、何(以)……為?何……焉為?
可譯為「要……幹什麼呢?」或「**用得著……呢?」
例如:①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3、何……之有
可譯為:「有……呢?」
例如:①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②夫晉,何厭之有?
4、何有
可根據上下文譯為「有什麼困難」「有什麼捨不得」「有什麼關係」。
例如: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何有於我哉,意思是「對我來說有什麼困難呢?」)
5、「無乃……與」,表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不是……嗎」。
無乃爾是過與?(《論語》)
——難道不是該怪罪你嗎?
6、「如之何」「奈何」,相當於「怎麼」。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經·君子于役》)
——君子服役去了,教我怎麼不想他?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平民不怕死,怎麼用死來威嚇他們?
7、「得非……與」「豈非……與」,表反反問,相當於「難道不是……嗎」?
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與?(柳宗元《封建論》)
——難道不是強盛的諸侯,好像尾巴太大不便隨意支配似的過錯嗎?
(四)表示感嘆的習慣說法
1、何其……
可譯為「怎麼那麼……」或「為什麼這麼……」。
例如:①觀慶父及叔牙、閔公之際,何其亂也?
②賜,汝來何其晚也?
2、何……之……
可譯為「怎麼……這麼……」或「怎麼這麼……」,也可譯為「怎麼那麼……」或「為什麼這麼……」。
例如:①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實也?
②觀大夫類有道術者,今何言之陋也?
3、「焉哉」,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吧」,「焉」不起作用。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經·氓》)
——過去了的事不去想,也就算了吧!
(五)表示強調的習慣說法
1、唯(惟)……為……
可譯為「只」「只有」「惟獨」。
例如:①天生萬物,唯人為貴。
②唯謹慎為得久。
2、唯(惟)……所……
可譯為「任憑……」「隨便……」。
例如:①臣有三劍,唯王所用。
②太祖常賜良,唯其所擇。
(六)表示假設的習慣說法
有……於此(斯)
翻譯時只需在有關句子前加一「假設」「假如」之類的詞語即可。
例如: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若其」相當於「假如」。
今者違命,勝不足多;若其不勝,為罪已甚。(《晉書·周浚傳》)
——現在違背命令,打了勝仗也不算什麼;假如沒有勝利,罪過就太大了。
(七)表示指代的習慣說法
1、有所 無所 何所(安所、奚所)
可譯為「有什麼(沒有什麼)所……的」「是什麼」。
例如:①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
②女亦無所思。
③二者可容,何所不容?
④將軍迎操,欲安所歸?
2、有以 無以(有所以 無所以)
可譯為「有什麼(可以)用來……」「沒有什麼(可以)用來……」。
例如:①項王未有以應。
②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3、無以……為
可譯為「沒有必要用(要)……」。
例如: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4、「之類」「之屬」,相當於「這一類」。
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所以大王不能(以德)統一天下,不是挾著太山跳過北海這一類;大王不能(以德)統一天下,是折枝這一類。
而養遊俠私劍之屬。(《韓非子·五蠹)
——但是私養遊俠武士之類。
(八)表示推測、揣度、商榷的習慣說法
1、無乃……乎
可譯為「恐怕……吧」「只怕……吧」
例如: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2、得無……乎
可譯為「該不會……吧」「莫非……吧」。
例如:成反覆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九)表示認定的習慣說法
……之謂也
可譯為「說的就是……」
例如:聞道百,以為莫已若也,我之謂也。
(十)其他
1、「而已」,相當於「罷了」。
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我懂得種樹而已,當官治理不是我做的事。
2、「且……且……」,相當於「一面……一面……」或者「又……又……」
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史記·淮陰侯列傳》)
——(高祖)見韓信被殺死,又高興又憐憫他。
3、「所以」,有兩個意義,一是「……的原因」,二是「用來……的辦法」。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史記·項羽本紀》)
——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盜賊的進入和意外事件的發生。
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國語·召公諫厲王弭謗》)
——推行百姓認為好的,防範百姓認為壞的,這大概才是用來增多財物衣食的辦法吧!
4、「焉耳」,語氣詞,相當於「罷了」。
其竊符也,非為魏也,非為六國也,為趙國焉耳。(唐順之《信陵君救趙論》)
——他盜竊兵符,不是為了魏國,不是為六國,為了趙國罷了。
5、「非……則……」,相當於「不是……就是……」
非死則徙爾。(柳宗元《捕蛇者說》)
——不是死了,就是遷徙了。
6、「然則」,相當於「既然這樣,那麼」。
然則何時而樂耶?(范仲淹《岳陽樓記》)
——既然這樣,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
7、「焉耳矣」,表肯定語氣,相當於「了」。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算是盡心的了。」
8、「者……也……」,一表判斷,二表強化解釋原因。
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勝吳廣列傳》)
——陳勝,是陽城人。
然則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史記·屈原列傳》)
——然而破滅的國家接連不斷,聖明的君主太平的國家幾代不見的原因,就是因為(君主認為的)忠臣並不忠,賢才並不賢。
9、「以為」,一是相當於「把(它)作為」,二與現代漢語語意相同,即「認為」。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來客)的主人。
「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我私下裡認為太后您疼愛燕後超過長安君。」
10、「因遂」,相當於「於是」。
欲自殺以激荊卿,曰:「願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告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記·刺客列傳》)
——(田光)想自殺激勵荊軻,說:「希望你趕快去拜訪太子 ,說我已死,表明不會洩密。」於是自殺而死。
11、「於是」,一是相當於「在這時」,「在這件事上」;二是相當於現在漢語「於是」。
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史記·周本紀》)
——西伯偷偷地做好事,諸侯都來(請他)公平決斷。在當時,虞國、芮國的人有案件不能決,就到周伯那裡。
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史記·始皇本紀》)
——於是讓御使詳細地調查詢問各個書生。
求高手文言文翻譯,急,求文言文翻譯
我試著解釋一下吧,因為畢業好幾年了,好久沒看文言,翻譯的不一定那麼準確,只翻譯個大概意思吧。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為法,中楷以歐為法,中楷既熟,然後斂為小楷,以鍾王為法。學習書法須先學習楷體,先從大字練起。大字臨摹顏真卿的書寫法,中楷臨摹歐陽詢的書寫法,中楷練習的熟悉了,然後收斂字型改...
跪求 急這篇文言文的翻譯,跪求文言文翻譯!!!!
朦朦朧朧的無邊無際的一團大氣,它在不斷運動之中,一切都從這裡萌芽滋生,天地也從這裡開始分別,陽性的物質化成為氣,不斷的上升 上升,遂成為所謂的藍天,陰性的物質不斷的凝聚 凝聚,遂成為廣袤的大地,陰陽之氣不斷的運動著,分佈著,變化著,大地母親孕育產生了動物 植物 大海 高山,而最至中和的就是被稱為萬物...
求一句文言文翻譯!謝謝,求一句文言文的翻譯,謝謝!
想到國家大事,我一夜無眠撫劍長嘯,胸懷壯志,希望奔赴千里為國家效力。贈張相鎬二首 其一 神器難竊弄,天狼窺紫宸。六龍遷白日,四海暗胡塵。昊穹降元宰,君子方經綸。澹然養浩氣,欻起持大鈞。秀骨象山嶽,英謀合鬼神。佐漢解鴻門,生唐為後身。擁旄秉金鉞,伐鼓乘朱輪。虎將如雷霆,總戎向東巡。諸侯拜馬首,猛士騎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