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若的多種翻譯及其對應詩句

2021-05-11 07:50:57 字數 4909 閱讀 2451

1樓:匿名使用者

一、bai

作動詞。

1、如同、像。例du

如:(1)肌zhi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dao《回莊子答·逍遙遊》

(2)關山度若飛。——《樂府詩集·木蘭詩》

(3)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2、同、相當。例如:

彼與彼年相若也。——韓愈《師說》

3、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句和反問句),例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戰國策·齊策》

二、作代詞。

1、如此、這樣。例如: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2、你 [們]、你 [們] 的。例如:

(1)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史記·陳涉世家》

(2)若輩得無苦貧乎。——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三、作連詞。

1、假如、如果。例如:

(1)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2)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2、至於。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四、作助詞,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後面,表示事物的狀態。相當於「……樣子」,例如: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衛風·氓》

古文中「若」字有幾種翻譯

2樓:二佰六

◎ 如果,假du如:~果。倘~。假~。zhi天~有情天亦老。

◎ 如,dao

像:年相~。安之~素。旁~內無人。置~罔聞。容門庭~市。

◎ 你,汝:~輩。「更~役,復~賦,則何如?」

◎ 約計:~幹(ɡān )。~許。

◎ 此,如此:「以~所為,求~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 順從:「曾孫是~。」

◎ 指「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嘆。」

◎ 指「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 指「杜若」(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沐蘭澤,含~芳」。~英(「杜若」的花)。

◎ 文言句首助詞,常與「夫」合用:「~夫陰雨霏霏,連月不開。」(出自《岳陽樓記》)

◎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後,表示事物的狀態:「桑之未落,其葉沃~」。

之的古文翻譯有哪幾種?

3樓:joice香初

動詞 到,往【現代漢語解釋】 例:①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史記·陳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

——《莊子》 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①人皆吊之。——《塞翁失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劌論戰》 ③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孔雀東南飛》 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鴻門宴》 ⑤以刀劈狼首,數刀斃之。

——《狼》 ⑥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2.指示代詞,這 例:

①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③之二蟲又何知?

——《逍遙遊》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我。 例:

①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

——《史記·魏公子列傳》 助詞 1.結構助詞,相當於「的」。 例:

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馬》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③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赤壁之戰》 ④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賈誼《過秦論》 2.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例:①宋何罪之有?——《公輸》 ②何陋之有?

——《陋室銘》 ③句讀之不知。——《師說》 ④菊之愛。——《愛蓮說》 3.

結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同【現代漢語解釋】助詞2。 例:①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隆中對》 ②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 ③縱一葦之所如。——《赤壁賦》 4.

結構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例:①凌萬頃之茫然。

——《赤壁賦》 ②蚓無爪牙之利。——《勸學》 5.結構助詞,補語標誌,可譯為「得」。。

例: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6.

音節助詞,無實義。 例:①填然鼓之。

——《孟子·粱惠王上》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公將鼓之。——《曹劌論戰》[3]

生僻含義

通「也」義 《墨子·大取》:「聖人也,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義。

《韓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謂鬼傷人……」《賈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數也。

」最後的也字作肯定語氣助詞,其他兩個「也」字,都作「之」字義。

文言文 之的用法

初中語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較多,用法也較複雜,有作代詞用的,也有作助詞、動詞用的;區分起來也比較費勁。若死記硬背,耗時多而效果不佳。筆者在教學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與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詞用 「之」作代詞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點的「之」字: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曹劌論戰》)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動詞的後面,「之」的用法為代詞,作它前面動詞的賓語。

二、「之」作動詞用 請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勸學》)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

(《陳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們知道「之」用作動詞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動詞「之」的後面一般會跟一個地點名詞,如例句中的「南海」、「廣陵」、「蜀州」、「壟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稱代詞,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雖沒直接出現人名,但很明顯是承前省略了陳涉。整個句子合起來應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詞用 「之」作助詞的用法比較複雜一些,在初中階段出現的大致有以下三種: 1、「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如:

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關雎》) ④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⑤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公輸》) ⑥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當「之」後面的一個詞是名詞(如「趣」、「洲」、「獄」、「意」、「地」)或名詞性短語(如「一毛」)時,「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2、「之」用於主謂之間,不譯。 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一個名詞或代詞(主語)和一個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之間時,「之」不譯。

3、「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這種用法,在初中階段並不多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這種「之」多用於時間副詞後面,作用為調節音節,不譯。 之 1.

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

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

(《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

(《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

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

(《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4樓:匿名使用者

1.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計。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閒視~。

5. 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見在文言文中翻譯成被的例句,在文言文中就翻譯成接近這個意思的例句有哪些

見 表被動,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見的用法之一。見 表被動有兩種常見的形式 一是直接與行為動詞相連,承受其行為動作。如 見笑 被笑話 見欺 被欺負 見疑 被懷疑 見外 被當成外人。另一種情況,是行為動詞後面加介賓結構 於 引入主動者。如 廉頗藺相如列傳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於王 是一個介賓結構,後置,是...

文言文《狼》的中心句,文言文中《狼》的中心句 翻譯,告訴我們了什麼道理?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這一句是中心句,運用了議論的手法,點明中心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曾笑耳 文言文中 狼 的中心句 翻譯,告訴我們了什麼道理?一個?這樣一定的哥拾金不昧,我在你?文言文 狼 中...

文言文中的,詣,諮,並,說,冀怎樣翻譯

詣 前往謁見 前往拜見。諮 詢問,諮詢。並 一起。說 通 悅 喜悅。冀 希望,期望。古文中的 至於 該怎麼翻譯?古義 甚至。源自 戰國策 觸龍說趙太后 左師公曰 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古義 造成 源自 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 隆中對 孤不度得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