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的論語,論語子路篇原文及翻譯

2025-01-24 19:00:21 字數 1156 閱讀 3473

論語子路篇原文及翻譯

1樓:小mei的麥

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欲速則不達」;「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本篇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其中有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說:「(作為管理者)如果自身行為端正,不用釋出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釋出了命令,百姓也不會聽從。

2、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孔子談到衛國的公子荊,說:「他善於治理家政。當他剛開始有財物時,便說:

差不多夠了。』當稍微多起來時,就說:『將要足夠了。

當財物到了富有時候,就說:『真是太完美了。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說:「君子追求與人和諧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與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處。

4、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孔子說:「君子安詳坦然而不驕矜凌人;小人驕矜凌人而不安詳坦然。

論語·子路篇第三

2樓:哆啦休閒日記

政事第三之。

三、互不相師。

原文)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譯)陳元方十一歲的時候,去拜訪袁公。袁公問道:「令尊在太丘,遠近的人都讚揚他,他都做了些什麼呢?

元方說:「家父在太丘,強者以德來安撫,弱者以仁來體恤,讓他們安居樂業,時間長了,他們就越發尊敬他了。」

袁公說:「我以前曾任鄴縣令,做的也是這些事。不知是令尊效法我,還是我效法令尊?

元方答道:「周公和孔子,生在不同的年代,交往和行動卻是一樣的。周公沒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沒有效法周公。」

論語全文翻譯,謝謝,論語原文及翻譯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雍也 翻譯 懂得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以它為樂。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泰伯 翻譯 讀書的人不可不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遙遠。3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子罕 翻譯 三軍中可以奪取統帥,但是不可能強迫改變一個...

論語全文譯文,論語原文及翻譯

論語 全文翻譯在這兒 這裡也有 論語 全文翻譯 論語原文及翻譯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雍也 翻譯 懂得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以它為樂。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泰伯 翻譯 讀書的人不可不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遙遠。3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侍坐譯文,論語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侍坐的全文翻譯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四個人陪孔子坐著。孔子說 我年齡比你們大一些,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說。你們平時總說 沒有人瞭解我呀!假如有人瞭解你們,那你們要怎樣去做呢?子路趕忙回答 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常常受到別的國家侵犯,加上國內又鬧饑荒,讓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們勇敢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