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啊哈哈咪嘶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學派。他們兩者同樣都是支援「仁」的理念,但孔子和孟子之間的「仁」從本質上來講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而孔子和孟子對「仁」的看法也有不同。孔子的「仁」思想是建立在周朝的基礎上的,他引入的「仁」只是一個比較疏忽的概念,而孟子他對「仁」的定義更為鮮明,對「仁」的概念也更加清晰些。
孔子和孟子兩個人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導致他們兩個對「仁」的見解也有很大的不同。孔子年輕時家境貧寒,天賦基本是自學成才的。當他請長輩教導他時,他表現出禮貌,這也使他可取。
孔子的特點就是他從不厭倦教他的學生。就連脾氣非常暴躁的子路也受到了孔子的影響,心甘情願地拜他為師。而孟子性格比較剛硬,對世間也比較厭俗,這也是孟子和孔子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所照成的。
孔子生活的時期仍是春秋時期,周朝的禮樂還沒有完全崩潰,但到了孟子的戰國時期,諸侯已經忘記了所有禮樂。從他們的治理角度來看,孔子的「仁」傾向於「退步」,而孟子的「仁」比較激進些。
孔子的「仁」思想,突出的就是「愛人」。他要求人們愛自己,愛別人,愛社會。這是體現在孔子思想中的一種崇高的愛。
孔子認為「愛人」是一種社會規範,是人們約束自己的規範。它適合春秋時期人們的發展,同時也適合春秋時期社會秩序的發展。 孔子的仁也注重道德的修養。
仁是一種權力和義務,道德是一種存在於心中的品質。仁慈更能代表一個人的善行。仁愛與自制,既是自我約束,又是對道德完美的追求。
孔子仁愛的另一種觀點是培養人的德行。
2樓:神級小玩家
孔子的仁是仁者愛人,是儒家思想關於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的總的原則。 而孟子的仁,則是在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的基礎上,從人倫思想發展到政治哲學。所以,孔子的仁者愛人,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孟子的仁,則是一種治國理政的策略和理想。
3樓:邂逅浪漫
孟子之「仁」,有相當明確而清晰的邊界。孔子之「仁」,涵蓋面非常之泛,涵蓋了所有的人類美德。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學派的集大成者,他們都推崇仁政。
4樓:放手的田園
概念不同,本質不同,思想不同,意義不同,側重點不同,學派不同,相對而言我個人更喜歡孔子的仁。
5樓:修學的人
孟子的老師是孔子的孫子子思,而孔子在臨終時把子思託負給曾子。他們對學問都是一以貫之的,所傳承的學問都是一樣的,所以他們所講的「仁」都是一樣的。因此孟子才會講「義」。
形成了孔子說「仁」,孟子講「義」。從五行上講仁屬木,孔子比較謙和,義屬金,是肅殺之氣,所以孟子好辯。這是性格的不同形成的。
6樓:大道明心
仁便是人的本質,儒家誰講的都是一個事物,沒有什麼不同。
西方研究理論喜歡玩概念,對同一事物這個設立這個概念,那位設定那個概念,對概念爭論不停,卻對事物本身不能深入,這是錯誤的研究方法,切忌此種謬誤。
7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主張尊君不唯君。
孟子主張貴民。
都是為天下謀。
孔子站在君主的角度為天下謀。
孟子站在百姓的角度為天下謀。
孔子是如何理解「仁」的?
8樓:北京創典文化
孔子認為,「仁bai」就是「愛du人」,就是對人要。
zhi尊重、關心和體諒。「仁」dao既是每版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權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
孔子把孝悌看成「仁」的根本,他把「仁」運用到政治領域,就是重視人民,關心百姓的疾苦,就是「德治」。為了實踐「仁」,孔子十分重視「禮」,主張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論行為都符合禮的要求。
孔子所謂的「仁」是指什麼?你是怎麼理解的?
9樓:乾燥溫度
孔子所謂的「仁」是指仁愛,個人覺得孔子所提出來這個人是相當不錯的,教會我們彼此應該以禮相對與仁相愛,教會我們非常多的人生道理,也是我在知識當中的一位啟蒙老師。
10樓:暥竹聊娛樂
個人認為是仁慈之心。孔聖人的很多言論雖然大家都不是很懂,但是很多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11樓:情感蝶戀
是一種道德修養,是對他人的恭敬的態度,是個人的為人處世的準則與方式。我們做人要學會感恩、寬容就是「仁」,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用寬容的心對待世界,對待生活;用快樂的心創造世界,改變生活。
12樓:卞尋綠
孔子說的人是指君王在治國時要施行仁政,以人為本,關心百姓疾苦,在為人處事時要有仁愛之心,保持崇高的道德修養。
孔子提出的『仁』指的是什麼
13樓:網友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顏淵》: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又「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衛靈公》: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莊子。
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清譚嗣同《仁學。
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什麼是孔子的「仁」?
14樓:文史一家人
孔子認為的仁實質上是一種主張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價值,關心每個人的現實權益的崇高人文主義精神。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但在孔子的論述中並沒有給出「仁」的確切含義。
孔子是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擴充套件資豎跡料:
孔子「仁」之思想解讀。
作為孔子思想體系核心的仁,——博施於民而能濟眾,」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堯、舜是最具「仁愛」的典型人物,也是人們學習的典型模範代表人物。
孔子的這種人文主義精神,它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歷史時期,雖然缺乏民主基礎餘吵並,但是,它必竟是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思想潮流,順應了奴隸解放的歷史大趨勢,它與起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道主義思潮中的「博愛」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少碰絕了其中的「自由」、「平等」之內容,但「仁愛」的提出卻早於「博愛」二千多年。至於中國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或之後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平等、博愛的人文主義,那是封建主義制度的頑固性所致,極大地阻礙了孔子仁愛的人主義精神的發展。
百科-仁。
關於孔子仁的問題!怎樣理解孔子仁的思想?
關於人的德性,孔子強調仁和義,特別是仁。仁的本質則是 愛人 父行父道愛其子,子行子道愛其父。有個學生問什麼是仁,孔子說 愛人 論話 顏淵 真正愛人的人,是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所以在 論語 中可以看出,有時候孔子用 仁 字不光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所以 仁人 一詞與全德之人同義...
孔子說的仁是什麼,孔子認為的仁的含義是什麼啊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這不是個人處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婦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為民 造福的大仁大義 克己復禮,仁在其中 好象仁這個境界很容易達到,但孔子說的不是一 人個人的仁,而是有權勢在手的統治者的仁,要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慾望,遵守秩序,有步驟 地管理國家,這決不容易,自古極少數大權在手的人能做...
孔子的「為仁由己」怎麼解釋,孔子說什麼是「仁」
為仁由己 的意思是 實行仁德要靠自己。出處 論語 顏淵篇 原文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 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譯文 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 抑制自己,使言語和行動都走到禮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