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理解

2021-05-28 00:45:54 字數 5206 閱讀 4647

1樓:檀香透窗櫺

「仁」是由西周人所造,最初代表兩個人相親相愛。孔子首次將「仁」的含義規定為「愛人」,並且建立了一整套的仁愛理論,後世的統制者又以此理論為基礎,發展出了封建社會的道德倫理體系。

孔子認為「愛人」要由近及遠,首先要「親親」,做到「入則孝,出則悌」,然後才能達到「泛愛眾」,這與墨家的「兼愛」以及孫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博愛」又有所曲別。

「仁愛」則有遠近、有深淺,要推己及人,孟子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范仲淹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都是由「仁愛」發展出來思想觀點。

先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能力水平高了,就要愛天下。由此進一步發展,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愛」要由近及遠,「惡」同樣要由近及遠,想要施加於他人的,先施加於自己。

由此可以看出,「仁愛」主張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型別的愛,是一種進取型的仁人之愛。

擴充套件資料

「仁」字左邊是一個「人」,右邊為「二」,代表多數。故「仁」本身就顯示了人活在世間,不是一個人的行為,是眾多人組成的群體活動。維繫人與人之間的群體關係是「愛」。

有**問孔子何為仁?孔子回答說「愛人」。

儒家講的愛,不是由雜染情緒推動的貪愛、溺愛等等的愛,而是「仁愛」。仁愛簡別於普通的愛,其特徵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標,在修身基礎之上,實現內聖外王,從而實現生命本質上的超越。

仁愛,在五倫關係中不同角色之間,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相狀。由此,儒家的仁愛,被人詬病為是不平等的愛、有等級的愛。

其實,正因為這種外相上顯現出的不平等,才使得我們每個個體在不同社會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藉此可以學習而得到提升。由此也顯示出,仁愛不僅是一種道德意義上的美好情感,而是含攝智慧的一種學習方式。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仁」上通「道」與「德」,是對道與德這一宇宙人生真理的最好詮釋與表達,下達「六藝」,即在工作和生活的一切對境中都可以實踐並顯發「仁」的內涵。

2樓:山海軒

儒家學派核心——「仁」

仁: 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

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還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

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絡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 人的表現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如以仁為本體

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

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

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

對人則有愛心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仁」字始見於儒家經典《尚書·金滕》:「予仁若考。

」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範,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

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孟子在孔子仁說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說,要求把仁的學說落實到具體的政治治理中,實行王道,反對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孟子提出一些切於實際的主張,重點在改善民生,加強教化。其首要之點是「制民之產」,要求實行「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說與王道政治聯絡起來。認為人皆有仁愛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則天下難以治理。孟子認為,即使是百里小國,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會歸之而王。他對梁惠王說: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行仁政須落實到「省刑罰,薄稅斂」,發展農業生產等要事上來,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修德行教,使仁愛之心推而廣之,即使是堅甲利兵也能戰而勝之。強調以仁政統一天下,進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評暴力,反對戰爭。這是儒家仁政理論的基本出發點。

與仁政學說及重視人權,滿足人的基本物質生活需求的理論相聯絡,從政治治理的實踐和人的生存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儒家重視民生,主張滿足人們求生存的基本物質欲求,並倡富民思想,強調先富後教,使民從善,然後政權得以穩固。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乃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儒家認為,民生是治國之本,民以食為天,衣食足,有恆產才有恆心,滿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國家才能穩固而得到治理。

儒家從重視民生出發,倡富民思想。儒家經典《周禮》提出「保息養民」的六項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體現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

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使眾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滿足而富裕,然後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

把富民作為施教的前提和基礎,可見對富民的重視。孔子還把富民與利民、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利益聯絡起來。他說: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強調利民、富民、保民、愛民,體察和順應民心的向背,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徵。孟子還設想,物質財富得到很大的豐富和滿足,百姓還有不仁的嗎?

他說:「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滿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會使民眾達到仁的境界而國安。而民窮則爭,爭則起**,國難以治。可見民富才能國安,使老百姓安居樂業,民富而國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點。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這不是個人處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婦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為民 造福的大仁大義;「克己復禮,仁在其中」,好象仁這個境界很容易達到,但孔子說的不是一 人個人的仁,而是有權勢在手的統治者的仁,要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慾望,遵守秩序,有步驟 地管理國家,這決不容易,自古極少數大權在手的人能做到;連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說能做到, 只敢說自己好學,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孔子與「仁」的學說   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創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羅永珍,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發展的所有豐富性特徵都可以從孔子那裡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徵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後來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仁學」。

那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麼特徵呢? 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那麼,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麼?

不同場合,不同時間,針對不同主體物件,孔子所闡述的「仁」的含義是不完全一樣的,這樣一來,就給不同的價值主體在施行「仁」的過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間,任何一種學說都可以從孔子的論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論根據。

具體說來,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把握孔子的「仁」:

一、對待「仁」的態度。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到「仁」。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只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

表明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孔子強調在內心的價值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對「仁」 的態度,孔子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仁」的價值追求的思想,被後來的孟子引伸為「四端說」理論。孔子對「仁」的思想的重視,表明「仁」的思想和學說是孔子整個思想體系的價值核心。

二、「仁」的價值內涵。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

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

「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匯出的一系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展的關切,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恆價值。

三、「仁」的表現方式。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

「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只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孔子「仁」的表現方式還體現在時時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物件,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為的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

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實踐價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徵,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系,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昇華 、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

孔子還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以至於「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孔子思想體系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仁」的方式方法;小到個人理 想人格的培養,大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思想和行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養體系。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這也是孔子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為後來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內聖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論參考,其中的某些行為甚至完全被後人所吸取,成為儒家人學思想中永恆的「不滅之火」。

儒家思想怎麼對待財富,孔子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理解

論語 子路篇 載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 苟合矣。少有,曰 苟完矣。富有,曰 苟美矣。孔子說衛國的公子荊善於管理家業。剛有一點財產,孔子就說 差不多合格了。稍微增加一些財富,孔子又說 這就比較完備了。當他富裕的時候,孔子就說 這就很美好了。這三個字 合 完 美。合是基本合格。完是比較完備。美是...

用儒家思想如何理解失敗,用儒家思想如何理解失敗?

我覺得,首先,應當肯定儒家思想在現今中國已經和將要發揮的作用,畢竟這是咱們本土自己的思想彙集。其次,我們也承認,部分或者說主體的儒家思想是來自於封建社會並改造封建社會,對於當今中國,多有不適。再次,我們要清楚,部分,或者說不少儒家思想理論 不僅僅侷限於先秦原始儒家,也囊括至 時期的改造,對於框清良好...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以 仁 為內在核心,以 禮 為外在核心 內 仁 的外在表現就是遵守 禮 法所以不矛盾。最重要的還是 仁 禮 是外在體現。這個核心是通過 論語 等記錄孔子言行的書籍的記載分析而來的在清代以前,儒家思想的發展經歷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核心是1.先秦儒學 孔子是創始人,思想核心是 仁 禮 背景 1.社會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