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孔子的「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

2022-07-03 22:05:13 字數 4465 閱讀 5973

1樓:晴亞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孔子說:只有智者與愚蠢的人,沒有辦法改變。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的學問;中等資質以下的人,不能跟他講高深的學問。

從前面那句來看,一樓說的等級之分是有誤的,這裡的上中下等應該是指智力上的差別。極其聰明的人和極其愚蠢的人都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的,但中等資質的人卻是可以被改造的,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的道理,他能理解。中等以下的人,即使告訴他高深的學問他也沒辦法理解,不如不說,而以簡單的學問去教導他

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

2樓:

孔子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①

那麼,「中等水平以上的人」 和「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又都是什麼人呢?這裡包括不包括「中等水平的人」在內呢?該《譯註》所附《論語詞典》解釋「以」字時說:

「小品詞,和方位詞結合(3次):中人以上。」② 根據這種解釋,孔子這一句話的「以上」和「以下」就是小品詞「以」和方位詞「上」、「下」的結合。

這樣,「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就等於「中等水平之上的人」和「中等水平之下的人」,當然不包括「中人」在內。

《漢語大詞典》解釋「以上」時說:「①表示品第、數量 、級別、位置等在某一點之上。」 解釋「以下」時說「①表示位置、品第、級別、數量等在某一點之下。

」並引用《論語• 雍也》孔子這一句話證明自己「在某一點之下的觀點。③按照該詞典的觀點和引證,「中人以下」就是「在中人之下」,「中人以上」就是「在中人之上」,都不包括「中人」在內。

按照《論語譯註》和《漢語大詞典》的解釋,「中人以上」應該是高於「中人」的人,「中人以下」應該是低於「中人」的人。這倒很符合《現代漢語八百詞》的觀點。《八百詞》解釋「以上」時說:

「[方位]高於或前於某一點。」 解釋「以下」時說:「[方位]低於或後於某一點。

」④ 但是,關於高於和低於「中人」的人,孔子已有「上知」和「下愚」這樣明確的概念,為什麼不直稱「上知」和「下愚」,還要繞個彎子稱「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呢?這種解釋是值得懷疑的。

類似這樣的引用,古人有歐陽修和王安石。例如:

1.賢者誠而明之,不假言之道也。愚者鮮能及之,雖言之,弗可曉也。故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歐陽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論》)

2. 夫出中人之上者,雖窮而不失為君子;出中人之下者,雖泰而不失為小人。唯中人不然,窮則為小人,泰則為君子。(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例1 歐陽修實際上以「中人以上」對應「賢者」,「中人以下」對應「愚者」,都不包括「中人」在內。例2 王安石更近了一步,不僅只借用了「中人」這一概念,連「以上」 和「以下」也改成了「之上」和「之下」,與孔子的「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的結構和表義完全不同了。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去理解孔子的「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那就成了「中人之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就同《論語譯註》和《漢語大詞典》的解釋完全一樣了,都不符合孔子的原意。

怎樣理解孔子的「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

3樓:學習方法與心理疏導

《論語• 雍也》記錄了孔子這樣一句話: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譯成這樣:

孔子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

怎樣理解孔子的「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

4樓:芊雲說電影

孔子的「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不是指人性,而是指才智,與之相對應的是「上智」和「下愚」。這種用法,既不同於「中人之上」和「中人之下」,也不同於「從中人往上」和「從中人往下」,而是構成主謂結構陳述「中人」提高或降低的變化。這裡的「上」和「下」是動詞而不是方為詞,「以」是連詞而不是介詞。

與孔子這一句用法相同的是《管子》的「萬家以下」和「萬家以上」。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上,深奧的學問。)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孔子說

5樓:瑧卿

因材施教。出自《論語 雍也》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孔子說:

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深奧的道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就很難讓他了解深奧的道理了).

6樓:可心音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什麼意思

7樓:你愛我媽呀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意思:「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出處:春秋·孔子《論語·雍也篇》

原文節選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翻譯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8樓:匿名使用者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意思是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

這句話是出自《論語.雍也》,原文是「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翻譯過來就是孔子說:「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不可改變的.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

9樓:虎畫美學研究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中等資質以上的人,你可以和他談一談高層次的東西。

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你就無法和他談一談高層次的東西了。

主要講交談差距不可太大

10樓:首邵毋小雯

【原文】

子曰:「中人(1)以上,可以語(2)上(3)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論語·雍也第六》)

【語譯】

(1)中人:資質或道德水平中等的人,類似「中士」.《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2)語:音「育」,告訴.(3)

上:較高的學問或道理.【語譯】

孔子說:「具有中等資質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較高的學問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資質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較高的學問或道理.」

【研析】

心性高低不同的人對於善惡、好壞、智愚、是非、美醜等,判斷標準不一,常引發不必要的比較、爭論、誤解等.以「中人」為例,應以什麼標準來界定呢?諸子百家,各有所長,互有所短,但是別忘了,千古以來,世人在迷中的一切作為,是有一個不變不動的道德標準在衡量著的,如果以這個道德標準來衡量一切,那一切也就簡單了,少了比較、爭論和誤解.

因此,以心性高低或道德水平來判定一個人的修養比較適當.然而當今社會人心,不一定重視道德修養,甚至認為越「尖滑」越好,越不容易吃虧,越不容易被欺負,越聰明,因為衡量標準都反了.人的心性、道德修養的高低,不只是包括悟性,還有在明白道理之後在生活中實踐,言行表現的結果在證實著自己理解的道理,越做越好,修正自己的心性,昇華上去.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忍受不少痛苦,守住心性,捨棄了一些執著和慾望,自己也具有了一些方面的德行.從循序漸進、教不躐等、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來看,中人以上他的心性和衡量標準不會偏離正道太遠,較高的學問和道理,他不難接受;中人以下他的心性和衡量標準已經偏離正道太遠了,衡量標準可能都反了,聽到較高的學問和道理,他容易起反感、爭論和誤解,甚至反面理解,這也不符合循序漸進、教不躐等、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想想看:

要讓心性低的人,一下子明白很高的理,並且去提高心性,忍受很大的痛苦,捨棄很多執著和慾望,這不是太強人所難了嗎?正是所謂「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明智的人不會不知這道理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人這邊指的是平常思維成熟穩定並有一定學識基礎

可以語上,就是指可以用比較高階廣泛的方法教學或是對話.但是越是高階廣泛的東西越只能用概念比喻去讓人明白.

同樣的語句讓不成熟的人聽到反而會不明白甚至起偏見,所以不可以用這樣的概念去跟他們述說

12樓:劉婧妤

孔子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

出自《論語·雍也篇第六》

13樓:翠柳清茶

地位在上的人,說話可以佔上風,

地位在下的人,說話佔不了上風,

正所謂「客大壓堂,堂大壓客」,

有一定道理。

歡迎採納謝謝!

14樓:原〓振〓俠

雍也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孔子說: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深奧的道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就很難讓他了解深奧的道理了)。

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的意思是什麼?

關於孔子仁的問題!怎樣理解孔子仁的思想?

關於人的德性,孔子強調仁和義,特別是仁。仁的本質則是 愛人 父行父道愛其子,子行子道愛其父。有個學生問什麼是仁,孔子說 愛人 論話 顏淵 真正愛人的人,是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所以在 論語 中可以看出,有時候孔子用 仁 字不光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所以 仁人 一詞與全德之人同義...

我對聖經聖經中人兩的次死的理解是不是對的

第一次的死是肉體的死亡,第二次的死是徹底丟在火湖裡 亞當夏娃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他們的靈命就死亡了 創世記2章 只剩下魂和體 信主耶穌 以後,靈命被重生活過來 這是神的作為,神使人的靈命復活 但因為人墮落犯罪,無論是心思意念的還是行為上的罪,哪怕一絲一毫都導致我們的肉體要死亡,神也許可肉體死亡,待...

照相中人物背景模糊的是怎樣做到的

什麼是景深?影響景深的因素?當鏡頭聚集於被攝影物的某一點時,這一點上的物體就能在電視畫面上清晰地結像。在這一點前後一定範圍內的景物也能記錄得較為清晰。超過這個範圍就不清晰了。這就是說,鏡頭拍攝景物的清晰範圍是有一定限度的。鏡頭的這種記錄得 較為清晰 的被攝影物縱深的範圍便為景深。當鏡頭對準被攝景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