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教中少諸疾病是什麼意思,佛學教中少諸疾病是什麼意思解釋

2021-03-19 18:27:15 字數 5283 閱讀 9715

1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過去生的善業copy,今生擁有一個好的色身,加上今生能平等受用飲食,心裡能夠平等住,因而少有疾病,名為少諸疾病。

一般叢林裡的老修行,他的病就是少,因為他生活有規律。我們前面講過的那位道悟上座,他以前是清涼橋的首座,他吃東西都有規律,他一天幾頓?兩頓!

這是限定的;每一頓多少窩窩頭也是一定的。他幾十年都不害病。古代的薄拘羅,他八十年沒有害過病,也是與生活規律有關係。

2樓:匿名使用者

疾病覺大多數都是想出來的,負面思想

佛學(教)中賴耶三相是什麼意思

3樓:上海快藏文化藝術發展****

佛學術語。

唯識宗以阿賴耶識之自體本具諸法之因與果,為顯其體、義之差別,而立三相。

(一)自相,為第八識自體之相。此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稱為賴耶三藏),與雜染(諸有漏法)互相為緣,故有情執之為自內我,此即顯示初能變識之所有自相能攝持因與果。蓋因第八識能攝持雜染法之種子,猶如庫藏含藏諸物,故稱能藏;因第八識為雜染法所薰、所依之場所,猶如庫藏為諸物之所依,故稱所藏;因第八識恆為第七末那識執為自內我,猶如庫藏之堅固執守,故稱執藏。

故知能藏為因相,所藏為果相,因果二相為末那識所執藏而為賴耶之自相。若離自相,則無因相、果相;若離因相、果相,亦別無自相可言。

(二)果相,為有情總報之果體。即第八阿賴耶識系由過去之善惡業所引生之異熟果;在賴耶三藏中為所藏,在賴耶三位中為『善惡業果位』。

(三)因相,即萬法原因之相。謂第八阿賴耶識能執持一切諸法種子而不失,為萬法生起之原因;於賴耶三藏中為能藏,在賴耶三位中為『相續執持位』。[成唯識論卷

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參閱『阿賴耶識』)

佛學(教)中阿那波那念是什麼意思/解釋

4樓:匿名使用者

阿那波那,乃入出息之義。又作安那般那、阿那阿波那。略稱安般。

a^na,原為遣來之意,轉指入息;apa^na,原為遣去之意,轉指出息。阿那波那,即數息觀[1] ,乃數入息、出息以鎮心之觀法。俱舍論卷二十二(大二九·一一八上):

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

佛學(教)中掉亂是什麼意思/解釋

5樓:

佛學大詞典 對「違緣」解釋如下: 【違緣】 指違逆於吾人身心之事緣,如盜賊、水、火等災難。又作逆緣。

與『順緣』對稱。又指將惡師、惡友等遮難(障礙)與**,及誹謗正法等逆事,視作入道之緣者。[大佛頂首楞嚴經卷

六、法華經卷六常不輕菩薩品、觀經散善義傳通記卷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對「違緣」解釋如下: 【違緣】 (術語)違於吾心之事緣。如盜賊水火之難等。

往生要集上本曰:『遇諸違緣,數被殘害。』又思慮他事也。

輔行五之三曰:『心無異緣。』

佛學(教)中相應是什麼意思/解釋

6樓:莫文靈雲南

佛學(教)中相應是什麼意思/解釋?

瑜伽十三卷二十頁雲:云何相應?當知此相略有五種。

一、與他性相應;非自性。

二、於他性中,與不相違相應;非相違。

三、於不相違中,軟中上品,與軟中上品自相應;非餘品。

四、於軟中上品中,同時相應;非異時。

五、於同時中,同地相應;非異地。

二解 瑜伽十五卷十五頁雲:相應者:謂前後法義,相符不散。

三解 此是不相應行中之相應。瑜伽五十二卷十三頁雲:複次云何相應?謂彼彼諸法,為等言說,為等建立,為等開解,諸勝方便,是謂相應。

四解 此釋諸心心所名為相應。瑜伽五十五卷四頁雲:問:何故名相應?答:由事等故,處等故,時等故,所作等故。

五解 瑜伽五十六卷三頁雲:問:依何分位,建立相應?此復幾種?答:依因果相稱分位,建立相應。此復三種。謂和合相應,方便相應,稱可道理所作相應。

六解 瑜伽五十六卷七頁雲:問:諸法誰相應?為何義故,建立相應?答:他性相應,非自性,為遍了知依自性清淨心有染不染法,若增若減;是故建立。

七解 瑜伽八十一卷三頁雲:相應者:謂名句文身。次第善安立故。又依四種道理相應故。

八解 辯中邊論下卷七頁雲:若於諸文,能無間斷次第宣唱;說名相應。

九解 顯揚一卷十五頁雲:相應者:謂諸行因果相稱性。

十解 世親釋八卷十五頁雲:若一切法皆不可言;復以何等為所分別?為釋此故,說如是言:

相應自性義,所分別非餘。謂?相應為自性義,是所分別。

非離於此;故言非餘。此云何成?為重成立,復說是言:

字展轉相應,是謂相應義。謂別別字,相續宣說。以成其義,是相應義。

如言斫芻,二字不斷,說成眼義;是相應義。為所分別。

十一解 此釋五識身相應地之相應。瑜伽釋十一頁雲:依五識身建立此地,故名相應。

如律中說王相應論,賊相應論。謂依王賊而興言論。此亦如是。

雖此地中,分別多法;五識為主,是故遍說。又五識身相應心品,總名相應。於此地中,雖明多法;以心心所勝故,別說。

又相應者:是攝屬義。謂此地中,說五識身所攝屬法。?

是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故名相應。

十二解 成唯識論三卷二頁雲:此觸等五,與異熟識行相雖異;而時依同,所緣事等;故名相應。

十三解 集論一卷十一頁雲:何等相應?謂於因果相稱,假立相應。

十四解 雜集論十一卷六頁雲:何等相應?謂互為助伴。於所緣行,平等解了。由心心法,互為助伴,於契經等所緣境界,以蘊等相應義行,平等解了故。

十五解 如六種相應中說。

十六解 俱舍論四卷十三頁雲:謂心心所,皆名相應,等和合故。依何義故名等和合?

有五義故。謂心心所五義平等,故說相應。所依,所緣,行相,時,事,皆平等故。

事平等者:一相應中,如心體一;諸心所法,各各亦爾。

十七解 集異門論十卷十一頁雲:相應者:謂所說語,義應於文,文應於義。是名相應。

十八解 大毗婆沙論五十二卷八頁雲:謂或有執:諸法生時,漸次非頓。

如譬?者。大德說曰:

諸法生時,次第而生;無?起義。如經狹路,有多商侶,一一而過;尚無二人一時過義;況得有多。

諸有為法,亦復如是。一一從自生相而生,別和合生,理不俱起。阿毗達磨諸論師言:

有因緣故,說有為法,別和合生。一一從自生相生故。有因緣故,說有為法,一和合生。

不相離者,一時生故。謂依生相,說有為法,別和合生。若依?

那,說有為法,一和合生。不相離者,必俱起故。或復有執力無力義,是名相應不相應義,謂若此法,由彼力生;?

說此法,與彼相應。若法,不由彼力生者;雖俱時起;無相應義。如由彼心力,此心生故;得說此心與彼心相應。

又由心力,心所生故;得說心所與心相應。又由心所力,心所生故;得說心所與心所相應。不由心所力,心得生故。

不可說心與心所相應。為遮彼意,顯示心,與心所相應;心所,亦與心所相應;心所,又得與心相應。唯心與心,無相應義。

一身二心,不俱起故。或復有執:諸法各與自性相應;不與他性。

彼作是說:相愛重義,是相應義。無法與法極相愛重,如自性者;是故唯與自性相應。

為遮彼意,顯示唯與他性相應。相應名義,異體相望而建立故。如心心所,展轉相望,同一所依,一所緣等,互不相舍,名相應故。

或復有執;諸法與自性無相應義,亦非不相應。無相應義者,諸法不待自性而生故。非不相應者,極相愛重,是相應義故。

為遮彼意,顯示諸法不亂相應。故作斯論。

十九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五卷十頁雲:何故名相應?相應是何義?

答:等義,是相應義。問:

諸心品中心所法,有多有少;云何名等?謂欲界多,色界少。色界多,無色界少。

善多,不善少。不善多,無記少。有覆無記多,無覆無記少。

云何等義,是相應義?答:以事等故,說名為等。

謂一心品中,若有二受一想等者;可說非等。然一心品中,如受有一,想等亦爾。故名為等。

有說:五種等義,是相應義。謂所依等,所緣等,行相等,時等,事等,餘廣說如結蘊初納息。

二十解 五事毗婆沙論下二十頁雲:問:言相應者:

是何義耶?答:阿毗達磨諸大論師,鹹作是說:

言相應者,是平等義。問:有心起位,心所法多;有心生時,心所法少。

云何平等,是相應義?答:依體平等,作如是說。

若一心中二受一想;可非平等是相應義。然一心中一受一想,思等亦爾。故說平等是相應義。

複次等不乖違,是相應義。等不離散,是相應義。平等運轉,是相應義。

如車眾分,故名相應。複次同一時分,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同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是相應義。

[法相辭典 - 朱芾煌]

佛學(教)中諸受皆苦是什麼意思/解釋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佛教認為我們娑婆眾生哪怕受的福都是有漏的。

什麼叫做有漏。就專說你有錢,是好屬事情吧,你怕賊惦記,怕強盜綁票。有的吃,是好事情吧,結果吃出了高血壓高血脂。有兒子是好事情吧,但是養兒一百歲 長憂九十九.......

中國人一句老話,福禍相依,沒有人能單純的享受幸福,因為每個人都有貪嗔痴慢疑五毒,造成我們的心不清淨,有很多的是非人我。所以我們一直在受苦

佛學(教)中嫉是什麼意思/解釋

8樓:匿名使用者

顯揚一卷雲:嫉者,謂於他所有功德名譽恭敬利養,心妒不悅為體。能障慈仁回為業

,乃至增答長嫉為業。

成唯識論六捲雲:云何為嫉?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

能障不嫉,憂戚為業。謂嫉妒者,聞見他榮,深懷憂戚,不安隱故。此亦嗔恚一分為體。

離嗔、無別嫉相用故。

殉:貪著。

殉自名利:貪著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可愛、五塵、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具。

此亦嗔恚一分為體:嫉妒的本質是嗔心。

能障慈仁為業:障礙慈仁之心的生起。

9樓:大龍

嫉妒,疾病,迅速,你覺得是哪個呢?

佛學(教)中支分是什麼意思

10樓:平常心新號

支分zhī fēn

1) 分割。

戰國策.秦策三:「秦烏能齊縣衡韓魏,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鄭?」唐.白居易.花前感懷兼呈崔相公劉郎中詩:「四時輪轉春常少,百刻支分苦夜長。」

2) 古代割裂肢體的一種酷刑。

3) 處置、應付。

喻世明言.卷四.閒雲庵阮三償冤債:「尼姑支分完了,來陪夫人小姐前後行走,**了一回,才回到軒中吃齋。」

4) 支付、付錢。

西湖二集.卷十一:「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強聒,以求支分。」5) 分派差遣。

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二十一出:「支分各色人,遠遠去迎接。」

佛學(教)中性戒是什麼意思,佛學(教)中戒牒是什麼意思

戒牒是佛教正式合格的出家僧人,證明身份的憑證。說明參加過正規的三壇大戒,具有 佛協統一認證。佛學 教 中支分是什麼意思 支分zh f n 1 分割。戰國策 秦策三 秦烏能齊縣衡韓魏,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鄭?唐 白居易 花前感懷兼呈崔相公劉郎中詩 四時輪轉春常少,百刻支分苦夜長。2 古代割裂肢體的一種...

佛學教中愛語攝事是什麼意思,佛學教中愛語攝事是什麼意思解釋

四攝法釋義 名數 一佈施攝。謂若有眾生樂財則佈施財,若樂法則佈施法,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也。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由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攝。謂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

佛學教中依主釋是什麼意思,佛學教中五種法身是什麼意思

是一種語句詮釋的角度,一共有六種,依主釋是其中一種。任何一個語句如果具備能回 詮和所詮兩個元素並且重答要程度不同就有可能是依主釋,滿足依主釋的條件是 將劣就勝,以劣顯勝 能詮和所詮兩者重要程度不同,如果能詮的部分重要度低,所詮的部分重要度高,那麼這就複合了 將劣就勝,以劣顯勝 的條件,也就是依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