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教中專注一趣是什麼意思,佛學教中專注一趣是什麼意思解釋

2021-03-19 18:27:15 字數 5299 閱讀 9252

1樓:三流絕對純人

就是讓你萬欲歸一,然後到自己能控制心神,不被雜染,就得清心妙用了。

佛學(教)中十二分教是什麼意思/解釋

2樓:匿名使用者

二分教(梵文:dvādaśānga-buddha-vacana),又稱十二分聖教、十二部經。佛經的體裁即是「十二分教」,所謂長行、偈頌、重頌、方廣、希有、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授記、自說、論議。

十二分教是在經典結集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因此在不同的部派中有不同的排列次序,也有部派主張只有九分教。關於十二分教的形成,據印順在《原始佛教聖典之整合》所述,最原始的狀態是三分教,後來隨著經典不斷的集出而有九分教的說法,然後又隨著律部與論評的發達,又補充了因緣、譬諭、論評三者而擴充為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即是佛經的體例。古來叫作「十二部經」,因為「部」的名字太含混,所以唐玄奘改稱十二分教。十二分中前三分是就文體說,中六分是就事情說,後三分是合體、事說的。

前三分中就是文與詩。第一是文,就叫作「長行」,普通用梵文譯音,叫作「修多羅」;第二是「偈頌」,就是韻言,偈是梵音,頌是漢語;第三是「重頌」,是在長行之後重述的韻言;第四是「方廣」,就是談論高深玄理的;第五是「希有」,就是敘佛的神通感應,而世間所未曾有的;第六是「因緣」,就是敘述說法的因由;第七是「譬喻」,借淺近的事來顯明真理;第八是「本事」,是說**或他人過去生中的事實;第九「本生」,是佛說自己過去生中的事蹟。以上六門是就所說而分的。

第十「授記」,是佛敘述**等將來的成就,成佛的狀態;第十一「自說」,是不經**請問而佛自說的;第十二「論議」,是為第子等分別法相的。以上三門中授、自、論即是文體,記、說、議即是事實,所以是體、事合論的。十二分教之中,本事、本生是說過去事的。

授記是說未來事的,方廣所說是不屬於三世的。其餘九分是通三世的。一部經之中,可以具足一分,以至於十二分全有,是不一定的。

佛學(教)中相應是什麼意思/解釋

3樓:莫文靈雲南

佛學(教)中相應是什麼意思/解釋?

瑜伽十三卷二十頁雲:云何相應?當知此相略有五種。

一、與他性相應;非自性。

二、於他性中,與不相違相應;非相違。

三、於不相違中,軟中上品,與軟中上品自相應;非餘品。

四、於軟中上品中,同時相應;非異時。

五、於同時中,同地相應;非異地。

二解 瑜伽十五卷十五頁雲:相應者:謂前後法義,相符不散。

三解 此是不相應行中之相應。瑜伽五十二卷十三頁雲:複次云何相應?謂彼彼諸法,為等言說,為等建立,為等開解,諸勝方便,是謂相應。

四解 此釋諸心心所名為相應。瑜伽五十五卷四頁雲:問:何故名相應?答:由事等故,處等故,時等故,所作等故。

五解 瑜伽五十六卷三頁雲:問:依何分位,建立相應?此復幾種?答:依因果相稱分位,建立相應。此復三種。謂和合相應,方便相應,稱可道理所作相應。

六解 瑜伽五十六卷七頁雲:問:諸法誰相應?為何義故,建立相應?答:他性相應,非自性,為遍了知依自性清淨心有染不染法,若增若減;是故建立。

七解 瑜伽八十一卷三頁雲:相應者:謂名句文身。次第善安立故。又依四種道理相應故。

八解 辯中邊論下卷七頁雲:若於諸文,能無間斷次第宣唱;說名相應。

九解 顯揚一卷十五頁雲:相應者:謂諸行因果相稱性。

十解 世親釋八卷十五頁雲:若一切法皆不可言;復以何等為所分別?為釋此故,說如是言:

相應自性義,所分別非餘。謂?相應為自性義,是所分別。

非離於此;故言非餘。此云何成?為重成立,復說是言:

字展轉相應,是謂相應義。謂別別字,相續宣說。以成其義,是相應義。

如言斫芻,二字不斷,說成眼義;是相應義。為所分別。

十一解 此釋五識身相應地之相應。瑜伽釋十一頁雲:依五識身建立此地,故名相應。

如律中說王相應論,賊相應論。謂依王賊而興言論。此亦如是。

雖此地中,分別多法;五識為主,是故遍說。又五識身相應心品,總名相應。於此地中,雖明多法;以心心所勝故,別說。

又相應者:是攝屬義。謂此地中,說五識身所攝屬法。?

是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故名相應。

十二解 成唯識論三卷二頁雲:此觸等五,與異熟識行相雖異;而時依同,所緣事等;故名相應。

十三解 集論一卷十一頁雲:何等相應?謂於因果相稱,假立相應。

十四解 雜集論十一卷六頁雲:何等相應?謂互為助伴。於所緣行,平等解了。由心心法,互為助伴,於契經等所緣境界,以蘊等相應義行,平等解了故。

十五解 如六種相應中說。

十六解 俱舍論四卷十三頁雲:謂心心所,皆名相應,等和合故。依何義故名等和合?

有五義故。謂心心所五義平等,故說相應。所依,所緣,行相,時,事,皆平等故。

事平等者:一相應中,如心體一;諸心所法,各各亦爾。

十七解 集異門論十卷十一頁雲:相應者:謂所說語,義應於文,文應於義。是名相應。

十八解 大毗婆沙論五十二卷八頁雲:謂或有執:諸法生時,漸次非頓。

如譬?者。大德說曰:

諸法生時,次第而生;無?起義。如經狹路,有多商侶,一一而過;尚無二人一時過義;況得有多。

諸有為法,亦復如是。一一從自生相而生,別和合生,理不俱起。阿毗達磨諸論師言:

有因緣故,說有為法,別和合生。一一從自生相生故。有因緣故,說有為法,一和合生。

不相離者,一時生故。謂依生相,說有為法,別和合生。若依?

那,說有為法,一和合生。不相離者,必俱起故。或復有執力無力義,是名相應不相應義,謂若此法,由彼力生;?

說此法,與彼相應。若法,不由彼力生者;雖俱時起;無相應義。如由彼心力,此心生故;得說此心與彼心相應。

又由心力,心所生故;得說心所與心相應。又由心所力,心所生故;得說心所與心所相應。不由心所力,心得生故。

不可說心與心所相應。為遮彼意,顯示心,與心所相應;心所,亦與心所相應;心所,又得與心相應。唯心與心,無相應義。

一身二心,不俱起故。或復有執:諸法各與自性相應;不與他性。

彼作是說:相愛重義,是相應義。無法與法極相愛重,如自性者;是故唯與自性相應。

為遮彼意,顯示唯與他性相應。相應名義,異體相望而建立故。如心心所,展轉相望,同一所依,一所緣等,互不相舍,名相應故。

或復有執;諸法與自性無相應義,亦非不相應。無相應義者,諸法不待自性而生故。非不相應者,極相愛重,是相應義故。

為遮彼意,顯示諸法不亂相應。故作斯論。

十九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五卷十頁雲:何故名相應?相應是何義?

答:等義,是相應義。問:

諸心品中心所法,有多有少;云何名等?謂欲界多,色界少。色界多,無色界少。

善多,不善少。不善多,無記少。有覆無記多,無覆無記少。

云何等義,是相應義?答:以事等故,說名為等。

謂一心品中,若有二受一想等者;可說非等。然一心品中,如受有一,想等亦爾。故名為等。

有說:五種等義,是相應義。謂所依等,所緣等,行相等,時等,事等,餘廣說如結蘊初納息。

二十解 五事毗婆沙論下二十頁雲:問:言相應者:

是何義耶?答:阿毗達磨諸大論師,鹹作是說:

言相應者,是平等義。問:有心起位,心所法多;有心生時,心所法少。

云何平等,是相應義?答:依體平等,作如是說。

若一心中二受一想;可非平等是相應義。然一心中一受一想,思等亦爾。故說平等是相應義。

複次等不乖違,是相應義。等不離散,是相應義。平等運轉,是相應義。

如車眾分,故名相應。複次同一時分,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同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是相應義。

[法相辭典 - 朱芾煌]

佛學(教)中惱是什麼意思/解釋

4樓:8萬4千法門

煩惱是什麼?放不下。只要有放不下的,無論是佛法、世法,只要有放不下的,都麻煩。

所以章嘉大師教我,一定要看破放下。看破,瞭解真相。真相是什麼?

空無所得。這個事實就在眼前,昨天過去了,不可得。能把昨天控制住,不讓它過去嗎?

做不到,昨天不可得。那再告訴你,今天前一個小時不可得;再告訴你真話,前一秒鐘不可得;然後你曉得原來念念不可得。

念念不可得,那就把這個念頭舍掉,我不執著了,我不分別了,甚至於我不起心、不動念了,就成功了。到不起心、不動念,肯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什麼問題全解決了。這是凡夫修行成佛、成菩薩的關鍵,真的與認識字不認識字、讀經多少、聽經多少沒關係。

讀經、聽經是個增上緣,你真能放下,一聽他會悟;你不能放下,愈聽還去愈研究它的意思,你所得的,是佛法的知識,不是智慧。你要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問、什麼都不懷疑,一直念,這智慧。這是什麼?

這是你走「戒、定、慧」的路子。

因戒得定,我讀經是得定,不是背誦。念遍數多,自然會背,那是自然現象,所謂「自然中自然相」,沒有絲毫勉強。我並不想背誦,自然會背。

到那個時候,一開悟自然通達。全宇宙過去、現在、未來全通達了,這法子妙絕了。現在「儒、釋、道」沒傳人了、沒好老師了,怎麼辦?

有這個方法。這個方法能出高人、能出聖賢;用現在的話,能出世界第一流的專家學者。

佛學(教)中阿那波那念是什麼意思/解釋

5樓:匿名使用者

阿那波那,乃入出息之義。又作安那般那、阿那阿波那。略稱安般。

a^na,原為遣來之意,轉指入息;apa^na,原為遣去之意,轉指出息。阿那波那,即數息觀[1] ,乃數入息、出息以鎮心之觀法。俱舍論卷二十二(大二九·一一八上):

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

佛學(教)中六種記別所解是什麼意思/解釋

6樓:匿名使用者

瑜伽九十四卷四頁雲:複次當知具解諸阿羅漢,略有六種記別所解。

一、有異門記別。

二、無異門記別。

三、智記別。

四、斷記別。

五、總記別。

六、別記別。

有異門記別者:謂如有一,或他請問。或復自然為欲令他於佛聖教多起恭敬,故如是記:我於今者,無一疑惑。

無異門記別者:謂作是記:我生已盡;乃至廣說。

智記別者:謂有問言:云何知故,云何見故,彼生已盡?

便記別言:生緣盡故;彼生已盡。以如是相,記別自己善解脫智所攝盡智;名智記別。

又卽於此別記別者:謂卽記別彼因緣有。又復記別彼生因緣,因緣諸取。又復記別此諸取相,如實知故,如實見故;令取無有。

總記別者:謂卽於此一切所記,了知所有諸受皆苦。既了知已,令彼生盡。如是記者,名總記別。

斷記別者:謂卽由彼內解脫故;一切貪愛因緣皆盡。如是記者,名斷記別。

此斷記別,卽如前說名別記別。此總記別,當知略由三種行相。謂薄伽梵所說諸結,我皆無有。

是名最初斷總記別。謂諸有結,皆永斷故。又我安住如是正念。

由我安住此正念故;一切貪憂,惡不善法,能令畢竟不漏於心。是名第二斷總記別。謂恆住故。

又於此中、自無憍慢;是名第三斷總記別。謂無有餘增上慢故。如是總說有六記別。

佛學(教)中性戒是什麼意思,佛學(教)中戒牒是什麼意思

戒牒是佛教正式合格的出家僧人,證明身份的憑證。說明參加過正規的三壇大戒,具有 佛協統一認證。佛學 教 中支分是什麼意思 支分zh f n 1 分割。戰國策 秦策三 秦烏能齊縣衡韓魏,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鄭?唐 白居易 花前感懷兼呈崔相公劉郎中詩 四時輪轉春常少,百刻支分苦夜長。2 古代割裂肢體的一種...

佛學教中愛語攝事是什麼意思,佛學教中愛語攝事是什麼意思解釋

四攝法釋義 名數 一佈施攝。謂若有眾生樂財則佈施財,若樂法則佈施法,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也。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由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攝。謂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

佛學教中少諸疾病是什麼意思,佛學教中少諸疾病是什麼意思解釋

由於過去生的善業copy,今生擁有一個好的色身,加上今生能平等受用飲食,心裡能夠平等住,因而少有疾病,名為少諸疾病。一般叢林裡的老修行,他的病就是少,因為他生活有規律。我們前面講過的那位道悟上座,他以前是清涼橋的首座,他吃東西都有規律,他一天幾頓?兩頓!這是限定的 每一頓多少窩窩頭也是一定的。他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