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最常見的目鏡是10x鏡頭 也就是放大10倍。
物鏡常用的是孫嫌10x 40x兩種 還有一種油鏡(不同的油鏡的倍數不一樣 常見的是100x的 需要鏡頭需要浸入到鏡頭油中使用 一般常用迅凱旦香柏油作為介質 折射率鏡頭玻璃基本一樣 放大倍率比較高)
低倍鏡一般指的是10x的物鏡。
高倍鏡一般指的是40x的物鏡。
更高的放大倍數的話 基本都是油鏡 空氣介質已經無法滿足要求了。
一般觀測細菌 推薦10x目鏡 100x油鏡。
真菌(比如酵母)和有菌絲的放線菌 10x目鏡 40x物鏡。
10x目鏡 10x物鏡 真的就看不見什麼了 幾乎只能定位用。
如果你能記住這些的畝擾話 至少是本科的微生物專業應該夠用了 光學顯微鏡真的就這麼多了。
2樓:匿名使用者
1、如果是中學階段常用的光學顯微鏡的話,目鏡一般是10×或;物鏡一般是×和40×,有的還配了100×的油鏡頭。2、目鏡一般很少換動,而物鏡通常是碼州根據需要轉動轉換器來調換的。低倍和高倍是相對而言的,放大倍數較小的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是低遲襪蔽倍鏡(一般10×目鏡和×物鏡之類的)好喚,較大的組合是高倍鏡(一般10×目鏡和40×物鏡之類的)。
油鏡比較少用的,一般大學時觀察細菌才會用到。
高一生物高倍鏡的使用步驟和要求(要有10步)
3樓:名成教育
我自己總結的參考一下吧,不保證完全對啊。
1.右手握鏡臂,左手託鏡座。
2.顯微鏡放在實驗臺的前方稍偏左。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4.選一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實驗者的眼睛應當看物鏡鏡頭與標本之間,以免物鏡與標本相撞)
7.左眼看目鏡內,同時反向緩緩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公升,直到看到物像為止,再稍稍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8.移動裝片,在低倍鏡下使需要放大觀察的部分移動到視野**。
9.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物鏡。
10.緩緩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並觀察。
注意:1.使用顯微鏡一定要嚴格按照:取鏡—安放—對光—壓片—觀察,的程式進行。
2.防止壓碎玻片和損壞物鏡。
3.低倍鏡下物像移至視野中心時,才可換高倍物鏡觀察。
4.使用高倍物鏡時,準焦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
高一生物 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4樓:玫瑰_薄荷
在低倍鏡鏡下找到物象後移至視野**。
轉動物鏡換上高倍鏡,此時視野光線變暗,視野範圍變小。
換用反光鏡-使視野明亮。
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典型事例:顯微鏡物鏡鏡頭有螺紋,放大倍數越大,鏡頭越長,而目鏡無螺紋,放大倍數越大,鏡頭越短;當物象位於視野右上方時,應向右上方向移動裝片才能將物象移至視野**。
生物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5樓:霍思菱慕壽
1.選目標:要改州先在低倍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鏡的觀察。
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並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正肆高倍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要重新操作。
3.調節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後,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乙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調節器的螺旋逆時針移動約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注意:切勿用粗調節器)。
如果視野的亮度不合適,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調節,如果需要更換玻片標本舉殲轎時,必須順時針(切勿轉錯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臺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標本。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高一生物必修一常考知識點總結
內容來自使用者 李鳳琴 基礎課程教學資料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看完一個知識點之後一定要到新學案上找相關練習之後才能真正掌握 第一章走近細胞 第一節從生物圈到細胞 知識梳理 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但必須依賴 活細胞 才能生存。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依賴單個細胞就能完成攝食 運...
高二生物神經調節,高中生物神經調節知識點
高中生物神經調節知識點 高中生物神經調節知識點如下 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組成。.靜息電位主要由k 外流產生,動作電位主要由na 內流產生。.在同乙個神經元內,興奮以神經衝動的形式傳導 在不同神經元之間,興奮通過突觸...
高中生物問題,關於高中生物的一些問題
1甲硫氨酸只bai對應aug 2不可以有多種 dutrna轉運 3一個轉zhi運rna只能轉運1中氨基dao酸4起始密碼子有內甲硫氨酸 容aug 和纈氨酸 gug 兩種 5起始密碼子決定氨基酸 6終止密碼子有三個 uaa uag uga 7終止密碼子不決定氨基酸 關於高中生物的一些問題 a類比推理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