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教育賈雯老師
三寶井。三寶井,位於馬來西亞。
馬六甲,又稱麗寶井,它頃鏈擾是馬六甲的蘇丹。
滿速沙為來自中國的公主、也是其妻子漢麗寶而挖掘的。在當時,此井不會乾枯,傳說誰喝了井內取出的水,將來都會再回到馬六甲。鄭和就是因喝了這井水,才好幾次重回馬六甲。
這一傳說反映了當地人民歡迎鄭和、希望鄭和多來馬六甲的美好願望。
2樓:筱鴨娛樂
三寶山、三寶井、寶山亭。
1、三寶山。
三寶山又稱中國山(bukit cina)。相傳三寶太監鄭和所率船隊曾在此停留,故留下了這個名字。
明朝漢麗寶公主下嫁馬六甲時居住的宮殿也在三寶山。山上擁有萬多座明清代的華人墳墓和兩處非華人墓群,面積英畝這座山丘為馬六甲華人社團擁有。
2、三寶井。
三寶山原有多口水井,至今遺存兩口。其中位於寶山亭外較大的水井稱為王井(perigi raja),又稱漢麗寶井。
傳說是蘇丹為漢麗寶公主下令開鑿,曾是當地市碧改民主要飲水**,荷蘭殖民時期荷人為悔鬧判防備水井被人下毒而築牆防護。另一口較小的水井位於寶山亭後院,為公稱的三寶井。
3、寶山亭。
寶山亭又稱三寶廟,位於三寶山南麓,建於1795年,為祭祀亡魂所建。此廟供奉土地神大伯公(福德正神)、虎爺、媽祖等,此外廟內有有一尊鄭和青石雕像。
3樓:
不是,不過有五次都在馬六甲。
六百多年前,中國明朝的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五次駐節馬六甲,他的到來深深影響了這座城市的歷史。馬六甲城曾是古代馬六甲王國的首都,也是海上**重要中轉站,當年鄭和奉命出哪猜使諸國,和檔曾多次停泊這裡,在此建立了大本營喚緩亂。
馬六甲的歷史
4樓:楚裕童歌雲
馬六甲王朝是於1402年由拜裡公尺蘇拉蘇丹所建立的王國,中國明代稱為滿剌加國,其王城即是如今的馬六甲市,全盛時期的國土範圍覆蓋泰國南部至蘇門答臘西南部。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對馬六甲王朝進行侵略,並在1528年殖民馬六甲。
鄭和下西洋,是從**出發或起航的?
5樓:匿名使用者
蘇州劉家港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原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
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保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今天的澳大利亞。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五百年前留勝蹟,四方界內顯英靈是什麼意思
6樓:從海上來
紀念鄭和的,就是說鄭和宣揚了國威、傳播了文化、促進了交流,很了不起。同時也展示了出眾的軍事和統帥才能。鄭和原本姓馬名三保。
比較歐洲航海家的航海與中國鄭和的遠航有什麼不同。我們能從這些
鄭和的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隻和航海技術,船上配備航海圖和羅盤針。船隊航行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廣大海域之間,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一帶。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壯舉,比歐洲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來往,而且推...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300字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繼續航行,一直回到巴格達我的家鄉,親友 家人久別重逢,格外親切。他們屈指一算,我的第七次航海旅行,整整經歷了二十七年的時間。在那漫長的歲月中,我下落不明,生死不知,讓他們擔心想念極了,現在我突然歸來,他們喜出望外,我敘述旅途中的情況和遭遇,他們聽了,既驚又喜,都為我平安歸來祈禱祝...
中國的航海家鄭和的遠洋航行與麥哲倫的環球航行的影響有什麼不同
鄭和比麥哲倫的航行快半個多世紀,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鄭和比麥哲倫的航行快半個多世紀,比較歐洲航海家的航海與中國鄭和的遠航有什麼不同。我們能從這些航海家身上學到些什麼?鄭和的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隻和航海技術,船上配備航海圖和羅盤針。船隊航行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廣大海域之間,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