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誰、孰都可。吾、餘、予、我代表我。若、汝、女代表你。渠代表他。
你是人嗎用文言文怎麼說
2樓:誰是小艾斯啊
你是人嗎用文言文說是「汝乃人否」
介紹: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 。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
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第乙個"文"字,為"紋",修飾之意。"言"字,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兩字,就是修飾過的語言,即書面語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在中國古代長期佔據統治地位。
五四運動以後,白話文才取得正式書面語的資格。 最後乙個"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比如像說,"你吃飯了嗎?"。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書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
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裡,"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中國在1918年以前,絕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書面語言寫成的。現當代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在中華數千年曆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
3樓:桐德輝
可以說「何人?」或者「孰人?」「何」是疑問代詞,「孰」指誰,哪個人或哪些人,這這樣的說法只存在書裡,生活裡就是直白的說的。
誰文言文怎麼說
4樓:名成教育
孰。孰拼音:shú,注音:ㄕㄨ部首:子部,部外筆畫:8畫,總筆畫:11畫。
五筆:ybvy,倉頡:ydkni,鄭碼:
sjqs,四角:05417結構:左右,電碼:
1328,區位:4275,統一碼:5b70筆順:
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フ丶。
釋義:1、誰,哪個:孰是孰非。
2、什麼:是可忍,孰不可忍?
3、用在表示抉擇的反問語句中,有比較的意思:孰與。孰若。孰何。
4、古同「熟」,程度深。
擴充套件資料。漢字筆畫:
1、順孰[shùn shú]
謹慎精審。順,通「慎」。
2、孰諫[shú jiàn]
盡力規勸。3、孰視[shú shì]
注目細看。4、饋孰[kuì shú]
獻熟食。祭祀的一種儀式。
5、申孰[shēn shú]
反覆熟思。
誰在文言文怎麼說
5樓:亞浩科技
孰。孰拼音:shú,注音:ㄕㄨ部首:子部,部外筆畫:8畫,總筆畫:11畫。
五筆:ybvy,倉頡:ydkni,鄭碼:sjqs,四角:05417
結構:左右,電碼:1328,區位:4275,統一碼:5b70
筆順: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フ丶。
釋義:1、誰,哪個:孰是孰非。
2、什麼:是可忍,孰不可忍?
3、用在表示抉擇的反問語句中,有比較的意思:孰與。孰若。孰何。
4、古同「熟」,程度深。
擴充套件資料。漢字筆畫:
1、順孰[shùn shú]
謹慎精審。順,通「慎」。
2、孰諫[shú jiàn]
盡力規勸。3、孰視[shú shì]
注目細看。4、饋孰[kuì shú]
獻熟食。祭祀的一種儀式。
5、申孰[shēn shú]
反覆熟思。1、及。
例句: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逗旅疇。」
翻譯:農夫告訴我春天到了的訊息,將要到西邊的田地耕作。
2、往。例句:先秦·孔子《論語》:「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3、至。例句:先秦·孟子《趙威後問齊使》:「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譯: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這樣,普天下的百姓便會湧向到您這兒來了。
4、之。例句:清·彭端淑 《為學》:「吾欲之南海。」
翻譯:我想要到南海去。
5、達。例句:清·蒲松齡《促織》:「自昏達曙,目不交睫。」
翻譯:從黃昏到黎明,完全沒有閉眼睡覺。
誰的文言文怎麼說
6樓:華源網路
孰。孰拼音:shú,注吵迅指音:ㄕㄨ部首:子部,部外筆畫:8畫,總筆畫:11畫。
五筆:ybvy,倉頡:ydkni,鄭碼:
sjqs,四角:05417結構:左右,電碼:
1328,區位:4275,統一碼:5b70筆順:
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フ丶。
釋義:1、誰,哪個:孰是孰非。
2、什麼:是可忍,孰不可忍?
3、用在表示抉擇的反問語句中,有比較的意思:孰與。孰若。孰何。
4、古同「熟」,程度深。
擴充套件資料。漢字筆畫:
1、順孰[shùn shú]
謹慎精審。順,通「慎」。
2、孰諫[shú jiàn]
盡力規勸。3、孰視[shú shì]
注目細看。4、饋孰[kuì shú]
獻熟食。祭祀的一種儀式。
5、申孰[shēn shú]
反覆熟思。他們" 在古文中公升配常用「彼」「其」「之」「渠」等字,表示第三人稱,它們既可以用來指人,又可以用來代事,其用法更為靈活,通常譯為「他」「她」「他的」「他們」「他們的」等。
第三人稱代詞,表示單數表人稱時,譯為「他(她、它)」;表示複數時,譯為「他們(她們、它們)」;用作定語表領屬時,譯為「他(它)的」「他(它)們的」。舉例如:
1、先秦左丘明《曹劌論戰》:彼竭我盈,故克之昌穗。
白話譯文: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
2、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白話譯文:雖然我與府吏立下誓約,但與他永遠沒有機會見面了。
3、先秦劉向《觸龍說趙太后》: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白話譯文:有再說讓長安君去做人質的人,我一定朝他臉上吐唾沫。
你認識他嗎用文言文怎麼說,他用文言文怎麼說?
你認識他嗎用文言文怎麼說 君知之否?你認識他嗎?用文言文怎麼說 1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2 沒有標準答案,個人想法 汝識此人乎?要用文言文說 你認識他嗎 首先需要明白句子裡面的現代漢語詞語可以翻譯為哪些文言詞語。你 文言詞語可以翻譯為 汝 或者 爾 認識 文言詞語可以簡化為 識 他 文言詞語有...
店鋪用文言文怎麼說,上用文言文怎麼說?????
有一個字的 肆 坊 第一聲 有兩個字的 坊肆 坊店 店肆。上用文言文怎麼說 我 在文言文裡可以用 吾 餘 予 來表示,一般來說 餘 比較普遍 的 可以用 之 來表示.我的 就是 餘之 例如 我的xx 可以寫為 餘之xx 當然 吾之 也是可以的只是稍稍口語化.文言文中,商店 店鋪用什麼字或詞代替?在文...
週末用文言文怎麼說,瞭解用文言文怎麼說
古代週末是休沐。現代人早已習慣於工作五天之後再放兩個休假日,也就是所謂的週休假日。其實,這種休假制度在中國古代早就有了。追溯起來,漢朝已有明確休假制度了。古人把休假稱為 休沐 休沐 或稱 休澣 休浴 意即放個假讓人好好去休息 洗沐一下。中國古代要把休假日稱為 休沐 史載周公 一沐三握髮 想想那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