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乙個的平凡人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樓:阿呆
上下兩輪月,若個是真底?
為覆水是天?為復天是水?
3樓:st怡逸
夏夜玩月》楊萬里。
仰頭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不知我與影,為一定為二。
月能寫我影,自寫卻何似。
偶然步溪旁,月卻在溪裡。
上下兩輪月,若個是真底。
為覆水是天,為復天是水。
詩中的「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和「偶然步溪旁,月卻在溪裡」二句寫出月的意象。詩人此時此刻也因寧謐的氛圍與皎然的月輝而產生遐想幽思,自然地將天上的明月、佇立的詩人和地面的隻影聯絡起尋思一番。
4樓:匿名使用者
仰頭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夏夜玩月。仰頭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不知我與影,為一定為二①。
月能寫我影②,自寫卻何似③。
偶然步溪旁,月卻在溪裡。
上下兩輪月,若個是真底④。
為覆水是天⑤,為復天是水。
夏夜玩月》是南宋詩人、文學家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該詩名為賞月,卻緊扣題中「玩」字,描繪了夏夜如水的月色與詩人玩月的率直天真情懷,表現了詩人與月為友和熱愛寧靜恬淡田園生活的情趣。全詩語言通俗,意象活潑,氣韻靈動,詼諧有致。
文學賞析。該詩起始到「我止影亦止」四句為第一部分,語意淺近而轉折自然。詩人獨步於溶溶月色下,舒心愜意,自然地抬頭仰望在天之月。
仰望之餘,循著朦朧的月輝,月光酒在詩人身上,在地上投了詩人的身影。這時詩人的目光也由天及地,由我及影,不免在萬簌俱寂的月夜下徘徊漫步,觀察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的自然現象。夏日原本極熱極悶;可是太陽西垂,皓月東昇,清輝驅暑,月色生涼。
詩人此時此刻也因寧謐簡旁譽的氛圍與皎然的月輝而產生遐想幽思,自然地將天上的明月、佇立的詩人和地面的隻影聯絡起尋思一番。
不知我與影」到「自寫卻何似」四句為第二部分。詩人投目在天,顧影於地,望月生情,由情及理,不免對自身攔段、影、月提出了詩人與影是同一事物還是兩碼事的疑問:月能為地球上的一切物體留下影子,也能為詩人投下影,月能否也為月亮自己投下乙個影,如果能的話,月亮自身將是什麼樣子,又在什麼地方去尋求。
詩人提出的問題不僅是古代自然科學家注意而研究的啟頌現象,也是哲學家和詩人們感興趣的話題。因詩人愛月、玩月,所以問月也就順其自然了。
古代詩歌中月是常見的意象下面月有關的詩句中哪一聯寫到了傳統節日
5樓:網友
古代詩歌中,「月」是常見的意象,下面與「月」有關的詩句中,哪兩句寫到了傳統節日?
a.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b.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d.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答案 c
古詩中有哪些月的意象
6樓:網友
古代詩詞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最能表現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2、古代詩詞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3、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表現詩人蔑視權貴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4、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善於描寫想象的世界,他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描寫雲中仙人出場時的穿羨衝著與出行工具的詩句「霓為衣兮風為馬」和「虎鼓瑟兮鸞回車」令人歎為觀止。
5、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描寫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詩句是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6、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仙人盛會異彩紛呈場面的句子是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7、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揭示入夢原因的句子是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8、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由現實轉入夢境的過渡句是我欲因之夢陪派如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9、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由夢境轉入現實的過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10、描寫天門山開啟的雄偉氣勢的句子是裂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夢遊天蘆啟姥吟留別》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寫出古詩中含月意象的完整兩句
7樓:穆子澈想我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作者】蘇軾 【朝代】宋。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2、靜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3、竹裡館。
作者】王維 【朝代】唐。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獨自閒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4、夜月。作者】劉方平 【朝代】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裡。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裡來了。
5、子夜吳歌·秋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 長安城內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爭,讓我丈夫結束遠征。
8樓:zhuhuan天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靜夜思 》
溼1詩的前兩句選用了哪些意象描畫了春天的景象
詩的前兩句選用了遲日 江山 春風 花草意象 景物 描畫了春天的景象。表達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也體現了作者的閒適的生活情趣。小題1 遲日 江山 春風 花草 小題2 表達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也體現了作者的閒適的生活情趣。小題1 試題分析 點出景物名詞即可,日 是太陽,遲 是形容太陽冉冉升起的樣子。點...
《華子崗》後兩句詩的意思是,這首詩的後兩句的意思。
華子崗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晞。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這首詩的後兩句的意思。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賞楓林晚景,那經霜的楓葉竟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過客。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華子崗 後兩句詩的意思是?華子崗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日落松風起...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詩的前兩句是寫
前兩句是寫景色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了一層白皚皚的霜雪 燕然山上的新月,如彎刀般高懸。何當 到什麼時候才能 快走中的走 奔跑的意思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的意思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了一層白皚皚的霜雪,燕然山上的新月,如彎刀般高懸 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象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