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形式是內容的表現,內容決定形式

2021-03-19 18:35:13 字數 4973 閱讀 9532

1樓:無水月白

內容指構成事物的一切內在要素的總和;

形式指事物內在要素的結構或表現方式。

版通俗的講,「內容」就是事物內權在的本質,人們不容易看到。而形式是外在的表現出來的,人們可以看到、聽到或者感覺到的,能夠從中總結出經驗的東西。

所以形式可以把內容表現出來,有什麼樣的內容就會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

舉個例子:一杯苦水(這是內容),如果有人喝下去了,就會通過我們的感官感受到(這種感受就是表現形式)

為什麼說形式是內容的表現,內容決定形式

2樓:匿名使用者

」這股形式主義不僅表現在克萊夫·貝爾等人所倡導的視覺藝術領域中的形式美學。誠如李斯托威爾所言,因此文學性僅存在於文學的形式:它們仍然基於內容與形式的二元對立思維。

真正將內容與形式二元對立的思想在美學中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是黑格爾;另一方面,而在語言的運用和修辭及技巧的安排組織,文學作品的特性就不在內容,認為詩的本質不在於內容的邏輯陳述(即「構架」),毫無美學價值。藝術要把這兩方面調和成為一種自由的統一的整體,都與藝術無關,也最為深遠,儘管他的美學思想在當時的理論界震動巨大,對內容的強調已變得不合時宜。其餘一切:

「藝術除了呈示其形式關係的抽象式樣之外。黑格爾說,棄絕內容,英國文學批評家,事物為「材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等所規定。因此,藝術作品是「理式」的「影子」或「幻像」。

」但這種統一不是內容與形式的等價並列。他認為,作為內容的絕對理念是本體,美或藝術作品作為感性存在。「長期以來,認為並不是內容決定和創造形式;藝術作品只能在「外形」上對「理式」加以模仿:

「審美的事實就是形式,高於它的顯現形式,關於藝術品的形式/內容的二分及其互相對立的思想、詩人蘭色姆提出「架構—肌質」理論,一方面。在文學研究領域,或許可以用克羅齊一句話加以概括,有高與下之分,而是有主與次。」在這裡。

對於形式主義美學及其理論價值,對藝術作品所做的內容與形式的二分,已無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問題。它們涉及的領域和**的物件不盡一致。」因此,談藝術作品的結構、資訊以及理性的內容等,這也隱約暗示著後來形式與內容二元對立的某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形式主義」的和「抽象主義」的,也不可能不談及內容與形式對於藝術的重要意義,但無疑蘊含了二元對立的思想,不可能不談及內容與形式的二分,如情調。

亞里士多德指出。柏拉圖認為,確實揭示了以往藝術研究所忽略的重要的東西,形式本身就是作品的內容。英國的克萊夫·貝爾主張,將其「抽象」為單純的「形式」,單純地在藝術形式或文學形式上**「本質性」的東西,20世紀初**形式主義者及布拉格學派,而是說內容根本就與審美無關。

作品結構上的內容與形式二元對立的思想在近代美學中正式形成,而不能分享「理式」本身,確實概括了當時藝術的概況,決定形式。」特別是重形式的現代藝術崛起後:「藝術的內容就是理念,也表現在文學中的**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以及法國結構主義美學思潮等:

「在近代藝術和近代藝術批評家當中。」 形式主義把藝術實踐和批評引向了藝術自身核心的東西,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孕在古典美學中,內容是主因,但與後者還是大體類似的,單方面突出形式的作用。「蘭色姆所說的構架和肌質儘管與通常所說的內容和形式不能完全等同,「他的學說沒有發生多大影響。

在這裡,可在藝術實踐領域,還沒有內容和形式的二元對立的思想,前者棄絕藝術的內容轉而致力於對純形式的專注和開掘,揭示出藝術作品在結構上的某些真理性的東西;藝術作品是藝術家賦予材質以形式。黑格爾的內容與形式二元對立統一的美學思想,「與真理隔了三層」,而後者累於沉重的內容,藝術作品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在於與「構架」相分立的細節部分即「肌質」。但眾多的說法中,其背後蘊含的「內容」是作為世界本源的「絕對理念」,只是一種「形式」,雖不等於後世的內容與形式的對立。

」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評派步其後塵。「文學可以表現各種各樣的題材內容,藝術的形式就是訴諸感官的形象,並且「形式的缺陷總是起於內容的缺陷」,歷來都為美學和藝術理論所關注對藝術作品結構的**,在文藝理論史上佔據主導性地位,而是形式決定和創造了內容,且眾說紛紜,感性主義和形式主義一直在泛濫著,就再也沒有更重要的東西了,但其理論趨向卻是一致的。這裡的「形式」與「材料」的對立,出現了一股強大的形式主義傾向,因而應從藝術中堅決加以清除。

但黑格爾是孤立的,影響最大,而且只是形式。 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

為什麼說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於內容 10

3樓:氣鉛工具

內容與形式也是反映事物外部形態和內在要素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內容與形式。內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礎。

內容是指構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總和,包括事物的各種內在矛盾以及由這些矛盾所決定的事物的特徵、運動的過程、發展的趨勢等。形式是指把事物的內容諸要素統一起來的結構或外部表現方式。其又分二種形式:

一種是事物的外在形式,與內容不直接相關,是事物的次要形式,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其的改變不直接涉及事物的內容。另一種是事物的內在形式,與內容直接相關,是事物的主要形式。

內容與形式是對立統一的。從確定的關係表明,內容與形式是相互區別的,內容與形式不能混淆。但這一區別又是相對的,兩者在一定條件下又會相互轉化,作為一種內容的形式可以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內容,反之亦然。

如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反映的形式,但同時又是人語言形式的思想內容。因此,只是在一定範圍內,內容與形式的區分才是確定的。內容與形式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一方面,內容決定形式,形式依賴於內容。有什麼樣的內容,就有什麼樣的形式與之相適應。內容的發展決定著形式或遲或早總要發生變化。

另一方面,形式積極影響內容,對內容有巨大的反作用。當形式適合於內容時,可以促進內容的發展,當形式不適合於內容時,就阻礙內容的發展。

內容與形式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貫穿於事物發展的始終,形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內容卻比較活躍易變,兩者存在著相對穩定和不穩定的矛盾。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構成生產方式。其中生產力是內容,生產關係是形式。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狀況,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生產力的發展是生產關係變化的原因和新舊生產關係更替的依據。評判生產關係先進和落後的根本標準,歸根到底,是看其對生產力發展的作用。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表現為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推動社會經濟制度變革最根本的動力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生產力是最活躍的因素,是決定生產關係變化的根本原因。

生產關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改變自身的性質,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律。

形式與內容及其辯證關係表明,人類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必須注重內容和形式的辯證統一,堅持做到既反對片面誇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義,又反對抹煞形式的作用的形式虛無主義。具體說,在內容和形式的關係中,內容居於首要的地位。因此要首先根據內客的需要採用相適合的形式。

必須堅決反對片面追求形式的錯誤傾向。同時,形式對內容又有積極的反作用。要善於根據內容的發展需要,選擇、創造和利用最適當的形式。

有一個「囊螢映雪」的典故。講的晉朝書生車胤和孫康,因為家裡窮,夜讀用不起油燈,車胤就捉螢火蟲裝在紗袋裡照明,孫康則常常站在雪地裡用雪的反光讀書,後來「囊螢」和「映雪」便成了苦學的代名詞。而清代笑話集《笑林廣記》裡有個笑話,說的卻是出名之後的車胤和孫康。

笑話載:有一天,孫康去拜訪車胤,車胤的家人告訴他,車胤正在河邊捉螢火蟲。過了幾天,車胤回拜孫康,適逢孫康揹著雙手站在院中。

車胤問:「怎麼不讀書呢?」孫康仰頭看天說:

「我看這天氣,不像要下雪的樣子。」這則笑話,其可信度姑且不論,但蘊含的哲理值得深思。任何事物都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內容決定形式,形式也反作用於內容。

車胤的「囊螢」和孫康的「映雪」,本來是夜讀照明的方式是讀書的形式,真讀書要刻苦認真才是內容。然而出名之後,他們卻為「名」所累,只顧追求表面形式,無螢不讀、無雪不讀,這就使形式成了內容的桎梏,因此也就構成了笑柄。

所以講:講堅持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在現實社會中要處理好形式的穩定與變革關係。當形式適合於內容時,就要穩定形式。當形式不適合內容時,就要變革形式,為內容的發闢道路。

關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內容和形式"的關係!

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道不嚴密的

bai題

形式和內容有多du層含義,大致zhi可歸dao納為以下三層

:1、形版式和內容表示外殼或

權外形和核心

2、形式和內容表示物種與質料、模型與材料(亞里士多德強調二者的對立)

3、形式是內容的外部表現,內容是形式的內部根基、依據和實質(康德將二者並列)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與內容。這種相互作用構成了形式與內容的辯證運動。這種辨證運動在第

二、三層含義的形勢與內容中的表現是不同的。就第二層含義而言,形式是積極的主動的、質料是消極的被動的;就第三層含義而言,正好相反,形式是消極的被動的,內容是積極的主動的。

其實簡單講就是你的理解和答案都說得通,答案是從第二層面理解的,你是從第三層面理解的。

當然如果僅以考試來講,就以書上的為準吧!

5樓:科學普及交流

(1)內容是指構成事物專的一切要素的總和,也就屬是事物的各種內在矛盾,以及由它們所規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運動過程和發展趨勢的總和。形式是指把內容諸要素統一起來的結構或表現內容的方式。

(2)內容與形式的關係不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而且是相互作用的關係。

1.內容與形式是對立的統一。內容和形式是現實事物的內在要素和結構方式這兩個不同方面,兩者是對立的。

同時,內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內容都具有某種形式,離開了形式,內容就不能存在;任何形式都是一定內容的形式,離開了內容就沒有形式。

2.內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

第一,內容決定形式。

第二 形式對內容有重大的反作用。

第三 內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構成兩者的矛盾運動。

6樓:老巫師的小巫婆

剛找出書來看來了下 書上的觀點估源計是用來證明內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構成兩者的矛盾運動

就一個短暫時期不變的情況下看 內容是相對穩定 形式活躍易變也是正確的 就像走社會主義道路 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 我國走的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和前蘇聯不一樣 但是 歸根到底都是走的社會主義道理 所以 我理解上認為 c是對的~~書上的觀點也沒錯 主要是作為證明兩者相互矛盾運動時角度就不一樣的緣故吧

馬上考試了 不建議你把注意力放在這些基本上考不到的小題上 我記得一月份的考試都沒有出現這類題 多看看資本主義地租 剩餘價值那吧~~~絕對的重點

為什麼說形式是內容的表現內容決定形式

這股形式主義不僅表現在克萊夫 貝爾等人所倡導的視覺藝術領域中的形式美學。誠如李斯托威爾所言,因此文學性僅存在於文學的形式 它們仍然基於內容與形式的二元對立思維。真正將內容與形式二元對立的思想在美學中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是黑格爾 另一方面,而在語言的運用和修辭及技巧的安排組織,文學作品的特性就不在內容,認...

國畫的內容是,國畫表現的內容是什麼

按其題材和表現物件大致可分為人物畫 山水畫 花鳥畫 界畫 花卉 瓜果 翎毛 走獸 蟲魚等畫科。按表現方法有工筆 寫意 鉤勒 設色 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 大小青綠,沒骨 潑彩 淡彩 淺絳等幾種。按表現形式有壁畫 屏幛 卷軸 冊頁 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的裝裱工藝裝潢之。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

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客觀的,是什麼觀點

真理內容說的是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說白了就是不論真理會不會被人發現,都是存在的內.比如太陽從東容邊升起,人們不知道太陽是什麼東西的時候或者科技很發達的今天,太陽一直是從東邊升起.形式是主觀的是說真理被人發現,被人表述出來都是依靠著人們的思想 語言.真理的形式被人們感性 理性的認知左右.人們沒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