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審美藝術與人生的關係,論述審美藝術與人生的關係

2021-03-19 18:22:14 字數 4946 閱讀 9202

1樓:匿名使用者

審美是識別藝術美的首要工具,而人是不斷追求美的生物,對藝術有很主觀的判斷,所以這三者密不可分。

2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就是人體,人體是藝術,要用審美的眼光去看

以電影《阿甘正傳》為例,談談藝術與人生的關係。很急,請幫忙解答

3樓:沒事逛逛雙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生活的需求,電影藝術興起並迅猛發展。它是繼文學、**、雕塑、繪畫、建築和戲劇之後產生的影響人類最大的藝術,已經普及到世界的每個角落,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日益廣泛而深刻。

與所有的藝術一樣,電影是無法脫離人們的真實生活的,其中的許多內容酷似我們的生活。譬如電影中的一些平淡生活,就是日常生活中也能遇到或做到的,而那些驚險的動作畫面,無疑是將一些事情誇大了,比生活多了些刺激與驚險罷了。所以說電影的題材、人物形象、背景設定,甚至於鏡頭一掃而過的微小細節,往往都是藝術化了的生活中的真實事件。

電影作品是一定要有生活根基,要從生活中獲取養料和源泉。因為電影是視聽藝術,不像文學以文字塑造形象。電影的形象都是靠聲畫表現出來的,若與生活原型不符,就會"穿幫",讓人笑話,所以即使是細節也不能大意和含糊,一定要酷肖生活原型。

而當電影中虛構的情節突然與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在不經意間碰撞的時候,電影就很自然地引發了我們的情感共鳴或深思。反之電影一旦脫離生活,胡編亂造,就失去了它的社會內容和社會作用,實際上是自絕於社會。

電影《阿甘正傳》講述了主人公阿甘半生的經歷,反映了小人物的生活,真實自然,沒有過分的個人英雄主義和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幻想,致力於展現生活的本色——悲喜交加、有苦有甜。 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亞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要讓兒子和其他正常人一樣生活,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而上帝也並沒有遺棄阿甘,他不僅賜予阿甘一雙疾步如飛的「飛毛腿」,還賜給了他一個單純正直、不存半點邪念的頭腦。

在學校裡,阿甘與金髮女孩珍妮相遇,從此,在媽媽和珍妮的愛護下,阿甘開始了他一生不停的奔跑。在中學時,阿甘為了躲避同學的追打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在大學裡,他被破格錄取,併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的接見。

大學畢業後,在一名新兵的鼓動下,阿甘應徵參加了越戰。在一次戰鬥中,他所在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了珍妮的囑咐,撒腿就跑,他的飛毛腿救了他一命。在越戰中,阿甘交了兩個好朋友:

熱衷捕蝦的巴布和令人敬畏的鄧·泰勒上尉。戰爭結束後,阿甘作為英雄受到了約翰遜**的接見。在一次和平集會上,阿甘又遇見了珍妮,而珍妮已經墮落,過著放蕩的生活。

阿甘一直愛著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兩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作為乒乓外交的使者,阿甘還到中國參加過乒乓球比賽,併為中美建交立了功。

在「說到就要做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阿甘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他教「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里學跳舞;幫約翰·列農創作歌曲;在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中,他瓦解了一場一觸即發的大規模種族衝突;他甚至在無意中迫使潛入水門大廈的竊賊落入法網,最終導致尼克松**的垮臺。因為「傻人有傻福」,阿甘還陰差陽錯地發了大財,成了億萬富翁。

而阿甘不願為名利所累,他做了一名園丁。阿甘時常思念珍妮,而這時的珍妮早已誤入歧途,陷於絕望之中。終於有一天,珍妮回來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懷抱,之後又在黎明悄然離去。

3年以後,阿甘又一次見到了珍妮,還有一個小男孩,那是他的兒子。這時的珍妮已經得了一種不治之症,阿甘同珍妮和兒子一起回到了家鄉,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珍妮過世了,他們的兒子也到了上學的年齡。

一天,阿甘送兒子上了校車,這時,從兒子的書中落下了一根羽毛,一陣風吹來,它又開始迎風飄舞。

然而如果電影只是一味地貼近生活,缺乏藝術想象和創造,也不能發揮影視的藝術作用。因為藝術**於生活,同時是高於生活的。電影作為一門藝術,其中不乏藝術性的情節和場景。

我們景仰在電影中挽救災難和戰爭的英雄,嚮往電影中唯美浪漫、忠貞不渝的愛情,期待電影中無數絕望悲哀過後奇蹟的降臨„„除了造夢,現在許多國際大片還是集聚吸引大眾眼球的,導演刻意製造出來的聲勢與氣勢,一出來就使人無法抗拒,所以電影帶給人們的視覺震撼也逐漸成為電影藝術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如《阿甘正傳》在故事敘述和情節方面就別具匠心,並沒有簡單地平鋪直敘。電影一開始一開始就利用一個場景:在藍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隨風飄舞,飄過阿甘所居住的城市,一會隨風飄落了下來,一會又被風吹向了高空。

經過在空中的起伏飄蕩,最終飄落在故事主人公的腳下。這是導演運用長鏡頭對羽毛隨風飄舞的描寫,留給觀眾的是對羽毛產生的無盡想象,為故事情節的發展作了鋪墊。隨著羽毛的降落,鏡頭特寫了阿甘的那雙沾滿泥很破舊的球鞋,用特寫鏡頭代替導演抒發了感情,暗示了將把鞋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因素。

這部影片鏡頭剪接的律動和節奏能強烈地刺激觀眾的情感。比如情節發展到越戰的時候,插入了關於丹中尉的故事,他指揮士兵作戰師受重傷被阿甘救起,他的腿被截肢而抱怨阿甘的救助從而對生命失去了活著的意義,他一直認為自己已經是個廢人而毫無用處,他開始頹廢虛度時光。這些關於丹中尉的情節看似對阿甘一生的主題不相關,但卻巧妙的穿插組合在一起,還有就是在阿甘為了完成好朋友巴布的心願,買了一條蝦船,從事捕蝦行業的時候,丹中尉意外的出現在碼頭的時候,這時觀眾原以為丹中尉會一直沉淪頹廢下去,可是當看到丹的身影時卻能感到他的生命也在開始轉變。

另外,影片也在某些細節不斷插入寫實的鏡頭,比如林肯**的遇刺,尼克松**宣佈越戰要升級等。這些寫實鏡頭讓電影呈現出現實中原本就內涵多義曖昧的屬性,讓觀眾有主動參與去選擇意義的機會。寫實的鏡頭讓觀眾感覺阿甘的生活隨時可能會在普通百姓身上發生,因此相信阿甘的生活是真實的。

在影片中阿甘是一個智力較低的人,可是故事的每一個情節都體現出他本質上的善良、純樸,可以看出阿甘是一個懂得如何去愛的性情中人,這兩方面表現的落差通過鏡頭的剪接巧妙的傳達給每一位觀眾。同時導演賦予阿甘自我敘述的鏡頭,整部**就是阿甘對自己大半生的回憶錄,以他自己的敘述為旁白,不僅在他的敘述中,在他和珍妮的交往中,想念珍妮的時候,和丹中尉的交往中,用自己的善良和樸實感化丹中尉的時候,甚至在他無緣無故的跑步中都發現了自己和丹中尉身上的一些教訓和道理。在插入珍妮和丹中尉的鏡頭時,還是在講述他們的坎坷命運時,通過對比,讓觀眾在感情上與角色的處境緊密結合,隨著珍妮的一次次與阿甘的相遇和分離而傷心,隨著丹的頹廢而失落,隨著珍妮的吸食毒品而為她感到悲哀。

導演無非在通過阿甘和珍妮的命運的對比,通過丹中尉命運的變化告訴觀眾一個哲理: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靠自己的奮鬥來創造命運,即便我們有各種缺陷,承受著各種不幸和災難,但是只要能堅定一種信念,就能創造出奇蹟。相信觀眾隨著阿甘、珍妮和丹中尉各自的命運的起伏能夠體會出其中的哲理!

雖然阿甘智商只有75,但他的一生卻充滿傳奇色彩,看來不可思議,但其實如果我們細細體會他的成功也並非偶然。他忠誠,所以在越戰中他獨自脫離了危險的時候,他仍然跑回叢林中去找他的戰友。他守信,他答應了戰友要共買一艘捕蝦船,但戰友死了,他卻在旁人不可思議的眼神中為他實現了遺願,也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財富。

他執著,所以他 會在珍妮離開後一跑三年,穿越了整個美國,一直不停,他告訴你,他只是想跑,他用跑步丈量人生,這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 東西為理由。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後,失去了雙腿的中尉一直對自己不能戰死在戰場上卻仍以殘廢之軀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惱怒,因為中尉是這樣一種人:他視榮譽高於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是阿甘用友善喚回他對生命的信心,使他發現,即使沒有雙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滿生機。

很多時候我們都遠不及阿甘 ,那些不知為何而做的事情總是非常輕易地半途而廢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這樣,就象片頭和片尾中那片隨風飄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數時候, 我們也許都在隨波逐流,這種飄浮沒有具體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厭倦。可是,一個騰挪一個轉身,總還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須盡力將它 做得完滿,不要計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麼,你就可以越飛越高,你會發現,越往高處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並不是偶然。

正如生活並非一帆風順,有歡樂也有痛苦,有幸福也就會有辛酸。阿甘的生活也充滿坎坷和磨難,阿甘並沒有遠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有很多,他很少有朋友,他總是被聰明人嘲笑,他最愛的母親和珍妮先後離開了他......但對他並因為如此而沉沒,愛還在延續,他還有自己的孩子,一個聰明的小阿甘,他的人生還在繼續,他不聰明,但他永遠知道如何讓生命充滿希望 。

所以他也就贏得了榮譽,財富和愛,這些常人可能永遠不能兼得的東西。

總之,電影是現實與幻想,理性與感性相結合而產生的,它在帶給人真實感的同時也給予了人們無限遐想的空間。而生活表面平凡質樸卻無時無刻不上演著小小的精彩和感動,再加上未來的不確定性,給生活抹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所以說其實電影和生活在某些方面有著絲絲縷縷的相通之處。

也許有人會因為兩者帶來的相似的感覺認為過日子跟拍電影似的,一會兒一個樣。生活中或許也摻雜著電影,但實際上其實生活更像一部紀錄片,而並非一部電影。生活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真實性。

我們每一天。每一個晚上都與他一起存在,一起度過,我們可以觸控到他,感知到他,無論是我們經歷的還是看到的。時間是生活不斷變化的第一推動力,我們也會淌著時間這條河經歷不同的生活。

所以生活更像是一部紀錄片。電影本身首先是一門藝術,它可以虛構,而生活永遠不會出現山寨。在生活中,我們或許悲傷或許喜悅,或許夢想或許流浪,但普遍的一個特質就是,我們太擅長遺忘。

我們絕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平淡的,甚至可以說平淡像一灘泉水,透明的只能自己才能真正看著他從山上流向山下。因為平淡,身為主角的我們難免也會遺忘。也正為我們太擅長遺忘,我才想把生活拍攝下來,等我們老的時候,讓生活再次重複。

如果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講,時間便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攝像機,它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無時無刻的記錄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發生。可惜的是,如果我們要**它的話,還需要一個叫「超越光速」的力量。

同樣的,電影不代表生活,這個世界存在著許多我們用膠片無法解釋的誤會。我們可以說某個人一輩子都活在影片裡,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電影並不是唯一的表達,電影可以反映生活,但是並不能改變什麼。

所以說,電影終究只是電影,而生活也只是生活,可以相像,卻不能等同。

《阿甘正傳》之所以會深受好評,感動了千萬觀影者,正是因為它將電影的藝術創造與生活巧妙融合,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既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同身受,同時又能獲得審美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薰陶,在阿甘身上,我們看到了忠誠,守信,執著,友善這些人性中最為熠熠生輝,優秀可貴的品質,看到了社會上一個本該處於弱勢地位的人對生命的執著,對生活的希望,對信念的堅定,看到了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

論述科學與藝術的關係,談談科學技術與藝術之間的關係論述題

科學與藝術是互補 統一的。科學與藝術是相通的,兩者均要以豐富的想象力為心理背景。只有科學的美,沒有藝術的美,是殘缺的 反之亦然。科學是有系統地解釋現象的學問。藝術是感情的表達 理智的分析,卻是科學了。但人的感情往往與理智混淆。這樣,科學上的推斷可能被感情左右,搞得拖泥帶水,但也可以精彩絕倫,使人覺得...

論述儒家仁義與利益的關係,論述儒家優勢是如何形成

儒學講究bai的是忠君愛民,仁義道du 德思想zhi,但是從千百年來的社會及歷 dao史發展來內看,個人猜想孔孟之道容的的缺陷在於沒有完全闡述這些思想的內在關係或者說要人們如何去遵守這些思想,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所有的這些思想恐怕只是一種愚民思想 孔孟之道的社會關係所謂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一旦...

從文化角度論述德治與法治的關係,論述德治與法治的關係

文化是大範疇,所包含的傳統的道德觀念 價值觀念源遠流長,有形無形中早已滲入人心,始終體現在德治與法治上。在近現代歷史上,在不同意識形態的社會裡,政治家們特別是革命家往往試圖一舉全面推翻舊文化,建立新文化 除了失敗,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在舊文化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新文化。若從文化角度來論述德治與法治的話,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