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題宣州開元寺水閣杜

2021-03-19 18:30:22 字數 1113 閱讀 4491

1樓:福龍

小題1: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手法,(1分)詩人抓住山色之間飛鳥來去之態,秋雨連綿家家掛上天然雨幕之形;綠水之畔人歌人哭,樓臺夕照竹笛悠悠之聲。(2分)視覺與聽覺有機結合,形態與聲音相得益彰,描繪了一幅安靜祥和的湖光山色圖。

(1分)(也可以答「動靜結合」的手法,簡析略)

小題2:本詩結尾抒發了作者對古人的緬懷思慕和棄絕官場、縱情山水的情感。(2分)作者從上面兩聯的眼前安靜祥樂之景而想到曾經功勳卓絕卻功成身退、泛遊五湖的范蠡,在煙樹參差之中,油然而生棄絕官場、縱情山水之情。

(2分)

小題1:

三、四兩句是景色描寫。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風,在宣城的近旁,飛鳥來去出沒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兩岸,百姓臨河夾居,人歌人哭,摻合著水聲,隨著歲月一起流逝。

這兩句似乎是寫眼前景象,寫「今」,但同時又和「古」相溝通。飛鳥在山色裡出沒,固然是向來如此,而人歌人哭,也並非某一片刻的景象。「歌哭」語出《禮記·檀弓》:

「晉獻文子成室,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歌哭」言喜慶喪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過程。「人歌人哭水聲中」,宛溪兩岸的人們就是這樣世世代代聚居在水邊。

這些都不是詩人一時所見,而是平時積下的印象,在登覽時被觸發了。接下去兩句,展現了時間上並不連續卻又每每使人難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時節的密雨,象給上千戶人家掛上了層層的雨簾;一是落日時分,夕陽掩映著的樓臺,在晚風中送出悠揚的笛聲。

兩種景象:一陰一晴;一朦朧,一明麗。在現實中是難以同時出現的。

但當詩人面對著開元寺水閣下這片天地時,這種雖非同時,然而卻是屬於同一地方獲得的印象,彙集復合起來了,從而融合成一個對宣城、對宛溪的綜合而長久性的印象。這片天地,在時間的長河裡,就是長期保持著這副面貌吧?這樣,與「六朝文物草連空」相映照,那種文物不見、風景依舊的感慨,自然就愈來愈強烈了。

小題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情感和把握作者情感態度的能力。詩人的心頭浮動著對范蠡的懷念,無由相會,只見五湖方向,一片參差煙樹而已。

五湖指太湖及與其相屬的四個小湖,因而也可視作太湖的別名。從方位上看,它們是在宣城之東。春秋時范蠡曾輔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功成之後,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歸隱於五湖。

作者借范蠡的典故,表達出對古人的崇高風範的追思和功成身退、縱情江湖的願望。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野望王績東

1 詩歌頷聯妙在融情於景。詩中描寫了漫山遍野,樹葉枯黃,更兼殘陽盡染的蕭瑟衰敗景象,景中寄寓了詩人孤獨 落寞的情懷。2 詩人在現實生活中輾轉漂泊,彷徨苦悶,找不到精神歸宿,又沒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 長歌懷采薇 即放聲高歌,追懷伯夷 叔齊那樣的隱逸高士,引為神交密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8分)移家別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

1 作者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 黃鶯以人的情感,並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或 借景抒情。通過柳條 藤蔓 黃鶯的描寫,表現惜別之情。2 用 系 字既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用 啼 字既符合黃...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詠山泉儲光羲山

這首詩在表現山泉得天地之聲色,具有滿澗平池之能的同時,又表現了山泉恬淡自然 清高自守的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了淡泊清高 任性自然的情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詠山泉 儲光羲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略詩歌鑑賞 這是一首山水詩,作者為唐代詩人儲光羲。他以寫田園山水詩著稱,其詩多描繪農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