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閱讀教育的缺點,早期閱讀教育對幼兒的發展究竟有何影響

2021-05-22 15:27:10 字數 5849 閱讀 1546

1樓:5蠟筆沒了小新

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學前兒童憑藉變化著的色彩、圖象、文字或**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過程。新《綱要》首次把早期閱讀方面的要求列入語言目標體系中,《綱要》指出:「在學前階段,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的興趣,培養前閱讀技能,為孩子入小學做好準備。

」一、早期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 早期閱讀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並沒有真正地受到重視

在幼兒園裡,我們會看到孩子們或三五成群或獨坐一隅,津津有味地閱讀圖書。看到精彩之處,孩子們還會眉飛色舞,邊說邊比劃。 但遺憾的是,與學前兒童對圖書所表現出的高漲熱情和濃厚同興趣相反,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長期以來存在著忽視早期閱讀的弊端。

實踐中,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型別單調、片面,幾乎由講故事、兒歌教學及看圖講述等傳統的語言教育活動壟斷,語言遊戲和談話活動所佔比例很少,而早期閱讀就更少了。

閱讀能力是影響人一生髮展的重要能力,從小培養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萌發對閱讀濃厚的興趣,會使孩子的一生的學習獨立、順暢。 陳鶴琴先生說「孩子們來到人世間,應儘早為他們創造閱讀環境,領著他們踏上第一步臺階,使他們認識書籍、愛上書籍,從此步入書籍的海洋,並且畢生視其為生命的伴侶和導師。」所以,無論是家庭和幼兒園都要真正地意識到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加強幼兒的早期閱讀。

(二) 教學目標比較單

一、片面,過於強調認知,功能矮化和弱化為識字教育。

現在社會的競爭壓力,讓很多的家長對孩子的學業特別的關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很多家長都主觀地以為幼兒階段認識的字越多,算的題越多,將來的發展也就越好。

為了滿足家長的功利化需求,很多幼兒園便過早地把閱讀當成了一種獲取知識的手段,在閱讀中過於強調認知,甚至有些幼兒園直接把早期識字等同於早期閱讀,使得早期閱讀的目標人為地被縮水。

很多幼兒園的閱讀課,老師僅僅放一邊磁帶錄音後,便把閱讀中的生字寫到黑板上,開始集體學習這些字,識字成為了閱讀的終級目標,幼兒也成為了識字的容器。

很多幼兒園老師在給幼兒講完一個故事或讀完兒歌,馬上提出要求「:你能背誦嗎?你能將給大家聽聽嗎?

「」聽了故事,你知道了什麼道理?」這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其實,優秀的作品都會有獨特的價值,除了讓幼兒獲得某一個道理外,還有蘊含其中的語言美、藝術美、文學美、誇張美、幽默美、故事情節的表現手法美等,我們

是否也應該引導幼兒去感受呢?

過分強調識字教育、認知,在短期內讓孩子「記」住了很多東西,似乎值得肯定,但從長遠來看,對孩子的可持續發展極為不利。幼兒把閱讀當成了一種負擔,孩子的整體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都受到壓抑,很多幼兒甚至產生了很大的排斥和厭學情緒。

不可否認,閱讀可以增加閱讀者的知識,開闊視野,但幼兒的閱讀不應以此為目的,而應該讓他們感到閱讀是一種快樂和享受。事實上,幼兒的早期閱讀與中小學生乃至**的閱讀有著本質區別。它是一種「讀寫萌發」,是正式讀寫學習前的準備,幼兒早期閱讀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通過接觸書面語言獲得早期閱讀經驗,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在快樂閱讀中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為終身閱讀、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學手段單一,為教而教,注重檢查

在過於強調認知目標的影響下,早期閱讀的教學實踐中,幾乎是幼兒老師憑藉自己的嘴把閱讀材料反覆地講幾遍,並且不斷地提問以 檢查幼兒是否記住了故事的內容來完成閱讀任務的。老師非常強調把材料中的文字資訊傳達給幼兒,把重點放在讓幼兒連蒙帶猜的認字上。

事實上,幼兒在沒有認識漢字之前就已經有閱讀行為。在每一次的閱讀中,我們可以先不講給幼兒聽,而是給幼兒充分的時間讓幼兒看圖,在看圖猜測、想象或者理解之後,讓幼兒自由地講述自己的看法或讓幼兒充分的體驗、表演進而引發仿編、創編等,這樣不僅這樣

早期閱讀教育對幼兒的發展究竟有何影響

2樓:龍源期刊網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3樓:完顏不怕

早期閱讀又稱為前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大多通過親子閱讀的形式來實現。大多以圖畫書或者互動性較強的其他類書籍作為媒介。內容上最好有簡單的邏輯和前後聯絡。

對幼兒來講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必須要讓孩子真正的看到,才能起到以下重要作用。

1、早期閱讀能幫助幼兒習得最佳的語言模式

在幼兒語言文學作品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語句「春風吹綠柳樹,吹紅了桃花,吹醒了青蛙……」、「熊貓勇敢地衝向豹狗,金絲猴趁機搬起一塊石頭朝豹狗砸去……」等等。這些形象化的語言能夠更清楚、更準確、更具體形象地表達人對各種事物、人物情境的思想、觀點和印象。對於處在早期發展中的幼兒來說,他們的認知思維特點,也決定了形象化的語言對幼兒有極大的魅力。

幼兒在傾聽故事時,會獲得一種滿足的愉悅感,並逐步瞭解用這樣形象化的語言所產生的效果。如果我們靜下心來聽聽孩子們的談話,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他們在文學作品中學到了許多東西。

4樓:bbunion寶寶

有利於促進幼兒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的發展,增進親子間的關係。

存在幼兒早期閱讀比較好的方面有哪些

5樓:幸運的活雷鋒

早期閱讀教育作為幼兒園語言領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已經成為國內外幼教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但是由於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理論總體上滯後於教育實踐,目前早期閱讀教育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其主要問題是什麼?

本文對目前幼兒園中早期閱讀(閱讀樹)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作了反思,對今後在幼兒園進行早期閱讀教育應該採取的積極有效的對策作了相應的思考。

閱讀樹作為幼兒園語言領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已經成為幼教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但是,由於早期閱讀教育的理論總體上滯後於教育實踐,有關閱讀樹教育的一些問題,迄今為止尚未在幼教界形成共識。導致實踐層面出現了一些問題,教師如何引導幼兒閱讀成為一大研究課題。

本文以一位教師講讀繪本《年》為例。

整個活動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完全是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要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過年的情景,共同剪窗花,讓幼兒感受過年的喜慶。

然後把怪獸「年」拿來比較,讓幼兒產生疑問:年怎麼是這樣的,從而激發幼兒閱讀圖書的興趣。這成為本活動的亮點所在。

幼兒帶著問題很專注地看書,去尋找答案。幼兒看書的過程中,我仔細地觀察他們閱讀圖書的行為並記錄著他們提出的疑問。有的幼兒說:

年長得像獅子,它很可怕。有的幼兒問:年怎麼變成紅色了?

還有的幼兒問:為什麼老爺爺沒有逃跑?一下子,問題變得越來越多,幼兒變得更加地感興趣了,於是,教師把幼兒的問題一一提出來,讓其他幼兒幫助解答,他們都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把活動推到了高潮部分。

就在幼兒很想知道正確的答案時,教師卻結束了這堂課。活動的結束部分,讓幼兒感覺很失落,他們沒能聽到完整的回答,沒能完整欣賞整個故事。

作為一個引入性活動,教師在活動中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全部參與進來,通過看看、想想和說說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不足的地方是,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次數不多,幼兒僅僅看了一遍就有些厭倦了。教師作為引導者,沒有過多地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一、早期閱讀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早期閱讀成為我國幼兒教育特別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熱點問題。但目前幼兒園的早期閱讀教育的環境和現狀還不盡人意,筆者根據近幾年來對早期閱讀教育的思考,結合本研究中心對幾十所幼兒園調查的情況分析,認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目標比較單

一、片面

「早期閱讀教育的重點目標是培養幼兒對書面語言的興趣,引導他們逐漸產生對漢字的敏感性,豐富他們的前閱讀和前書寫經驗。」可是很多教師和家長在理解上有些偏頗,過於強調認知,把閱讀當成一種獲取知識的手段。甚至很多人直接把早期識字等同於早期閱讀,使得早期閱讀的目標人為的被縮水。

1.過分強調識字

「人口手,上中下」這樣的搖頭誦讀應該是久遠的記憶了,但在

21世紀的今天,卻仍然還存在這種集中識字的現象,如老師帶領不到

4歲的孩子們高聲誦讀「電閃雷鳴、烏雲滾滾」。在這樣的記憶中,的確孩子們可能認識了許多字,但幼兒僅僅只是容器而已。

有時給幼兒提供了有情景性的故事和圖畫,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許加入了些許識字遊戲,冠名為早期閱讀學習,但因教材的終極目標是識字,教師在指導中,目標重點指向識字,使得幼兒的注意力只在漢字上。在這樣單一狹隘的目標指導下,讓幼兒學會閱讀、學會想像、學會創造當然是一句空話。

2.過分強調認知

這表現在過早地讓幼兒把閱讀當作一種獲取知識的手段。給幼兒講完一個故事或讀完兒歌,馬上提出要求:「你能背誦嗎?你能將給大家聽聽嗎?」

「聽了故事,你知道了什麼道理?」

這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其實,優秀的作品都會有獨特的價值,除了讓幼兒獲得某一個道理外,還有蘊含其中的語言美、藝術美、文學美、誇張美、幽默美、故事情節的表現手法美等,我們是否也應該引導幼兒去感受呢?

(二)合適的材料比較缺乏

一個優秀的作品給幼兒的影響是深遠的。因此,早期閱讀的作品即閱讀材料直接關係到早期閱讀教育的成效。目前市場上的閱讀材料良莠不齊,合適的材料不是很多,優秀的材料更是少得可憐。

不合適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有些材料陳舊、乏味

教師手上的一本教材,不禁讓人深思:有很多材料確實很老了,諸如《愚公移山》、《司馬光砸缸》等等,我們不能否認某些經典材料的價值,但已於這個時代相去甚遠的材料,應該更新了。還有一些材料太直白乏味,幼兒讀完了,沒有思考、回味、想像、創造的空間,更談不上人格和素質的培養。

2.有些材料幼兒不感興趣

有些材料忽略幼兒的年齡特點,忽略幼兒的已有經驗,從**的視角出發,讓幼兒閱讀他們不理解、不感興趣的材料。有的內容晦澀難懂,有的是語言拐彎抹角,不適合兒童。如有本教材中的「蜘蛛結網,於樹之枝。

大風忽起,吹落其絲。蜘蛛勿墮,一造營之。人而不勉,不如蜘蛛。

」幼兒很難理解,教師尚且不知其意,何必強加給幼兒呢?

3.有些舶來品材料水土不服

現在也有些材料來自西方,看起來很洋很新,但有些沒有根據我國幼兒的實際情況做相應的調整,不貼近中國兒童的生活,使得幼兒消化不良,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了許多弊端:幼兒不理解內容,教學理念對教師來說挑戰太大,教師難以駕馭等等。

(三)教學方法不當

1.片面強調記憶

有時到幼兒園聽課,會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匯入後,先將故事講一遍,再利用或掛圖或卡片或多**等工具讓幼兒理解一遍,然後讓幼兒再讀一遍,最後就能背誦下來了。至於故事中蘊含的讓幼兒思維、想像、創造的因素都沒有充分加以利用。

以幼兒會複述故事為主要目的,片面強調了記憶。

2.片面強調文字

很多材料的圖畫蘊含著很多豐富的教育因素,常常有一些老師,非常強調把材料中的文字資訊傳達給幼兒,一拿到材料,就迫不及待的把故事講給幼兒聽,把重點放在讓幼兒連蒙帶猜的認字,通過文字來獲得資訊。也有一些以識字代替閱讀,把材料中的文字都認識了,閱讀任務就完成了。事實上,幼兒在沒有認識漢字之前就有閱讀行為,讓幼兒充分的讀圖,看圖猜測、想像或者理解後讓幼兒充分的體驗、表演進而引發仿編、創編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閱讀教學方法。

3.忽視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

家長的急功近利,給老師的教學無形中增加了壓力,往往造成老師在實踐中過多地追求識字量和講述的本領,而忽略對幼兒閱讀興趣、能力、習慣的培養。如取書、收書、翻書的基本常規;聽讀、朗讀、跟讀、欣賞的基本常規;握筆、坐姿的一般常規等等都是在幼兒階段應該形成的,對幼兒今後成為有效的閱讀者流暢的閱讀者具有很大的幫助。

(四)閱讀的環境比較貧乏

「讓孩子成為讀書人,讓社會充滿書香。」這無疑是一種良好的願望。但是,目前大多數社群、家庭還沒有形成利於讀書的環境和習慣,對孩子的閱讀獲得缺乏科學的指導,幼兒缺乏良好的閱讀氛圍的薰陶,缺乏適宜的閱讀環境。

關於家長對早期閱讀的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8%的家長認為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書孩子都應該閱讀;

25%的家長認為沒有哪一本書是一定要讀的;只有

24%的家長是有目的地帶孩子逛書店的,同時向孩子推薦優秀的書籍,讓孩子和書交上朋友,另有

12%的家長從不帶孩子逛書店。

另外,幼兒園早期閱讀的環境創設也不是太理想。應該為幼兒教師應為孩子創設什麼樣的閱讀設施和閱讀條件,在幼兒園的教育實踐中較多地被忽略。文雅有序、溫馨人文的高質量的閱讀環境在目前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體現得較少。

早期閱讀教育對幼兒的發展究竟有何影響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早期閱讀又稱為前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大多通過親子閱讀的形式來實現。大多以圖畫書或者互動性較強的其他類書籍作為媒介。內容上最好有簡單的邏輯和前後聯絡。對幼兒來講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必須要讓孩子真正的看到,才能起到以下重要作用。1 早期閱讀能幫助...

如何更好的開展早期閱讀

其中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通過師幼共讀以及教師的示範 分享,讓幼兒看到教師 一個成熟的讀者是怎樣讀書的,還需要在師幼共讀之後開展一些拓展活動,讓幼兒有機會遷移運用閱讀策略或系統梳理知識經驗。目前,很多幼兒園對早期閱讀的拓展活動還不夠重視,在組織和實施上也缺乏一定的經驗。本文對此進行一些 希望能為廣大...

早期教育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早期教育應該什麼時候開始?

早期教育應該從一出生就要開始。例如,讓孩子撫摸母親的身體以儘快發展觸覺 與不懂事的孩子說說話 唱唱歌,以儘快發展他的聽覺和語言能力 讓孩子看看色彩,看看周圍事物,以儘快發展他的視覺 讓孩子接觸各種玩具,以訓練他的協調動作和思維,等等。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曾對1000多名兒童跟蹤研究,他後來認為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