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古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有效性

2021-05-29 19:03:49 字數 6371 閱讀 8138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不能籠統地說,該怎麼提高。畢竟,這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學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而且是教學活動的主圖,而教師只是發揮主導作用。建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的教學方式方法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有效性

2樓:壞孩孖嘚兲崆

讓學生以理解古文釋為主,和為什麼這麼做,邏輯在**,死記硬背並不是辦法

如何突破古詩詞教學難點

3樓:少陵無海棠詩

我的看法: 「我的教法是四步法:一、知作者二、讀詩文

三、明詩意

四、悟詩情」 1、知作者是必須的.這步我贊成. 2、讀詩文也是必須的.

不只要讀,而且要背誦.越熟越好. 3、至於「明詩意、悟詩情」,我感覺可能存在問題.

古詩是古代文學中的精華,語言凝鍊,意境優美.有時候涉及用典或是借物諷詠、借事喻事、借景抒情等.這要求我們不僅要對詩歌把握得當,而且要對當時的時世格局瞭如指掌.

否則,談何明意,更說什麼悟情了.當然,有些詩,雖然我們不能說清楚它到底想表達什麼,但讀著讀著就能讓讀者產生共鳴.或許,我們能明的,就是我們自己對詩的理解,能悟的,也只是詩在我們身上或生活中的還原和體現罷了!

4、所以,三四兩步不要深究,也不要深鑽.為了應試,只要逐字逐句能讓學生說出每句詩大體在說什麼就夠了. 5、我的觀點就是背誦再背誦.

所謂「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其實這是很多大人的經驗,小時候讀詩,不管讀多少都只算是背下來.等長大了,突然哪天腦子裡突然浮出這首詩的時候,我們就可能真懂這首詩了.

這是個人的淺見. 專家觀點:古詩詞教學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節奏強、跳躍大、文言語多、意義濃縮性大,我們要把理解古詩詞意思、體會古詩詞含義、辨析古今詞義的不同作為複習重點;從敘寫的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加之小學生認知層次較低,抽象思維能力不足,對古詩詞的時代背景缺乏知識,因而對古詩詞理解與情的體會、感悟自然就成了古詩詞教學的難點.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初淺的認為,可以利用「知詩(詞)人、解詩(詞)題;讀詩(詞)句,曉詩(詞)意」的模式流程進行古詩詞教學,堅持訓練學生「查、解、釋、換、猜、調、補」的古詩詞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品味和實效.

一、在「知詩(詞)人、解詩(詞)題」中讓「查、朗」成為習慣我還清楚地記得在我讀書的時候,我的老師就是用「知詩(詞)人、解詩(詞)題」入手開始進行古詩詞教學的.雖然當時覺得記憶非常困難,但現在回想起來,深深印在腦子裡的偉大詩人、詞者卻恰恰是當時花費大功夫來記憶的.而現在,時過境遷這種做法基本上受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多媒創設情景、圖畫**匯入等方式.

當然這些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詩詞的意境,有助於學生理解內涵,寓教於樂,但的確又是忽略了對詩人、詞人的瞭解程度.其實,在古詩詞教學中長期堅持「知詩(詞)人、解詩(詞)題的訓練,有以下好處:第一可以養成查閱古詩詞資料的良好習慣.

讓學生在查閱中瞭解詩(詞)人的生平,寫作個性特點,瞭解詩(詞)的時代背景,為理解全詩(詞)作鋪墊(比如《七步詩》).第二從詩(詞)題目入手解釋,可以培養審題能力,可以感知全詩(詞),瞭解全詩大意(比如:《示兒》).

由此看來,古詩詞教學開始,我們要堅持進行「知詩(詞)人,解詩(詞)題」的訓練,讓其成為學生學習古詩的終身習慣之一.

二、在「讀詩(詞)句,曉詩(詞)意」中讓「釋、換、猜、調、補」成為習慣. 試著新課改下古詩(詞)句的理解,不管是名師課堂,還是一線教師的普通課堂,大都利用多**,註釋等粗知大意,不求直譯(古今詞義對譯),是先進的教學手段值得推廣.然而就我們鄉村小學,我認為古詩詞教學中,講求實效的還是堅持訓練學生用「釋、換、猜、調、補」的學習方法直譯古詩詞,讓其成為學習習慣,終身受用.

1、釋——查註釋、解註釋、看註釋.這是學習古詩文的常用方法.在教學中,我們要時時提醒學生利用身邊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嘗試自己直譯詩句,通曉詩句的意思.

2、換——古今詞對換.如我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教材第十冊《古詩詞三首》、《牧童》一詩,理解「草鋪橫野六七裡」中的「鋪」時,我讓學生查字典,學生找到詞條:把東西或鋪平!

聯絡詩句大致理解意思後,再讓學生給「鋪」組詞,學生很快想到了鋪天蓋地(把古代漢語中單音節詞「鋪」換成了現代漢語的多音節詞「鋪天蓋地」,一下子就理解了草長的茂盛、草野遼闊的意境). 3、猜——聯絡上下文推測古詩(詞)中詞語的含義.如我在教學十一冊《泊船瓜洲》這首詞.

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間」時,我讓學生推測其含義,有的說是「隔開」.於是,我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辯論,結果是既可解釋為「隔開」,也可解釋為「間隔」,兩個意思都能表現出京口和瓜洲的距離. 4、調—調換順序,即古詩詞句中的詞序有時與現代漢語語句的順序不同,需要調換才能正確直譯,比如在《絕句》一詩中,理解「門泊東吳萬里船」時,應調換為「門泊萬里東吳船」,翻譯為「門前停泊著行了萬里的東吳來的船隻.

」 5、補—補白,即在直譯古詩詞遇到意義跳躍性大,意義含蓄時,就需要教會學生補充意思,補充含義.如在古詩《泊船瓜洲》中,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時,如果設有補白的話,學生可能對京口、瓜洲、鐘山這三個地名,機械地理解為「從京口到瓜洲僅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不會明白其含義及作者心裡的想法.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補白:

這是詩人在瓜洲遙望家鄉時的所見所聞,作者的心飛過長江,飛過幾座山,就到了家鄉鐘山,心裡距離近,特別想「還」;而一道長江水,數重大山,山高水長,路途遙遠,不能「還」.作者通過心裡距離和實際距離巨大反差的對比,表達了詩人王安石在旅途卻心繫家鄉的強烈思鄉之情. 總而言之,古詩詞的教學要像教學其他諸如記敘文、說明文、散文、**等一樣,既要注重知識的學習,也要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更要重視學習方法,學習技能,學習習慣的培養.

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古詩詞學習的本質,自覺運用學法,感悟古詩詞理與情,積累古詩詞,自覺養成自讀自悟古詩詞,自我積澱古詩詞的能力.

4樓:

對於樓主的問題及回答,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的教法是四步法:

一、知作者

二、讀詩文

三、明詩意

四、悟詩情」

1、知作者是必須的。這步我贊成。

2、讀詩文也是必須的。不只要讀,而且要背誦。越熟越好。

3、至於「明詩意、悟詩情」,我感覺可能存在問題。古詩是古代文學中的精華,語言凝鍊,意境優美。有時候涉及用典或是借物諷詠、借事喻事、借景抒情等。

這要求我們不僅要對詩歌把握得當,而且要對當時的時世格局瞭如指掌。否則,談何明意,更說什麼悟情了。當然,有些詩,雖然我們不能說清楚它到底想表達什麼,但讀著讀著就能讓讀者產生共鳴。

或許,我們能明的,就是我們自己對詩的理解,能悟的,也只是詩在我們身上或生活中的還原和體現罷了!!

4、所以,三四兩步不要深究,也不要深鑽。為了應試,只要逐字逐句能讓學生說出每句詩大體在說什麼就夠了。

5、我的觀點就是背誦再背誦。所謂「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其實這是很多大人的經驗,小時候讀詩,不管讀多少都只算是背下來。

等長大了,突然哪天腦子裡突然浮出這首詩的時候,我們就可能真懂這首詩了。

這是個人的淺見。

如何有效教學古典詩詞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古詩教學基本模式 大量

的文獻顯示,當前古詩教學關注四大方面的內容.第一、創作背景;第

二、分析與理解;第

三、欣賞與體驗;第

四、朗讀與背誦.這四個大方面較為完整地體現了古詩教學的主要內容.在探索有效古詩課...

如何理解「課堂教學有效性」?

6樓:越勒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二是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一)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有效性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用最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它包括三重含義:效果、效率、效益。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

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既然「有效」是針對「無效」、「低效」而言。那麼「有效」就是通過老師的教學過程,學生學得開心,老師教得輕鬆。既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也把老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讓老師有精力與時間進行知識的更新與補充或進行更高層次的教學研究,讓學生有精力與興趣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消化、吸收。

(二)有效教學強調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課堂教學教師要有「物件」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

學生髮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再次要求教師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一)課前的有效準備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出:

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完成。

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一節課教師講多少內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講多了學生嚼不爛,講少了學生又不夠吃。

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

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二)課堂的有效組織 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

語言組織準確、簡練。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囉裡囉嗦擠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為課堂上不變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卻佔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

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儘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為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

(三)課後的有效練習 課後練習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寫上,思維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

在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 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 從事當代教育研究的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二)注重提升教師的三種教學能力 1、課堂調控能力 上課是個動態的過程,課堂上許多生成性東西不可預見。面對課前沒有估計到的這些教學問題,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改變既定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並保持在教學活動上。

2、資訊反饋能力 課堂教學反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資訊交流的過程。教師,站在講臺就是思想,就是智慧。這種思想與智慧,需要教師及時捕捉來自於學生的各種資訊,通過分析,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從而引發新的學習。

總之,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只有認真研究和解決教師有效教學觀念淡薄、教學時間有效性差、課堂管理有效性缺失以及教學與課程實施的縱向、橫向和內向結構失衡等問題,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之年,讓我們積極投身於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教學方法,用智慧打造高效課堂,大面積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品牌名校而努力鬥。

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 教師 要自覺提高自身的素質,做好課堂的引領者 打鐵先要自身硬。首先,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教師業務 理論 實踐培訓活動 及時瞭解關注時政要聞,從各方面努力提高教學素質,業務水平做一名學習型的教師。其次,要實現有效教學,要求中學政治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要樹立 以人為本 學生是主體 促進學生...

怎樣提高複習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淺談如何提高複習課有效性

一 認識要到位 1 充分體現 以教師為主導 以學生為主體 以訓練為主線 以能力為核心 的思想。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指導學生學什麼 怎麼學 二是當學生的思維受阻時,教師要適時有效地進行點 撥和引導 三是幫助學生進行必要的歸納和總結。2 克服 以教代學 以講代練 的傾向,做到 不學不講...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 吃透教材,瞭解學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人們常說醫生的功夫在臨床,教師的功夫在課堂。一節好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在課堂內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並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然而,吃透教材,瞭解學生卻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重點,把握教學難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