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設計師的簡歷和作品集應該怎麼做才好?

2025-04-14 22:55:25 字數 5451 閱讀 5867

1樓:落揚日光能家

簡歷與作品集都是三個月之前的版本了,目前也有一兩個比較優秀的專案還在進行中,就沒有補充進去。這份簡歷和作品集主要用於今年春天是互動設計師、產品設計相關崗位的實習招聘,也應對過一些公司的社招,總的來說簡歷評價還可以。作品集方面,之前就給很多前輩看過,褒貶不一,不少人覺得展示的比較混亂,重點不夠突出,感覺做了很多東西又沒有顯示出側重點,容易給人比較浮躁的感覺。

後來因為忙於學譁團校的課題,也就沒有再重新制作。總的來說,對於簡歷,我建議直接展示結果(如果你有的話),儘量不要新增任何與求職無關的資訊(但不包括自己的一些與生活品位、審美相關的習慣、愛好),有條件的話可以把自己當做社招的人來準睜蘆啟備;作品集的話,重點是突出亮點,著重描寫過程,展示出你做了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得到了怎麼樣的效果。一般來說主要看作品集,作品集如果不能很好的呈現自己的實力,作用是有限的。

在用人的角度,檢視作品集的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瞭解設悉如計師的能力水平。 看到很多互動設計師提交的作品集只是設計輸出(大多是直接的線框圖或 axure匯出的文件)的集合。作品集:

這個比較關鍵,在封面我的選擇是精簡化個人陳述,分別從經歷、設計能力、用研能力、特質等每項一句話的對自己進行描述。而作品集內部針對自己的擅長分為幾個部分。作為互動設計師,把重要的工作放在對互動設計專案的準備,提供設計思路比介面設計圖更加重要。

動效設計、使用者研究、視覺設計是對其補充,整體做完之後自己對自己演練,類似面試的將每個專案用相對精簡的話講給自己聽。<>

2樓:銜寂邁

面試的時候,你實踐過的專案絕對是重點拷問的依據。別以族悉梁為專案做了,就放張圖在作品集上就了事,你做過的專案面試官他無從考證,所以只有從你的「專案思考」中來驗證你在專案中的參與情況,你必須有頭有尾的把你專案的弄清楚,業務、商業、設計以及專案中遇到的問題統統弄清楚。因為面試時間有限,你也要考慮如何高效率地闡述上述這些內容。

作品集也要有「重點」,放上你最得意參與環節和你最有價值的思考,專案大小不太緊要,思考才是互動設計師立足之本,也是面試官衡量的重要依據!專案最好是以互動設計為中心,加上一些周邊領域的專案,因為互動設計畢竟是乙個綜合的學科和行業,對人員知識的廣度要求較高。例如:

軟體設計、使用者調陸畢研、資料探勘分析、圖形vi設計、實物產品啥兆運的。當然互動設計依然是你的重心,別忘了主次(我就是因為忘了主次關係才誤打誤撞變成了互動設計)。<

3樓:秒灰度

說不太相關也相關,就是學習和關注的東西別太專到互動設計上了,交灶鋒互設計本身是服務與人,只要說起「人」那話題就開了,四個字:見多識廣!我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就對創意程式設計很感興趣,苦心研究了一小段時間,在美術學院玩編渣乎程,別人看就是奇葩,當時看貌似沒啥用又遭如辯悉白眼。

後來導師有個資料視覺化的專案,俺就用上了,這個專案最後效果也挺有意思,面試的時候也加了挺多分,這個技能在公司實習時也為公司專案帶來了一些幫助。其實我是想說,把專業的面積擴大一點,其實也是幫助你能在自身專業領域獲得更高建樹。我最近就一直想學心理學和經濟學,在公司實習的時候才發現互動設計的綜合性。

互動設計師應該如何設計作品集

4樓:晨暮寶貝

知乎、quora、等論壇都有相關的討論,本文總結這些觀點並針對自己求職的體會,**互動設計師的作品集應該如何設計,以期為旨在從事互動設計工作的同仁提供幫助。 既然是互動設計的作品,則不同於gui或平面設計,也不是使用者研究的結論展示,而應該是面對問題,綜合考慮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並將其實施執行,因此互動設計師的作品集應該重點突出實際專案中面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這一系列過程,以及最終的效果。 1.

設計案例最好是實際專案,而不是自己做的再設計 互動設計師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問題,面對的需求也可能五花八門,需要與很多不同工種的同事進行溝通,面對這些限制和問題如何找到最本質的需求,在所提出的各種方案中找到最優解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這些只有在真實專案中才會遇到,而自己所做的再設計方案並不能遇到這些問題,因此作品集應該儘量展示這些實際專案。 儘量選擇實際專案 2. 說明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效果 互動設計是對需求和問題提出最優的方案,單一的方案並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專業性,設計案例應該描述專案或者需求的內容、存在的問題、設計師的提案及相應分析、最終方案的優越性,最好能展示該方案最終的實際效果,例如帶來了多少流量、註冊量等。

建議使用故事版、流程圖等直觀的形式來展示這些內容。

互動設計作品集應該準備哪些內容

5樓:維歐藝術

近年來,藝術留學專業中堪比程式設計師行業薪資的新晉頭牌專業——互動設計,讓不少家長和學生都趨之若鶩,那麼在申請前,製作互動設計作品集時應該準備哪些內容?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般而言乙個作品集包括3-5個系列主題(project),每個project應詳細包含該系列的靈感**、資料調研和最後的作品呈現。

在互動的申請中,專業的相關project應該佔到整個作品集3/5的部分,由此展示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有了對該專業的基本瞭解,並且能夠獨立完成一項作品的整體制作過程。

其次是一定比例的手繪作品。手繪對於高中生來說屬於基本技能,如果學生能找到乙個主題,且有較好的手繪能力來傳達這個主題,並能夠提供一系列的繪畫,招生官會認為這個學生的基本素質是到位的,而美國藝術院校對這一素質尤其看中。

最後對於特別頂尖的院校(譬如risd、ucla、parsons等),學生還應對每所學校的附加題提交一系列主題作品,創作媒介不限。

6樓:交大藝術留學作品集

1.你在研究過程中所找到的案例、想法的發展過程和最後的完成品2.你的近期作品。

3.你獨立設計的專案,比如在短期課程或暑期課程完成的作品,攝影作品或者是你自己製作的實驗專案。

4.你的草圖繪本——這是乙個能展現你創作過程和思路發展過程的重要部分。

7樓:藍湖產品設計協作

作品集是設計師對個人能力的證明,作品集足夠出彩,才能讓心儀企業在茫茫人海中選中你。如何做出出彩的設計作品集呢?

首先,是作品集製作時間的選擇;

作品集的最佳準備時間是在專案完結後,秉承設計總結的心態去做設計作品集,才是正確的方向。

絕對不能是在找工作的時候,臨時抱佛腳。沒時間進行打磨,是很多設計作品集質量不佳的根本原因。如果以找工作為結果導向,設計師更多的會去呈現設計結果,這樣完成的並不能稱為作品集,而是**合集。

第二,是作品集的視覺呈現;

很多互動設計師不太注重自己的作品集的視覺呈現,這是錯誤的,注重視覺呈現對互動設計師而言很重要。好的視覺呈現能夠提高整體互動設計案例輸出的專業度,也是對你綜合能力的體現。

作品集內最好包含 3-4 個完整的專案,頁數最好控制在 20 頁以內。

第三,作品集就像一篇簡化的****,你得有過硬的、出彩的觀點;

這個觀點可以是影象化,也可以是文字化描述。要寫好這篇」**「,設計師要清楚自身的崗位及價值,如果定位是執行,那麼你的作品集,要有強化執行的設計案例以及相關描述。

沒有乙份作品走天下的道理,除非你覆蓋面非常全,包含各型別產品,一般來說面試不同的職位,需要對作品集進行恰當的調整。

通過作品集的細節,包括視覺的推導、互動的思考過程,篩選官會對你的進行評級。

最後,作品集內容的論證的方式必須是經得起推敲的。

設計價值、思維、邏輯等內容不一定要全部在作品集展現,但是你必須自己過一遍,而且要非常有邏輯,清晰有條理,為什麼?

因為面試官非常重視這些問題,一定會在面試中問到。

總的來說,作品集的整理,第一得體現和崗位的匹配度,第二要補充那些非核心的設計能力考核要素,這就是整理作品集的核心。

8樓:疑婕桃

在此給樓主透露互動設計專業作品集準備的注意事項:

1. 時間規劃非常重要。不論是本科還是研究生,一般好的學校,作品集都要求構思。

乙個系列從構思開始最少需要2個月的時間完成。這意味著如果你想正常睡覺並且還要準備語言以及文書和學校課程的話,最好在申請之前幾個月開始準備作品集。

2. 如果從未接觸過互動設計,一定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完成作品集,不然就是在耽誤時間。

3. 申請本科互動設計,院校比較注重標準化考試成績,即託福/雅思成績;申請研究生,院校對語言要求可以放寬鬆一點。

4. 申請研究生的作品集裡,請注意講清楚創作的過程,擺事實講道理,如從靈感**抽離出一定的想法,請說清楚這些想法是如何一步步被引出來的。

5. 如果心目中有非常想去的學校,在做作品集之前務必要做足功課,即深入調研該學校的學生風格以及喜好,之後再著手製作作品集。

6. 杜絕抄襲,被發現可能終身禁考。

7. 抓住自己擅長的,繞開自己覺得做起來吃力的點。

8. 多與國外老師溝通,畢竟文化背景不一樣,想法差別也很大。推薦本校美國教授一對一作品集輔導,包括卡耐基梅隆大學,帕森斯設計學院等知名教授親自授課,並有機會獲得教授的推薦信。

9. 即使找了專業的留學諮詢專家在輔導你督促你,出國留學還是一條需要堅持不懈的道路,只有自己非常努力才有可能取得很好的結果。

ui互動設計師面試前簡歷及作品集應該如何準備

9樓:暗殺黑耀

1. 工作經驗。

設計相關經驗、特點,以及實習或者工作過的公司的產品專案經驗,來判斷候選人是否符合團隊的工作方式,專案型別等。

這個問題可以問出很多東西。在簡歷和作品集的基礎上,我已經瞭解了候選人的基本情況,但是我更希望聽到候選人如何用幾分鐘的時間介紹自己的工作經驗。如果候選人能簡單明確地說出自己的工作、與目標公司現有職位的匹配度、能把自己的優勢1-3個點說的非常清楚。

就會是加分。

希望這類問題大家都準備好,「你做過的最成功/失敗/有收穫的設計專案是什麼」。

2. 設計流程。

判斷候選人對設計流程的瞭解和把握,是否清晰認知設計在整個產品週期的位置和節奏。

在我的團隊管理思路中,設計師不應該是孤立在某個階段的,他們應該延來把握整個產品的節奏,參與到產品設計生命週期每個環節中。所以,我會問候選人他們的工作集中在的階段,以及他們如何與整體產品週期配合。這個問題也能幫助看到候選人對設計的大局觀和影響力。

講述一下你在乙個設計任務中的核心價值?在哪個階段主要發生?」

你理想的設計流程是什麼?」

你對現有的設計流程有什麼意見,如何改進能讓你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3. 設計能力。

互動/視覺設計的專業能力,體現在之前的作品集,產品設計產出,以及面試溝通中對設計的理解和思考等環節。

看本事是必須的。視覺我先看設計稿、再問思考過程;互動我先問思考過程,再從設計稿去追問細節。設計能力這個問題大家不要心存僥倖,一般是忽悠不過去的。

因為面試你的人一般來說,經歷比你久一些、吃過的苦比你多、面試的經驗也更豐富,所以我建議候選人這個環節實話實說,優秀的地方不要謙虛、不足的地方也適當表達。

你這個設計稿的思考過程是什麼?」

你出這個稿,碰到了哪些問題,解決了什麼,妥協了什麼?」

如果有乙個創新產品設計任務,新、沒有參考、概念型,你怎麼證明你可以幫助團隊設計出精品?」

4. 學習能力。

判斷候選人是否對設計有持續學習的能力,特別是對新技術的理解和運用,瞭解候選人設計思考的獨特性和可發展性。

關鍵問題,特別是對社招。過去的專案成績固然可貴,以後的發展潛力更為重要。所以學習能力是對候選人乙個很關鍵的考量。這個問題也不要僥倖,我會問的很仔細。

互動設計師需要具備多少視覺設計的能力呢?

如果兩者明確分工的話,互動確實不需要太多的視覺表現能力,因其更多關注資訊架構 邏輯跳轉和可用性 視覺也不需要太注重產品邏輯,關注形式和表現即可。但嚴格的分工會導致一些問題 一些小的改動 多,非常的多 互動先出線框圖,視覺再優化,效率低下,這種工作完全可以讓其中乙個人完成 粗糙的互動草圖會因為過於難看...

初級互動設計師需要哪些軟體?

基礎能力。互動設計的文件 工具 方法 流程。至少能夠進行常見的文件寫作和溝通,能夠順暢的和同事配合,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細節工作。例如,至少各種介面元素 控制項得知道如何使用等等。至少要精通一種工具 axure,mockplus,justinmind,invision,uxpin等。.擴充套件能力。視覺設計 ...

互動設計師和產品經理有什麼主要的區別

產品經理收集分析使用者需求,寫mrd,然後根據需求來策劃產品功能,畫產品原型 編寫prd等文件,同時也要負責產品的專案進度,與產品設計師 互動設計師 技術開發人員做溝通 產品設計師 通俗點說法就是ui設計師,用ps等工具設計出產品效果圖 互動設計師 就是根據使用者習慣,調整原型 效果圖裡的佈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