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遵原文 翻譯及賞析,汪藻原文 翻譯及賞析

2025-04-14 04:30:19 字數 3283 閱讀 4831

1樓:無雅詩

《詠長城》是唐代詩人汪遵登臨長城時所作的一首絕句。該詩表達了詩人對長城這一軍事設施的由衷讚美之情。

【全文翻譯】

秦王朝修築的長城固若金湯,北方外敵全都無法越過臨洮。

雖然他的長城巨集偉浩大,高接雲天,政權卻是迅速瓦解,還不及堯帝殿前的三尺臺階。

【作品賞析】

這是一飢褲首詠史的七言絕句。作者在遊覽長城的過程中偶有所感,認為再強大的軍事武力。也遠遠不如仁義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強盛烜赫一時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堯庭舜階相提並論。

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這些詩都有一定的思想意義。

【原文】

詠長城 汪遵。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註釋】

蕃戎:指當時北方的匈奴等少數民族。

臨洮:秦置縣名,在今甘肅省臨洮縣,毗鄰國境,是長城防線上的軍事重鎮。

堯:帝堯,中國古昌敗代的賢君。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絕句

【作者簡介】

汪遵(約唐僖宗乾符年即西元877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宣州涇縣人(唐詩紀事作宣城人,此從《唐才子傳》)爛迅簡,生卒年均不詳,約前後在世。初為小吏。家貧,借人書,晝夜苦讀。

工為絕詩。西元866(鹹通七年)擢進士第。遵詩有集《唐才子傳》傳世。

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第602卷)。

2樓:清念景辰

汪遵原文_翻譯及賞析。

全唐詩云:一作王遵)(約公元八七七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宣州涇縣人(唐詩紀事作宣城人。此從唐才子傳)。

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後在世。初為小吏。家貧,借人書,晝夜苦讀。

工為絕詩。與許棠同鄉。鹹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進士第。

後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詩有集《唐才子傳》傳世。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這些詩都有一定的思想意義。

寄託了對現實生活的深沉感慨。汪遵汪遵的詩文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英雄去盡羞容在,看卻江東不得歸。

唐代·汪遵《烏江》烏江。

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英雄去盡羞容在,看卻江東不得歸。詠物懷古亞夫營畔柳濛濛,隋主堤邊四路通。攀折贈君還有粗團念意,翠或咐眉輕嫩怕春風。——唐代·汪遵《楊柳》楊柳。

亞夫營畔柳濛濛,隋主堤邊四路通。

攀折贈君還巖困有意,翠眉輕嫩怕春風。詠物柳樹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唐代·汪遵《詠長城》詠長城。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汪藻原文_翻譯及賞析

3樓:漢匠文化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家。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汪谷之子。

先世籍貫婺源,後移居饒州德興(今屬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韓駒學詩,入太學,喜讀《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崇寧二年(1103)進士,任婺州(今浙江金華)觀察推官、宣州(今屬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屬安徽)通判等職。

全宋詞》錄其詞4首。 汪藻汪藻早年帆卜虧曾向徐俯學詩,中年以後又拜韓駒為師,然而,他的詩卻不沾江西詩派習氣而近似蘇軾。詩作多觸及時事,寄興深遠。

如《己酉亂後寄常州使君侄四首》中:「百年淮海地,回首覆成非」、「諸將爭陰拱,蒼生忍倒懸」、「只今衰淚眼,那得向君開」,鬱憤至深,似得力於杜甫。《桃源行》一首,於王維、韓愈、劉禹錫、王安石同題之後,別開生面。

那知平地有青春弊備,只屬尋常避世人」,足見其立意新穎。寫景詩如《春日》,也曾傳誦一時。

汪藻的詩文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將雨行。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茅茨煙暝客衣溼,破夢午雞啼一聲。——宋代·汪藻《春日》春日。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溼,態神破夢午雞啼一聲。 古詩三百首 , 詠物 , 寫花寓人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鬥。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閒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後,歸興濃於酒。

宋代·汪藻《點絳唇·新月娟娟》點絳唇·新月娟娟。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鬥。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閒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後,歸興濃於酒。

宋詞三百首 , 婉約 , 飲酒 , 寫景抒情高柳蟬嘶,採菱歌斷秋風起。晚雲如髻。湖上山橫翠。

簾卷西樓,過雨涼生袂。天如水。畫樓十二。

有個人同倚。——宋代·汪藻《點絳唇·高柳蟬嘶》點絳唇·高柳蟬嘶。

高柳蟬嘶,採菱歌斷秋風起。晚雲如髻。湖上山橫翠。

贈汪倫原文及翻譯

4樓:愛

贈汪倫原文及翻譯如下:

一、原文。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二、翻譯。李白乘船將要遠行,忽然聽見岸上人們行走的腳步聲,有人邊走邊唱前來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厚。

三、古詩簡介。

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頌棚做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李白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四、古詩賞析。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中,「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絡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和型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野衡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樛木原文 翻譯及賞析, 木原文及翻譯賞析

木原文及翻譯賞析 樛木原文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樛木譯文 南有彎彎樹,攀滿野葡萄。新郎真快樂,安享幸福了。南有彎彎樹,覆滿野葡萄。新郎真快樂,大有幸福了。南有彎彎樹,纏滿野葡萄。新郎真快樂,永駐幸福了...

諫逐客書原文 翻譯及賞析

諫逐客書原文及翻譯 我聽說官吏在商議驅逐客卿這件事,私下裡認為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尋求賢士,西邊從西戎取得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 公孫支。這五位賢人,不生在秦國,而秦穆公重用他們,吞併國家二十多個,於是稱霸西戎。秦孝公採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人民因此殷實,國...

羅隱原文 翻譯及賞析,桃花羅隱翻譯及賞析

桃花羅隱翻譯及賞析 桃花羅隱翻譯及賞析如下 桃花這首詩翻譯為天氣越來越暖和了 桃花觸碰衣襟 散發出陣陣香氣 茂密的桃花把梅花間隔開 遮住了柳樹 勝過了梅柳的芳姿 數巧吵悶枝豔麗的桃花枝條隨風擺動 引來卓文君。當壚賣酒 大片紅豔的枝條傾斜在牆頭。就像是東家之子向牆內窺探 桃花盡日無人欣賞 經過春雨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