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什麼 《司馬光》聽課筆記

2025-04-10 00:50:18 字數 1115 閱讀 1558

《司馬光好學》文言文翻譯及註釋是什麼

1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譯文如下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時,別的兄弟會背誦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馬光卻)獨自留下來,專心刻苦地讀書,一直到能夠背的爛熟於心為止。(因為)讀書時下的工夫多,收穫大,(所以)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

讀書不能不背誦,當你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穫就會非常大!」

註釋:司馬溫公:司馬光死後被追贈以溫國公的稱號,故稱溫國公。患:擔憂,憂慮。不若:比不上。

《司馬光》課文意思

2樓:小小育小教

《司馬光》課文意思如下:

本文是小學階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乙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戲。乙個小孩爬上甕,失足落入水中。

大家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甕。甕破了,水一下子噴湧出來,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圍繞司馬光砸缸這一核心事件,全文僅用30個字,就清楚地介紹了司馬光砸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並通過抓住主要人物的動作描寫,用一系列動詞,生動再現了一兒失足落水及司馬光持石擊甕那一瞬間的場景,語言極富形象感、畫面感。

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這種文體,教學時一定要降低難度,消除他們學習文言文的畏懼心理。可以先讓學生聯絡已有的學習經驗,簡單地講述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使其對本課的學習產生期待。要運用多種方法充分引導學生朗讀,邊讀邊加深對文言文的感受,但對朗讀的要求不能拔高,只要能跟著老師讀出正確的詞句停頓即可,至於朗讀的語氣、情感,不作要求。

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藉助註釋、插圖,藉助文白對照的方法來理解詞句的意思。從中段孩子認知出發,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適當想象從而在走進文字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內容、領悟人物品質。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司馬光》

司馬光 文言文課文司馬光怎麼劃分?

3樓:納姐看世界

文言文《司馬光》讀準停頓如下:

文言文《司馬光救友》,文言文 司馬光救友 譯文

1 如 像 之 它 退 回家 了 瞭解 自是 從此 釋 放下 沒 沒入 皆 都 去 離開 持 拿 2 聞講 左氏春秋 愛之,自是手不釋書.3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德操賞識,連司馬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都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

司馬光破甕救人文言文求譯文文言文《破甕救友》的翻譯和註釋是什麼?

原文 司馬光七歲,凜然如 聞講 左氏春秋 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 去 光持石擊甕,破 之,水迸,兒得活。釋文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就像一個大人一樣非常懂事,聽到老師講解 春秋 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因此他也明...

司馬光為什麼好學,司馬光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司馬光好學告訴我們的道理 勤多獲益。 學貴有恆。不斷堅持才能從量變得到質變,促進學業的飛躍進步。 重視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領悟涵義,直至應用自如。 重在積累。積累多了,自然信手拈來,旁徵博引不在話下。 增加興趣。要把學習的過程看成一種樂趣,那麼學習的動力是無窮的。司馬光 人物介紹 司馬光 年月日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