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無能為力大蒜
指的就是曹操,曹丕和曹植,以及劉備和張飛以及諸葛亮他們的結局不太好,有的病死了,有的被人殺害。
2樓:風無痕
建安七子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其中至於孔融是被曹操殺了,其他人都是病逝。
3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指的是孟嘗君。以及曾國藩,張之洞。結局並不是很好,因為他們都被太后給殺死了。
東漢時的建安七子,分別是誰?
4樓:法明知
東漢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提前東漢文學,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都是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七人,這七人幾乎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也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那麼這七位文采過人的先人的具體實際,我將在下面進行闡述:
徐幹,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學,潛心典籍,主要著作是《中論》,曹丕稱讚此書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
阮瑀,建安七子之一,名作有《為曹公作書與孫權》,詩歌語言樸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會問題,詩有《駕出北郭門行》,兒子阮籍,位列「竹林七賢」。
應瑒 ,建安七子之一。擅長作賦,代表性詩作《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
孔融,漢末文學家,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其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
陳琳,東漢末著名文學家,著作據《隋書•經籍志》載原有集10卷。
劉楨,東漢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博學有才,他的五言詩風格遒勁語言質樸,著作有《劉公幹集》,文學成就主要表現於詩歌。
5樓:結婚發的
徐幹,孔融,劉楨,陳琳,阮瑀,王粲 ,應瑒,這些人都非常的有名氣,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6樓:愛上我企鵝9啊
分別是阮瑀、應瑒、陳琳、王粲、孔融、劉楨,徐幹,這幾個人的文采特別好。
7樓:創作者
孔融、王粲、陳琳、徐幹、應瑒、阮瑀、劉楨,這些人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人,他們都是比較有能力的人。
漢末建安八子是誰都有什麼成就
8樓:匿名使用者
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
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
9樓:日知貼士
好像是建安七子 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
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圖中中間二人是孔融、陳琳,其餘的是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七子"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們與"三曹"一起,構成建安作家的主力軍。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
七子"的創作各有個性,各有獨特的風貌。孔融長於奏議散文,作品體氣高妙。王粲詩、賦、散文,號稱"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強。
劉楨擅長詩歌,所作氣勢高峻,格調蒼涼。陳琳、阮瑀,以章表書記聞名當時,在詩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風格的差異在於陳琳比較剛勁有力,阮瑀比較自然暢達。徐幹詩、賦皆能,文筆細膩、體氣舒緩。
應瑒亦能詩、賦,其作品和諧而多文采。
如何評價曹魏時代的「建安七子」?
10樓:網友
建安七子指的是是漢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建安七子之中除了孔融因為政治理念和曹操不和被曹操殺了之外,其他的最後都投奔了曹操,也都獲得了安定富裕的生活,且政治經濟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公升。
東漢末年是乙個動盪的時代,儒學的思想在兩漢時期佔據統治地位,導致當時很多的文學作品多是以教化為中心,雖然當時的文學作品在政治、倫理和現實的關係等一些方面研究得比較多比較深,但是也相對地忽略了對文學藝術的創作。建安七子和曹操三父子構成了東漢末年文學藝術創作的主力,對詩、賦、散文等文學型別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學寶藏。
建安七子都受過東漢末年局勢動盪的流離之苦,因此他們的作品有很多描寫當時的記錄,比如王粲《七哀詩》吟道:"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把在亂世的經歷見聞,融入於作品之中,留下最真實的記錄。
11樓:玉仙子思佳
「七子」之稱,始於曹丕所著《典論·**》。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餘六家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後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才有了安定、富貴的生活。
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己,想依賴他幹一番事業。故爾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中,又號「鄴中七子」。
七子'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們與'三曹'一起,構成建安作家的主力軍。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
七子'的創作各有個性,各有獨特的風貌。孔融長於奏議散文,作品體氣高妙。王粲詩、賦、散文,號稱'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強。
劉楨擅長詩歌,所作氣勢高峻,格調蒼涼。陳琳、阮籍,以章表書記聞名當時,在詩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風格的差異在於陳琳比較剛勁有力,阮籍比較自然暢達。徐幹詩、賦皆能,文筆細膩、體氣舒緩。
應煬亦能詩、賦,其作品和諧而多文采。'七子'的創作風格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這也就是建安文學的時代風格。這種時代風格代表了曹魏時政下的文學風骨。
值的現代人仿古效今。
建安七子是哪個朝代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什麼是建安七子,建安指的是什麼?建安七子是誰?
建安時期的著名作家,除 三曹 以外,還有孔融 陳琳 王粲 徐斡 阮瑀 應場 劉楨等七人,世稱 建安七子 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中,又號 鄴中七子。七子 之稱,始於曹丕所著 典論 孔融 153 208 字文舉,漢末魯國人,孔子的二十世孫,建安七子之首。因曾出任北海 東漢郡國名 相頗有政聲,時人又稱他為...
建安七子與竹林七賢的區別,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分別是哪七個人?
一 所處時期不同 1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 196 220年 七位文學家的合稱。2 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 240 249 二 人不同 1 建安七子 包括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幹 阮瑀 應瑒 劉楨。2 竹林七賢 嵇康 阮籍 山濤 向秀 劉伶 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賢之稱。三...
建安七子是哪些人,老大是誰建安七子是哪些人?第一位是誰?大神們幫幫忙
建 安 七 子 之 首 是 王 粲 建安七子指東漢末建安時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詩人。他們是,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幹 阮瑀 應瑒 劉楨。七子 之稱,始於曹丕所著 典論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期七子者,於學無所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