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泣精斂靈陽
孔子的學生子路曾經問他的老師怎樣才能成為乙個君子。孔子告訴他說:「修己以敬。」好好修煉自己,保持著嚴肅恭敬的態度。
子路一聽,做到這四個字就能當君子了?不會這麼簡單吧?於是又追問,說:「如斯而已乎?」這樣就行了嗎?
孔子又補充了一點說:枯掘「修己以安人。」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
子路顯然還不滿足,又追問:「如斯而已桐敗大乎?」
孔子又補充說:「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修煉自己,並讓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像堯、舜這樣的聖賢之君還發愁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做好呢。做到這一點,難道還不夠個君子嗎?
原文: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解釋:孟之反不喜歡局豎誇耀自己,有一次打仗撤退的時候,他騎馬殿後掩護大家,快進城門的時候,他一邊抽打著自己的馬,一邊說,哎呀,其實不是我勇敢留在後面,而是我的馬實在是跑不快啊。
原文。宰予晝寢。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①也!於予與②何誅③?」子曰: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譯文。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
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的牆面不堪塗抹!對於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
又說:「起初我對於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為。這是由於宰予的事而改變。
2樓:來自鳥巢微笑的貼梗海棠
左傳》、《中庸》、《勸學》、《孟子》和《莊子》,其中渣敬清《莊子》書中的哲理論有很高的價值稿禪觀,對如前當代人的適應社會現狀有先見之明的緘默精神!
孔子論語及故事
3樓:乾萊資訊諮詢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富有和顯貴是人們所向往的,不用正當的方法獲得他,君子就不居有;貧困和低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不通過正當的方法拋棄它,君子不擺脫。
君子離開了仁德,怎樣還能成就自己的名聲呢?君子不會在哪怕是一頓飯那麼短的時間裡遠離仁德,緊急的時候也一定遵循仁德,困頓的時候也一定遵循仁德。
論語小故事大全
4樓:上熱
已二十二姑奶奶了個不想自己人人的是去北京時間久了
孔子的論語名言警句,孔子論語名言名句
詩 雲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摘孔子 大學 大學的目的,在幹顯明高尚的品德,在於使人們革除舊習,在幹達到善的境界。 所謂誠其意者,毋如改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摘孔子 大學 拍陸。所謂渣賀判意念誠實,就是說...
和孔子有關的成語故事和孔子有關的故事和成語
盡善盡美 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 韶 謂其 盡善矣,又盡美也 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 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侃侃而談 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寫的《論語》八則,孔子《論語》八則
編輯本段 1 修養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裡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裡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 問題,是一種樂趣。人家不瞭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