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子的故事,有關孔子的故事 (只要故事的名字)急

2022-03-10 17:14:11 字數 5165 閱讀 8680

1樓:貝貝熊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

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越多越簡潔越好

關於孔子的故事

2樓:王亞王

有一個關於孔子的故事。這個故事跟老子一樣古老。

孔子在旅行,經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裡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麼大。孔子以為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

「你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裡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

你何必費這麼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歲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為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才會使用狡猾的機器。

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

一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裡。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麼呢?」

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當你用手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頭腦的影子,一個人保持謙卑、單純、自然。當你使用狡猾的機器時,頭腦就介入了。那些用頭腦工作的人被稱為頭頭:

職員的頭頭,老師的頭頭——他們被稱為頭頭。不要做頭頭。即使做一個職員也已經很不好了,何況做職員頭頭……那就完了。

做一個老師已經夠糟糕的了,何況做老師頭頭……要設法成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為它們不狡猾,不夠具有競爭性;它們似乎是原始的。試著多用手來工作,你會發現那個影子出現得越來越少了。

3樓:悲の呢喃

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從漢代以來,孔子一直被放在一個神壇上作為「聖人」的代表。但是有趣的是,孔子在生前一直是一個政治上的失敗者,在漢代前也僅僅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而已,而現在這些對他高山仰止動輒以「至聖」呼之的國人,曾經也在三十年前把他「徹底打倒、徹底批臭」,在中國歷史中,孔子更多的是被用作某一派的一個神像,是一個工具。

那麼真正的孔子,究竟是什麼樣的?

他很孤獨,他很執著,他曾經像我們每個現代的年輕人一樣為了自己的前途努力奮鬥,到了晚年他也曾為了自己的國家進行過一場失敗的改革,而就我看來,他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在那個混亂的、「禮崩樂壞」的時代,抱著明知不可而為之的態度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講孔子的故事,不可能脫離他的環境。在本書創作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在努力營造春秋各國之間關係的大氛圍,同時也下了很大力氣塑造了除了孔子之外的魯君、季平子、陽虎、晏嬰等人,希望更好的通過這些人物和事件,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孔子的思想由來,當然這樣裡面就會加入了不少我自己的理解,甚至有時候為了戲劇矛盾衝突的需要,略微調整了一下某些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希望讀者諒解。

通過這本書我想帶給大家一個還原為人的孔丘,韓愈在《師說》裡有過一句話,「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我深以為然,無法想象一個生下來就會循循善誘教導別人的孔子,相比之下我更願意帶給讀者一個在悲劇的人生裡逐步找到自己的目標的孔丘。

順便說一句,目前流行的孔子像來自唐代吳道子的行教圖,吳道子應該沒有見過孔子,所以那個胖胖的蓄著長髯的樣子可能並不是真實的,「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我們從太史公那裡能知道的是他很高,他的父親叔梁紇是個曾經舉起城門的武士,所以也許他的形象要更粗獷些,而年輕的時候,我想應該是------英武。之所以說說形象的事,是因為我希望大家看我的這本拙作時候,能夠丟棄那個形象去看,而看完後,我更希望讀者心中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孔子形象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一定要短

4樓:阿沾

1、孔子行禮

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於天氣太冷,他又穿著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著手。

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好啊!

」孔子答應著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麼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裡去玩了吧。

」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你行大禮幹什麼呢?

」母親問他。「如果我現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麼做人了。」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2、評贖奴隸

當時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規定,凡是到國外旅行去,看到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為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出來,回到魯國後,到國庫去報帳,國庫照付。孔子有一個學生,真的在國外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了,就把他贖出來。贖出來以後,他沒到國庫去報帳,別人都說這個人品格高尚。

孔子知道之後,大罵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錯了。別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贖了人,又不去報帳,這不是好事嗎?不是品格高尚嗎?

孔子說看問題不能這樣看,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被贖出來。

這個人回來後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後,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

所以,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有害的。

3、落水救人

有一個人掉到水裡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

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為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4、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這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

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5、孔丘在遊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丘覺得奇怪,就問站著的小孩為什麼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認真地回答:

「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不願和他們玩。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過了一會幾,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裡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丘讓路。孔丘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裡面,為什麼不避讓車子?

」「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孩子說。

孔丘非常驚訝,覺得這麼小的孩子,竟如此會說話,實在是了不起,於是讚歎他說:「你這麼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裡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著母馬行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孔丘不由感嘆他說:

「好啊,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呀!」

5樓:陳年老

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說:

「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能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

」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覆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孔子說:

「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6樓:哦耶哈哈哈嗯

孔子到了晚年,喜歡讀《周易》,春秋時期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竹簡上的一部書要寫許多竹簡,還必須用熟牛皮繩子把這些竹簡編聯在一起,平時讀起來放著讀的時候就開啟周易,文字艱澀,內容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的讀,這樣讀來讀去,把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

7樓:百度使用者

顏回輸冠

顏回愛學習,

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

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

「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

「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

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

孔子問明瞭情況,對顏回笑笑說:

「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

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

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就藉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準了他的假。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孔子為何犯這個「錯誤」嗎?

8樓:喬嘉琦贏

有一次,孔子在遊歷講學途中,口渴得厲害。他看見路邊有一眼泉眼,正要暢飲解渴時,發現石頭上刻有「盜泉」二字。孔子非常厭惡這個「盜」字,雖然乾渴難忍,也不喝一口「盜泉」裡的水。

9樓:1海底de星星

孔子向師襄子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天還在彈,師襄子說:「可以繼續了。」孔子說:

「曲子雖然已經能走下來,但還沒能把握其中韻致規律和結構。」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又說:「韻致已經把握,可以增加新曲了。

」孔子說:「可是我還沒能得其心志。」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

「志趣已得,現在可以學別的了。」孔子說:「此曲志趣雖然已得,但我還沒能完全進入他的心智境界,得其為人。

」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神情儼然,彷彿進到新的境界:時而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志意深遠;終於,他說道:「我找到他了:

默然黝黑,頎然高大,目光深邃,心繫蒼生,王者氣度,胸懷天下,除了文王,還能是誰呢?」師襄子聽到後,趕緊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師也認為這正是《文王操》呵

關於孔子的故事,有關孔子的故事 (只要故事的名字)急

孔子的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髒的東西掉進鍋裡。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 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說呢?有關孔子的故事 只要故...

和孔子有關的成語故事和孔子有關的故事和成語

盡善盡美 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 韶 謂其 盡善矣,又盡美也 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 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侃侃而談 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傳說故事名字,關於孔子的小故事,越多越簡潔越好

孔勁益 孔德雲 孔樂奇 孔風臨 孔瀚宇 孔展豪 孔德新 孔棋勵 孔松明 孔智深 孔晉剛 孔博勝 孔俊寶 孔杉餘 孔弘國 孔德嶽 孔鏡宇 孔志南 孔智宇 孔翰波 孔樺鶴 孔韻文 孔瑋琪 孔明城 孔晉辰 孔泰潤 孔啟林 孔澤裕 孔彬釋 孔俊濤 有關論語或者是孔子的故事或者傳說 孔子在旅行,經過一個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