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高度重視禮儀,關於孔子的禮儀故事

2021-05-20 22:41:44 字數 3943 閱讀 6262

1樓:雄霸天不是夢

禮的介紹

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 中國書法「禮」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規範,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

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禮、殷禮、周禮。夏、殷、週三代之禮,因革相沿,到周公時代的周禮,已比較完善。作為觀念形態的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是同「仁」分不開的。

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限制。

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為重視禮,他著有《禮論》,論證了「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他認為禮使社會上每個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和調整。

在古代,禮維持社會、政治秩序,鞏固等級制度,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係和權利義務的規範和準則。禮既是中國古代法律的淵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

孔子(見孔丘)說,殷因於夏禮,而有所損益,周因於殷禮,而有所損益。由此可知夏、殷時代已有禮。孔子又說,他能講述夏禮和殷禮,但由於文獻不足,他雖能言之,卻不能「徵之」。

也就是說禮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的,不能當作絕對不變的僵化的內容而一味復古。

周公制禮,典章制度較前代更為完備,發展到了「鬱郁乎文哉」(《論語·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讚歎不已,宣稱「吾從周」。周人本以「尊禮」著稱,到了春秋時代,王室衰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陪臣執國命,等級制度破壞,統治者內部對於禮任意僭用,禮崩樂壞,所以司馬遷說,「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史記·孔子世家》)。但由於周代禮制非常完善、周密,仍為士大夫所向往,力圖予以恢復。

春秋時代,孔子以前的人,如師服、內史過等,與孔子同時的人,如叔向、晏嬰、遊吉等,論禮的很多。但論禮最多,並自成體系的首推孔子。他一生以詩書禮樂教**,《論語》中有34處記載孔子論禮。

他從理論上說明禮的重要性,立身治國都非有禮不可。禮與仁義是儒家學說的核心。

儒家認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為規範,便「禮達而分定」,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的理想社會秩序便可維持了,國家便可以長治久安了。反之,棄禮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為規範,便將如周內史過所說的:「禮不行則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會和倫常便無法維持了,國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

因此儒家極端重視禮在治理國家上的作用,提出禮治的口號。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記》雲:

「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見禮是實現國家穩定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工具。「為政先禮,禮其政之本歟!」儒家認為推行禮治即是為政。

師服雲:「禮以體政」;孔子說:「為國以禮」;晏嬰說:

「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左傳》引君子曰:「禮經國家,定社稷」;女叔齊雲:「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荀子云:

「國之命在禮」。從這些話裡可以充分看出禮與政治的密切關係,國之治亂繫於禮之興廢。所以荀子說:

「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隕社稷也」;《禮記》雲:治國以禮則「官得其體,政事得其施」,治國無禮則「官失其體,政事失其施」,結論是:「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

顯而易見,放棄禮和禮治,理想的社會便無法建立和維持了。

「尊重」原則:要求在各種型別的人際交往活動中,以相互尊重為前提,要尊重對方,不損害對方利益;同時又要保持自尊。

禮的四個原則

「遵守」原則:遵守社會公德,遵時守信,真誠友善,謙虛隨和。

「適度」原則:現代禮儀強調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一定要把握適度性,不同場合、不同物件,應始終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自律」原則:交流雙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應當檢查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禮儀規範要求。

2樓:曉秋槓槓

孔子是儒學學說的創始人和集大成者,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為體」。他創立的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也影響了世界上其它地區。

對孔子的經歷記載比較全面,在那個禮樂崩壞的年代,幼年的孔子便對禮儀非常感興趣,表現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遊戲。可見,孔子從小對此感興趣,長大後(三十歲後),孔子主要從事教學,這給孔子提供一個教授和傳遞個人思想的平臺。

孔子的主要思想中,「禮」是一個方面,全面的提法是"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其思想影響中國兩千餘年。

3樓:精銳學霸

儒家學說,仁愛,遵循三綱五常,人有長幼尊卑之分

關於孔子的禮儀故事 5

4樓:純純的我的純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

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裡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禮。

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  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

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讚揚老子。

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遊;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遊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

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

老子,其猶龍邪! 」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即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作為社會的一員,難免要面對紛擾的社會與生活。在生活方面,孔子是一個近情近理重情重義的人。

5樓:匿名使用者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

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6樓:匿名使用者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我不夠聰明,**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7樓:

3333333333

孔子所主張的禮儀包括什麼?

黨和國家為什麼要高度重視扶貧工作

貧富差距太大了,縮小差距 基本沒可能 帶動內需之類的。最根本的問題是 窮人太多的.人活不下去之後.狗急也跳牆啊。一個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過大會給社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甚至出現社會動盪,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輕者影響經濟發展 重者會危及 所以重視扶貧改善低收入者群體的生活水平,有利於社會穩定 和諧 ...

為什麼要高度重視社會困難群體的問題

公平有助於縮小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貧富差距,緩和社會利益矛盾,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同時,也有助於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增長 為什麼要高度重視就業問題 總述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勞動者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勞動者謀生的重要手段。勞動者的就業有利於實現其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

我國為什麼要高度重視教育公平,國家為什麼高度重視教育公平

因為目前我國存在著大量的教育不公的現象,有的不公現象已經波及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的問題。故而我國高度重視教育公平,加快解決存在的不公問題。不公平就會發生很多杯具。國家為什麼高度重視教育公平 重視教育公平,實際上就是尊重人的權利平等,也是提倡資源配置的合理化。這是一個方向,也是一個原則。但要真正做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