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勞動糾紛最好不要打12345市長公開**。
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仲裁機構申請勞動仲裁。
2樓:婩儷壞樈懘檢燲
勞動糾紛應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12345不受理。
勞鄭知動糾紛勞動局不管可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直接通過法院判決執行。
1、最簡單的方法是**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他們會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依法對喊首消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並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
2、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3、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如果勞動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還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直芹握接通過法院判決執行。
5、按上述途徑索取工資的同時,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你加付賠償金。
6、仲裁或訴訟時的證據問題你不用擔心,法律依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的規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也有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再者說,沒簽勞動合同,要證明勞動關係,可按照「勞社部發〔2005〕12號」《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勞動仲裁可以打12345嗎
3樓:劉倬
法律分析:12345與勞動仲裁互不干涉,而且12345不具備勞動仲裁的職能,如果需要勞動仲裁建遲團議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第六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應當協商解決攜旦伍;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辯或請仲裁。
不開工資打12345和勞動局仲裁一樣麼
4樓:江慶堯
是不一樣的。因為12345一般不能解決拖欠工資,拖欠工資屬於勞動問題,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單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行為屬於態鎮粗違帆鎮法行為,勞動監察部門會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工資。
拖欠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超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支付工資的時間發放工資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每月至少發放一次工資。實行月薪制的用人單位,工資必須按月發放;實行小時工資制、日工資制、周工資制的用人單位,應依照約定按小時、按日或者按周發放工資。
老被拖欠工資怎麼辦。
1、短期延發不影響個人生活,則無須計較,等等便是;
2、因工資拖欠影響了個人生活,則找老闆協商按時發放工資,或者預支;
3、既不按時發工資又不同意預支,影響到了個人的正常生活,多次催要無果,則向當地有關勞動部門投訴,主張個人權益;
4、藉此提出辭職申請,早點離開,以免將來造成更大損失。
發現公司一直拖欠工資,員旅銷工可以找以下部門進行解決:
1、勞動監察大隊。
不管公司拖欠工資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員工可以先找勞動行政部門的勞動監察大隊投訴。勞動監察大隊接到投訴後,會向拒發工資的公司責任人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公司限期支付員工工資。
2、勞動仲裁委員會。
經投訴後沒解決的,員工可以找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並且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
3、人民法院。
經勞動仲裁後沒解決的,那麼建議可以在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去法院提起訴訟。並且,到法院起訴的,也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
法律依據: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九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仲裁便向公司打12345關用嗎
5樓:律漸
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12345會讓你先去走勞動監察,勞動監察是幫你跟單位協調,協調不成的話就只能走勞動仲裁了,勞動仲裁是保障勞動者權益最好的手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旅慧轎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拆肆的碧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局投訴**
6樓:尹鳴鶴
能夠撥打12021投訴有關勞動紛爭的事項,12021是全國統一的勞動行政部門詢問投訴**,大多數地區是24小時人工服務。如需區縣勞動行政部門**,需要撥打114進一步詢問。 勞動監察 大隊受理範圍: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 法規 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體檢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做法的投訴、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做法。 第十一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規則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 勞動合同 的情況; (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 童工 限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女工人和 未成年工 特殊勞動保護限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限定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薪水和執行最低薪水準則的情況; (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 社會保險 和交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八)職業介紹組織、職業技能訓練組織和職業技能考核判定組織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技能考核判定的限定的情況; (九)法律、法規限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七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調查,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情況複雜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
勞動仲裁可以打12345嗎
7樓:劉嘉馨
法律分析:12345與勞動仲裁互不干涉,而且12345不具備勞動仲裁的職能,如果需要勞動仲裁建粗拆議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第六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掘凳啟,當事人應當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業勞判如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勞動仲裁可以打12345嗎
8樓:劉嘉馨
法律分析:12345與勞動仲裁互不干涉,而且12345不具備勞動仲裁的職能,如果需要勞動仲裁建議向仲裁委員塵或碧會申請仲裁。法律依據: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第六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應當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派舉不成的,可以向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團州。
勞動糾紛可以直接打12345嗎
9樓:方燕
法律分析:拖欠工資是違法行為,建議向勞動監枝枝察部門投訴單位這種違法行為,投訴**:鍵搭耐12333,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係,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乙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稿春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勞動糾紛可以直接打12345嗎?
10樓:陳浮中
法律分析:拖欠工資是違法行為,建議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單位這種違法行為,投訴**:12333,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源培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動者不與用人單位配耐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係,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雹賣唯經濟補償。
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乙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勞動糾紛諮詢,有勞動糾紛打什麼電話
你已經辦理了離職,也就是解除了勞動合同。同時你沒有雙倍工資的主張權了,即不能就雙倍工資的問題來申請勞動仲裁。你好像有點矛盾吧,又想找公司麻煩,又怕原單位以新公司以招用他們未解除合同的勞動者,而提起訴訟。你可以申請雙倍工資。但是如果你不能提供原單位的離職證明,原單位也是可以起訴現在的單位,要求他們賠償...
勞動糾紛諮詢,有勞動糾紛打什麼電話
1 工資是以現金還是打卡?現金有沒有工資條簽字?如果沒有前兩種方式,則可以提交考勤卡 胸牌等證明你與幼兒園有勞動關係存在,實在沒得,請提供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證人證明。2 沒簽訂勞動合同,應該從入職後的第二個月領雙倍工資。綜上,有三種途徑解決 1 與用人單位協商 2 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
勞動糾紛,勞動賠償
十分理解並同情作為家屬的你們失去親人的心情,但實事求是說,你親人的情況不屬於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五條規定的可視同工傷的情況,不能被認定為工傷。但並不妨礙其享受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待遇。由於檯球公司沒有與你親人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導致無法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嚴重侵害了其合法權益。鑑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