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扣罰工資時,應在稅前扣還是稅後扣?這部分要算稅嗎?

2025-02-18 18:10:10 字數 4841 閱讀 7078

1樓:肅穆還深湛灬夜鷹

公司扣罰工資,應該在稅後進行扣款。事實上,除了五險一金外,其餘任何扣費行為都應該在稅後。對於個人所得而言,只有五險一金是免稅的,其餘部分,無論流向如何,都應該扣稅。

一般的原則是,罰款包括3個層面,民事的罰款或違約金、行政的罰款、刑事的罰金;稅法規定民事行為的罰款違約金允許稅前扣除、行政行為和刑事行為的不能稅前扣除,因為是違法或者犯罪行為,國家不會為你承擔的。擴充套件資料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徵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英國是開徵個人所得稅最早的國家,1799年英國開始試行差別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到了1874年才成為英國乙個固定的稅種。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佔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參考資料百科-個人所得稅。

2樓:希華學姐

你好,如果公司對員工扣款,那麼應該在稅前扣除。這樣得到的應付工資,在進行計算個人所得稅。

3樓:帳號已登出

公司扣罰工資在稅前扣;這部分不計算稅。

所謂的稅就是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都是在應發工資的基礎上進行扣除的,而應發工資是已經扣除掉所有罰款以後的工資。

4樓:網友

這一部分是稅前扣。扣留公司後,因為沒有給個人付,所以不用個人所得稅。

5樓:大明

從生活常識來講,應該是稅後工資,因為公司有法定代收繳義務。

6樓:小孫說法

扣發工資,是月工資的情況下,扣除未勞動期間的工資,不列入應發工資總額,不存在稅務扣除的問題。

扣罰工資,屬於剋扣工資,是違法的,單位無權對員工進行罰款。

7樓:桑振

應該是稅前扣除的,比方說扣除全部工資,那麼實得是零。稅後扣,實得工資為負數,得倒貼錢,明顯不合理。

8樓:網友

公司扣罰工資時應在稅前扣還是稅後扣?這部分要交稅嗎?公司如果扣罰工資的時候肯定是在稅前進行扣稅,這部分的稅是不應該算在稅收裡面的。

9樓:羊羊99羊羊

因故扣發工資,應該是扣發應發工資,即本應付工資減少,計稅應該按應發工資計算。

即標準工資-扣發工資=應付工資。

應付工資-五險一金等扣除費用=計稅工資。

即先扣減工資,然後再計算個稅。

10樓:美女們一起來玩

公司扣罰工資時,應在稅前扣,這部分也要算稅。

11樓:擁有星座的解夢人

後發工資的時候,這個部分應該還是稅後的,這個應該肯定是交稅完之後的扣工資,不可能是是因為稅前的工資。

12樓:網友

應該是稅後扣罰工資,因為稅後才是你實際工資,稅後才是真真扣罰工資要點,承擔責任原因吧。

13樓:解夢星座

公司扣發工資的時候,這個應該是稅後會扣的,這個應該是他這個部分應該是不算你做你自己的睡了,因為畢竟它相當於是沒有給員工發放,所以應該是不算多睡了。

14樓:139河馬

應當在稅前扣罰,績效工資減扣罰工資是應發工資。

15樓:蒲公英顆粒

是稅前扣,因為公司扣罰的工資不在所得額扣除允許中。

16樓:端木我的

稅前扣,大部分公司是員工自己繳稅。

罰款是稅後扣除還是稅前扣除?

17樓:稅總一分局

行政罰款不得稅前扣除。

其實很多人認為,罰款就是對企業違規行為懲罰措施的一種手段,所以企業是不可以進行稅前扣除的。但是在實際中,這個問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而是應該本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度去處理,因為懲罰性質不同,施行的措施也不一樣。一般來說,懲罰分為兩種:

1.行政性罰款:例如稅務機關處罰,工商機關處罰等;

2.經營性罰款:例如銀行滯納金,**商違約金等。

這兩種情況的支出,雖然都是屬於罰款的範疇,但是兩者的性質不同,企業進行稅前扣除的情形也就不同。

行政類罰款。

這裡可以開門見山的說:行政類的處罰,一定不可以在稅前扣除。那麼這類處罰都有哪些呢?《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以下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

2.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3.企業所得稅稅款;

4.稅收滯納金;

5.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6.贊助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18樓:網友

罰款平時做賬稅前扣除,彙算清繳時如果是稅收罰款,是不允許所得稅稅前扣除的,需要調增。調錶不調賬。

19樓:吱吱吱暢暢

罰款屬於營業外支出,是稅後扣除。

員工罰款可在個稅前扣除嗎

20樓:點行**

法律分析:罰款能否稅前扣除可以這樣理解:凡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而交付的罰款、罰金、滯納金是顫兄坦不允許扣除的,但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塵閉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可以扣除。

這就要對發生的業務進行具體判定,對罰款不能一律認為不能稅前扣除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茄桐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21樓:翦竹青尉妝

只要是不被行政機關處罰性質的款項都是可以稅前扣除的,比如銀行加收的罰息,違反合同支付的違約金等都是可以稅前扣運模悄除。旁渣如碼叢果是單位車輛違反交通規則被罰款這種就不可以扣除了。

罰款是稅後扣除還是稅前扣除

22樓:網友

一、罰款是不能稅前扣除的。

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不包括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不得稅前扣除。

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條例」,「細則」)條例第四條規定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專案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准予扣除專案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

四、稅前扣除主要指所得稅稅前扣除專案,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前可以扣除的專案。

23樓:廣州劉振海

罰款是稅後扣除。罰款是不能稅前扣除的。罰款是強制違法行為人在一定期限內向國家交納一定數量貨幣而使其遭受一定經濟利益損失的處罰形式。

罰款要求違法者繳納的錢款應當是其合法收入,而對違法所得的收入則應適用沒收這種處罰。

罰款是制裁手段而不是執行措施,因而與執行罰相區別。罰款的目的是制裁違法行為人,告誡其以後不再重犯,而執行罰的目的在於迫使行為人履行義務,使不履行義務的人承擔新的持續不斷的給付義務,從而促使其履行義務。罰款是適用最廣泛的處罰形式,主要適用於以牟取非法經濟利益為目的的行政違法行為,或者適用於通過剝奪違法者財產來補償因違法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

1、警告;2、罰款;

3、行政拘留;

4、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行政處罰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人身罰:行政拘留,也稱作治安拘留。勞動教養;

2、行為罰: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3、財產罰:罰款。沒收財物(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等);

4、申誡罰:警告。通報批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條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

一)警告;二)罰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九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通報批評;

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罰金扣除在稅前扣除麼?

24樓:陳家靜

不可以在稅前扣除企業所得稅的罰金罰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明確規定了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在計算應蔽正納絕顫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二)企業所得稅稅款;(三)稅收滯納金;(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六)贊助支出;(七)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八)並並敗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辭職,公司扣工資

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你現在還在試用期內,所以,只要提前3天通知公司,然後再做3天,就可以走人,但是,不能提了辭職就離開。只要你提前通知了,公司就不能以辭職流程沒走完,扣押你...

稅前工資5000扣完五險一金 公積金根據2019個人所得稅我

個人所得稅 personal income tax 是調整徵稅機關與自然人 居民 非居民人 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 於中國境內 境外的全部所得...

離職時老闆亂扣工資,求勞動法,辭職後領導亂扣工資怎麼辦

關於 工資 加班 休息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 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1日。第三十九條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