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伯牙絕弦》的感受,讀完 伯牙絕弦 的感受

2022-06-25 10:55:10 字數 4875 閱讀 8092

1樓:本考核不看見

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鑑賞能力。伯牙把感情溶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於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樣奔騰於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鍾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生了共鳴。

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

」子期死後,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上再沒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

」伯牙絕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2樓:冰蝶琳雪

從中我可以感覺到伯牙和子期之間的濃濃的友情

讀了《伯牙絕弦》的故事你有什麼感觸,請寫下來

3樓:郭郭

知音是一種緣分,不區分性別,不界定年齡,不在乎距離,即使你和你的知音遠隔千里,可你們總有一天會相遇、相見、相知;知音是一種默契。因為相互理解才會默契。但是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

4樓:手機使用者

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鑑賞能力。伯牙把感情融到樂曲當中去,用琴聲表達他像一樣為然屹立於天地之間的情操而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生了共鳴。不管伯牙如和彈奏,子期都能準確道出他的心意。

5樓:戰神

讀了《伯牙絕弦》後我感受到了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深厚友誼,俞伯牙出神入化的高超琴藝和鍾子期同樣高超的欣賞能力。並且世上知音難尋那

6樓:手機使用者

伯牙和鍾子期是天衣無逢的知音,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擅長聽**,我們要把伯牙和鍾子期做為我們的榜樣,好好學習伯牙和鍾子期的精神!

7樓:s流氓兔

感想:是啊,知音是難覓的,所以,遇到一個懂自己的人不容易的,一定要好好地珍惜。不要再失去了才會懂得珍惜......

8樓:手機使用者

1 知己的重要

2 執著的精神

3 孤獨的痛苦

4 曲高和寡並不是好事

9樓:世界不可能單純

世界上認識你的人一定多,但懂你的人不一定多。珍惜知音

10樓:風飛雨軒

知音難尋,讓我們一起尋找人生中的知音吧!

11樓:匿名使用者

朋友之間的友誼要珍惜

12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知己的痛苦和知己是不得求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從《伯牙絕弦》這個故事中,你體會到什麼

讀了伯牙絕弦這個故事你的感受是什麼

14樓:環環

故事蕩氣迴腸,耐人尋味.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鑑賞能力.伯牙把感情融到樂曲當中去,用琴聲表達他像一樣為然屹立於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向大海一樣奔騰於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而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生了共鳴.不管伯牙如和彈奏,子期都能準確道出他的心意.子期死後,伯牙覺得世上再無知音便摔破琴不再彈了.

入心、入情、入境,方為知音,朋友易得,知音難覓,一旦擁有,此生何求.

為知音破琴絕弦,生者痛兮,逝者安矣,可歌可泣,此生難覓!

讀了【伯牙絕弦】有什麼感想

15樓:愛不需理由

伯牙他把鍾子期看為知音,在子其死後破琴絕弦,終身不再彈琴,體現了一種真知己的境界。

自己再寫點

16樓:雙鐮刀

失去一個那麼重要的人以後,心靈上的打擊是多麼的大,最後伯牙把琴摔壞,以表示對子期的一種崇敬和禮貌!

17樓:穎末

知音難覓,失去了會很傷心只想對你說88,雖然知音但我想說,我們分手吧軒,我只把你當哥哥

讀了伯牙絕弦後體會到了什麼必須不於兩百字

18樓:rzzy水瓶

體會到知音難覓,子期與伯牙的深厚情誼,伯牙見到子期墳墓時的傷心,悲痛欲絕的心情

伯牙絕弦翻譯, 伯牙絕弦 古文翻譯

翻譯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鍾子期聽了讚歎道 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鍾子期讚歎道 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鍾子期去世後,...

伯牙絕弦中的伯牙是個怎樣的人,伯牙絕弦中伯牙與鍾子期是個怎樣的人

俞伯牙。春秋時代的琴師。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為 琴仙 荀子 勸學篇 中曾講 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科 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呂氏春秋 本味篇 記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鍾子期領會琴曲志在高山 流水的故事。琴操 記載 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 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

伯牙絕弦中的伯牙是什麼樣的人伯牙絕弦中的伯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重情重義的人。愛彈琴的人。琴藝高超的人。伯牙鼓琴圖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 今湖北荊州 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 姓俞名瑞,字伯牙 是明末 家馮夢龍在 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 史書 與 荀子 琴操 列子 等書中均為 伯牙 東漢高誘注曰 伯姓,牙名,或作雅 現代的 辭源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