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aaa**王
不生不滅即是本有,本有即非因緣和合而成,無有生滅。打個比方,就好像「虛空」,虛空無始無終無邊際,虛空不從他處生,也不從他處滅,不從此處生,也不從此處滅,是為本有,本來存在、如如不動、不可破壞。不生不滅即是不動,即是「常」。
為什麼佛法說眾生的自性是不生不滅的那這
2樓:曹記中
對的!關於自性法華楞嚴講得最清楚。不生不滅,周遍法界,無形無相,能現萬法!
佛法說不生不滅是什麼意思?
3樓:墮落之後的繁華
不生不滅道家佛教用語,認為無生滅變遷,即「常住」之異名。即是本有,本有即非因緣和合而成,無有生滅。
打個比方,就好像「虛空」,虛空無始無終無邊際,虛空不從他處生,也不從他處滅,不從此處生,也不從此處滅,是為本有,本來存在、如如不動、不可破壞。不生不滅即是不動,即是「常」。
4樓:簡女郎
常有外道,一邊說如來藏不生不滅,一邊說如來藏實有。也有外道,直接說「如來藏不生不滅而實有」。外道如此前後矛盾,自語矯亂,蓋因其不知「不生不滅」真實義理。
佛法所謂不生不滅,外道亦說不生不滅,但其區別,卻是彌遠。
佛法之「不生」,是說本自無生,非謂生已不生,更非以滅為因而不生。而外道眾,或謂生已不生,或謂以滅為因而不生。佛法之「不滅」,是謂本自無生,自然無滅,亦如兔本無角,如何可說兔角滅?
而外道眾,或謂常生而不滅,或謂以生為因而不滅。
諸法不生不滅,故不予其中起有見、起無見,乃至常無常、一異等見。此,才是中觀所論之大義,諸佛所宣之正道。而外道眾,不知佛法真實義,常於經**句之中摳字眼,著文字,而謂此處說有,彼處說無。
此等輩,非鈍根可比,實一闡提之類也。
5樓:97樂於助人
不生不滅即是本有,本有即非因緣和合而成,無有生滅。打個比方,就好像「虛空」,虛空無始無終無邊際,虛空不從他處生,也不從他處滅,不從此處生,也不從此處滅,是為本有,本來存在、如如不動、不可破壞。不生不滅即是不動,即是「常」。
6樓:匿名使用者
就佛法的第一義諦而言,一切諸法是無自性的,是性空、平等的。生,無生的實性;滅,無滅的實性,實際上是不生不滅。換言之,證得諸法不生不滅,即是證得佛法的第一義諦。
故不生不滅有時被當作真如的法體、解脫的內容,更被視為如來的異名。《入楞伽經》卷四雲(大正16·536b)︰『一切諸法若離作者及因,是故不生,以無作者故,是故我說諸法不生,(中略)觀一切法自相同相無體相故,是故我說諸法不滅。』該經卷六又云(大正16·551a)︰『不生不滅者,即如來異名(中略)。
凡夫雖說而不知是如來異名。』又載佛言(大正16·552b)︰『我所說法不生不滅者,不同外道不生不滅,亦不同彼不生無常法。何以故?
大慧,諸外道說有實有體性不生不變相,我不如是墮於有無朋黨聚中。大慧,我說離有無法,離生住滅相,非有非無,(中略)一切世間諸法本來不生不滅。』《大般涅盤經》卷五雲(大正12·392a)︰『又解脫者名曰虛無,虛無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虛無,(中略)真解脫者,不生不滅。
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如來亦爾,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破不壞,非有為法。』故言不生不滅即是解脫。
7樓:匿名使用者
禪宗可以聽
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聖一法師講的《金剛經》《六祖壇經》
我空間主頁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8樓:匿名使用者
佛說不生不滅是人的自性,本來本有的!法有生滅故不可得,名無常!法雖因因緣而生滅?自性還是存在的。
9樓:清淨大海藏
一切法無有自性,本來無生,自然也談不上滅了。所以從勝義諦上來說,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的。正是因為一切法無有自性,要待緣而生,所以才有世俗諦上的緣生緣滅的現象,才有業果、緣起的作用。
一切法無自性的勝義諦和緣生因果如如不虛的世俗諦其實是一體兩面。初學的人把世俗諦的道理和勝義諦的道理混在一起就容易搞糊塗了,從次第上說,還是由業果入手比較穩妥。
10樓:仁樂山
不生不滅說的是涅槃啊
11樓:觀觀觀坐坐坐
簡單的說就是靈魂永不滅
六祖慧能說:**心中常生智慧!心經又說,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在佛教中,到底什麼是法,什麼是智慧?
12樓:97樂於助人
不生不滅即是本有,本有即非因緣和合而成,無有生滅。打個比方,就好像「虛空」,虛空無始無終無邊際,虛空不從他處生,也不從他處滅,不從此處生,也不從此處滅,是為本有,本來存在、如如不動、不可破壞。不生不滅即是不動,即是「常」。
13樓:佛經_僧伽吒經
你所謂的智慧也是包含在(法)裡的。
諸智慧空相。諸佛法空相。諸法界空相。
總之一句話。一切皆是空相。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是空相。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14樓:軒轅羽寒
佛教中的「智慧":
佛家講輪迴,其實世上外事萬物都是輪迴的魂靈,他們累積了萬世的知識經驗,在投胎時候這種閱歷被壓抑了,根據每個人的功過,判定下世的福報或者懲戒,有的投胎為沒有情感的樹木,有的投胎為沒有智慧的豬狗,有的變的愚笨,有的聰慧,這都是累世的福報不同的表現而已。而佛家的智慧,我的理解就是看透了因果和輪迴,解決了生死的主題,如果能夠真正理解佛教的智慧,那便能看破因緣,看透世上一切的遭遇,能到達內心無比的澄澈,很簡單就能生出博愛的心,因為,世上萬物,即便是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累世的父母子女親友,而此世的羈絆也將不再成為羈絆,因為只是累世的因果所致。如果真能理解佛的智慧,那麼眼見的世界將不再是世界,你也就能尋找到脫離輪迴的方法,達到十萬億諸佛淨土之外的極樂世界中去了。
佛教中的「法」:
音譯達磨、達摩、陀摩、曇摩、曇謨、曇無、曇。依據巴利註釋書所載,法有四義:
(1)因(hetu)∶指正確的因果關係、合理性或真理。佛教所謂『緣起是法』即屬此義,蓋緣起的道理不拘於如來之出世或不出世,乃永遠不變之普遍妥當的真理之故。又,此『因』亦與規則、法則、道理等意相通。
(2)德(gun!a)∶指倫理道德、福善。即宗教上和倫理上的思想——善。指正義、倫理性。阿育王法敕所舉的法即屬此類。
(3)教∶指教法,尤其是佛法,亦即稱教或佛陀的教法為法。又名八萬四千法門,佛法僧三寶中的法寶即屬此。佛之教是『法與律』(dhamma-vinaya)的結合。
法系佛之說法,即經典(經藏);律是作為教團規則的律藏。以法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十二部經)時,古來在狹義上僅指經藏而言,但爾後則泛指經律論三藏全體,於是乃出現廣義的法。總之,因佛的教法有合理性、倫理性,為顯示理想、軌範者,故此教法當然亦包括前述之第
一、二項。另外,法統、法嗣、法孫、法類、法系、法臘、法主、法號、法會、法幢、法雨、法水、法悔、法鼓、法燈等『法』皆為佛法之意。
(4)一切法、物質∶即指所有的存在與非存在。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善法、不善法、無記法、假法、實法、有法、非有法、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應法等『法』屬此類。又法相、法性、諸法實相、諸法無我等之『法』亦同。
此係將『根據各種標準所分類規定者』名之為法。又,作為法之定義的『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亦通於法之全體,但特別適合於此第四項。
15樓:朝花夕拾
佛教中「法」字,佛教對這個字的解釋的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這就是說,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軌則,使人看到便可以瞭解是何物。
例如水,它保持著它的溼性,它有水的一定軌則,使人一見便生起水的瞭解;反過來說,如果一件東西沒有溼性,它的軌則不同於水的軌則,便不能生起水的瞭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經中常見到的「一切法」、「諸法」字樣,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萬有」的意思。
照佛教的解釋 ,佛根據自己對一切法如實的瞭解而宣示出來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樣具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佛教中般若一詞經常被翻譯成智慧。但是般若作為佛法名詞來說,和一般的智慧還是有所區別的。般若的核心意義在於擺脫凡夫的「我執」或者「自性見」而以佛法的諸法緣起來看待世界和生命的種種顯現,從而因徹底的改變了世界觀和價值觀而改變相應的行為模式和目標,最終趨向解脫。
隨著修行人的水平高低,這種對世界和生命的觀察的深入程度有所不同;或者由於聽受者接受能力的區別需要講授的程度也有所差異;也就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般若,但是共性就在於這種種的般若都能夠指引著眾生趨向解脫道。
16樓:靈孒
一切都是法,一切都是智慧的源泉,能說的法就不是法,能解釋明白的智慧就不是智慧,法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法,並無區別,無論哪個經說的,都是法的一部分,法包括整個大千世界,法既是道,道既是法,只是叫法不同,不過是個名詞而已,不要執著,如果你真的放下了對外在的尋求,找到了自己內在的佛性,這個世界你自然明白什麼是法,什麼是智慧了。明白後當然迴歸了空性,就沒有什麼好解釋好說的了,法不生不滅,就在那裡,所以一切即是法!
個人了悟,分享經驗!
17樓:煩惱即菩提
答案就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18樓:心靈解放軍
六祖說的智慧,是指大智慧,不帶妄想的真智,是一切意識形態的本體。心經說的法,是代表宇宙所有一切。法,是虛、是幻、是假,所以說是空相,不是真實有,當然其顯現生滅象,不是真實生有滅無,也是幻象而已,所以說不生不滅………是故空中無色,既是空,此色身哪有?
智慧和法的關係是本體與作用的關係,就好像是電腦與軟體的區別。其實原本是一。
19樓:永恆神韻
法指一切諸有,包括物質,精神,觀念。智慧是一切眾生本具的,只因妄想 分別 執著而不顯。放下妄想 分別 執著,智慧就顯現。
所謂智慧,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可以在事相上顯現出來。理因事顯,事由理成。能正確的了知應用一切法,而不被迷惑。
南無阿彌陀佛
20樓:匿名使用者
當你放下心中鬱積和雜念,難道不是心生智慧嗎?至於法,我不太理解,我理解的緣起是,你所想放下的因由,當你放下了,法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拿起「自然就沒有東西需要放下,法無處生,當然也就不存在滅。大概這就叫」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
就好象一個念頭,越糾結就越沉重。沒有念頭那就是空。
21樓:舒心
簡單說,法,既是想法。
有智慧就無法。無智慧就有法。
為什麼佛說: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恆的不生不滅?
22樓:匿名使用者
涅槃寂靜,
不生bai不滅du
至於體則是『涅槃寂靜,zhi不生不滅dao。'此係就本體的空性而言,此即內我們清涼之處容。若安住於無所住心就清涼。
因為生生滅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生生滅滅若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是生滅,生滅就是不生不滅。所以無常就是常,常就是無常,說常不對,說無常也不對,說無常也對,說常也對。
為什麼?因為『相'是心體所影現出來的,本無實體可得。推求、分析、剖析一切的事跟理,體、相、用統統不可得,所以修禪宗的主張:
一切法不可得。事相上是造作,是有相。所以看附表的右邊,事相上,我們應該要造作。
為什麼?因為造作不離理,雖說本自具足,你還是要修,要斷習氣,要精進,因為,即使悟到本體界,事相仍不可免。
蠟燭為什麼吹不滅,吹不滅的蠟燭,為什麼我還是一吹就滅
實驗材copy 料和用具 1根蠟燭 火柴 1個小漏斗 1個平盤實驗步驟 1.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2.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3.做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你會看到,從漏斗的小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
什麼是佛 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法,什麼是道
不同的角度看佛,有不同的答案。從六道輪迴的角度看,佛是脫離了輪迴的解脫聖者,證究竟涅槃之果。從福慧的角度看,佛是兩足尊,是福德和智慧都做到了圓滿的智者。其智慧,明瞭一切世出世間的真理。是一切世出世間包括六道眾生以及阿羅漢 菩薩等聖者的導師和皈依處。佛法,就是佛陀在世時所宣講的真理,以及通過修行達到和...
佛法是真理,那為什麼有的人不信,佛法是真理,那為什麼有的信,有的不信
佛法是傳與智者的,愚者怎能懂得?那是因為相比佛教,道教對社會活動的態度要積極的多。佛法是真理,那為什麼有的信,有的不信 佛教也好,道教也罷,只是為了自己的行事找一個藉口或者安慰,或者是自己的行事準則。有人信佛,為了學習高尚的品格和處事風範,有人為成佛,享受別人的參拜。佛教崇尚平等,四大皆空,可真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