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餐吃多少為宜,人為什麼要一天吃三餐?

2021-09-21 13:50:42 字數 5287 閱讀 8173

1樓:

「早飯要吃飽,午餐要吃好,晚飯要吃少」,這是人類經過數千年來總結出的一條非常通俗而且實用的養生之道。那麼,每天的一日三餐應該如何科學搭配呢?

方法/步驟

一日三餐時間科學

一天吃三餐飯不可認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新陳代謝和健康,所以一日三餐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合理的,但是要注意,兩餐間隔的時間要適宜,不能過多或過長。間隔太長會影響人的精氣神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休息,影響食慾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5個小時,因此兩餐的間隔以5小時左右最為科學。

一日三餐定量科學

一日三餐中食調配、烹調方式都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主副食應該粗細搭配,其中每天都應該攝入一定量的薯類、新鮮蔬菜及豆類,動物食品也要佔一定的比例。同時要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來決定的。科學的食量比例為早3、中4、晚3及3:

4:3。

早餐科學

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因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營養已基本耗完,只有及時地補充營養,才能滿足上午的消耗需要。應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的食物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佔最高。

一個人如果早晨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會增高,時間長了會導致心臟病的發生。理想早餐就餐時間起床後30分鐘最為適宜,按**計算,早餐的主食量應在150~200 克之間,熱量應為700 千卡左右。主食一般應吃含澱粉的食物,如饅頭、豆包、麵包等,還要適當增加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科學

午餐也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午餐熱量應占他們每天所需總熱量的40%左右。主食選擇米飯、饅頭、麵條、大餅、玉米麵發糕等。

副食種類的選擇很廣泛,如:肉、蛋、奶、禽類、豆製品類、海產品、蔬菜類等,一般宜選擇50~100 克的肉禽蛋類,50克豆製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午餐的最佳時間為午後1點左右,此時人體所剩能量達到最低點,應及時進食。

晚餐科學

晚餐首要記住的是不宜吃得太飽,二要堅持以清淡為主。晚餐主要食用富含熱量的食品如米飯、麵食及油脂性食物,要儘量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證機體有充分的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攝入,對保持體形優美、頭腦清醒、思考敏捷是極為有利的。晚餐最好在晚上八點以前完成,尤其不提倡吃消夜。

2樓:妖孽一生繁華

這個要看自己的飯量了,一般工作時間吃到6分飽,休閒時間7分飽,運動時間半飽

3樓:手機使用者

你好!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

4樓:匿名使用者

晚上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吃的少

人為什麼要一天吃三餐?

5樓:暴走少女

秦漢以前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即使兩頓飯也要視人而待。《墨子·雜守》說,兵士每天吃兩頓,食量分為五個等級。

第一頓稱「朝食」或「饔」,在太陽行至東南方(隅中)時就餐。第二頓稱「飧」或「食」,在申時(下午四點左右)進餐。對於進餐時間,古人講「食不時不食」(《論語》)。

在不應進餐的時間用餐,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或特別的犒賞。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藉此犒勞將士,激發士氣。

漢代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三餐或四餐。並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早飯,漢代稱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後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點心之稱。

《能改齋漫錄》雲:「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至今,我國許多地區仍稱早飯為早點。午飯,古人曾稱之為「中飯」或「過中」。

一日兩餐時,人們認為「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過饗食,便意味著一日時間的流逝。而今天人們常用「一日三餐」之詞來表示對時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時者的感慨。

6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一天三餐使我們最常見的飲食方式,這個方法可以保證每天正常的進食時間,也更能把握好每次進食的食量,每餐之間不會間隔過久,每餐也不會吃得過多,是個風險低的飲食**方法。如果每餐都能控制好進食的飯量,且能保證規律的作息時間,**效果是不錯的。

歷史由來: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只有皇室四餐,諸侯三餐。西漢時,給叛變被流放的淮南王的聖旨上,就專門點出,'減一日三餐為兩餐'。

這歸功於宋代經濟的繁榮,除了酒肆之間不再如唐代被約束在市坊中間,夜市晚上不實行宵禁,晚上夜生活豐富,所以才加一頓晚飯。

一日三餐飲食時間表

7:30早餐不能省。一份好早餐應包含穀類、奶類、肉類、豆製品、水果和蔬菜等。

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狀態下損傷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過快,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持續20~30分鐘。

10:00起身走一走。放下手中工作,小歇片刻,做一些簡單的肢體放鬆運動,有助於早餐消化。順便喝點水或吃點水果,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稀釋血液、促進血液迴圈和代謝廢物排出。

11:30午餐補蛋白。午餐應注意補充優質蛋白,比如瘦肉、魚類、豆製品。冬季午飯前可以喝點湯,因為在食物比較幹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適量的湯水有益於消化和吸收。

13:00打盹兒助消化。如果有時間最好能美美地睡個午覺,只要半個小時,就能讓大腦得到休息,多分些迴圈中的血液去**胃腸道,以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但最好別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壓迫腹部,造成胃腸脹氣。

17:30晚餐宜清淡。進食量以七分飽為好,並注意補充雜糧和新鮮蔬菜。

因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迴圈都比白天慢,胃腸運動也會減慢,雜糧和蔬菜不但可預防高血脂,還可以增加維生素攝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祕。

19:00散步防受寒。飯後儘量不要躺著或久坐,可散散步、做做運動,但應注意,餐後半小時內最好別做劇烈運動。

此外,由於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等在外圍包裹,容易受涼。因此,在冬季外出散步、鍛鍊身體時,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運動時護好腰腹。

新華網-最牛的養胃飲食時間表 一天三餐何時吃最養胃

7樓:動車開了

歷史由來: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只有皇室四餐,諸侯三餐。西漢時,給叛變被流放的淮南王的聖旨上,就專門點出,'減一日三餐為兩餐'。

這歸功於宋代經濟的繁榮,除了酒肆之間不再如唐代被約束在市坊中間,夜市晚上不實行宵禁,晚上夜生活豐富,所以才加一頓晚飯。

生理原因: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正常發育和健康。

1、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

2、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

3、還要注意,兩餐間隔時間要適宜,間隔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人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上頓食物在胃裡還沒有排空,就接著吃下頓食物,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消化功能就會逐步降低,影響食慾和消化。

4、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兩餐的間隔以4~5 小時比較合適,如果是5~6 小時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8樓:wxy123456穎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正常發育和健康。

具體原因如下:

1、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

2、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

3、還要注意,兩餐間隔時間要適宜,間隔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人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上頓食物在胃裡還沒有排空,就接著吃下頓食物,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消化功能就會逐步降低,影響食慾和消化。

擴充套件資料

一日三餐吃飯注意事項

1、做菜的時候最後才放油

很多人都以為清炒素菜是一個比較低脂的飲食方法。殊不知一些蔬菜,如茄子、蘑菇、青菜等很容易吸收大量油脂。專家建議水煮這些蔬菜,然後再拌上少量花生油、橄欖油等植物油和其他調料。

2、選擇白麵包或者饅頭

吃白麵包吧。雖然不怎麼美味,但是能**。澱粉食物本身不是很好的**食物,不耐餓,吃起來又沒有什麼味道。

很多人會選擇有各種餡或者是塗料的品種。新增的那部分美味可能就是你長胖的罪魁禍首。

3、挑剔地吃披薩

外出吃西餐的時候,只吃披薩的餡料部分,不吃底層和外皮。 你能減少攝入熱量:150卡路里。

4、用開水代替喝果汁

果汁、特別是瓶裝果汁裡含有大量的糖分,熱量高得嚇人呢。建議用開水或者其他無糖的茶水沖淡你的果汁,一半水一半果汁的比例可以。

5、少吃肉多吃菜

包餃子或者做其他肉餡的時候,儘量選用精肉。多加一點蔬菜,如白菜、芹菜、韭菜、蘑菇等,少放一點肉肉。

6、換一個小的紅酒杯

儘量選小的酒杯吧。不要以為酒、特別是紅酒,是不會讓人變胖的。一杯250毫升的紅酒或啤酒,與一碗白飯的熱量差不多,約240卡路里。

9樓:匿名使用者

人一天吃三餐的原因:

成年人的消化系統必須每隔五到六個小時進食一次。食物在胃裡停留的階段大約是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再來需要三到五小時的時間來通過小腸,這段吸收的階段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延長。待在大腸的時間就長得多了,可能超過六十個小時。

不過,到了這裡,已經屬於食物殘渣的儲存和管理階段了,就狹義的解釋,並不屬於食物迴圈的一部分。若我們把這個生物上的限制和另一個基本的生理需求,即睡眠,兩相結合,睡眠時間平均是八小時左右,如此一來,一個成年個體的標準日常基礎作息表就出來了。

10樓:手機使用者

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我們習慣一天吃三餐?

關於一天中用餐的次數,《莊子》的逍遙遊中有這樣的說法:三?而反,腹猶果然。

(一日吃完三餐,就不會感覺肚子餓了。)從這樣的記述中來看,在春秋戰國時代(西元前770至西元前221)已經確立了一日三餐的觀念了。

但這與當時一般人的生活習慣似乎有些出入。據2023年代以前出土的木簡上記載,殷商時代(西元前1750至西元前2023年)普通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餐。用餐的時間也因地區不同而有些時差,大致上是早上7點到9點吃第一餐,下午3點到5點吃第二餐。

吃三餐的我們都是現代貴族呀

早餐以主食為主,一般用餐的量比下午那一頓來得多。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一般人大致上仍維持著這樣的習慣。在秦代出土的木簡裡就記述著,按一日兩餐的基準分配糧食的規則,從以上幾點可以證明,對庶民來說,一天只吃兩餐。

不僅如此,就是到2023年代,還是有許多地區一天只吃兩餐。在上班日會準備三餐,休假日則按當地的習俗,只在早上11點和下午5點做兩餐。當時並沒有遭遇災害或饑荒,因此可以推斷,也許是當地自古留下的風俗。

由此可知,一日三餐在當時是貴族享有的特權,一般老百姓則是一日兩餐。此後,隨著生產力提升,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才逐漸擴充套件至平民階級。

一天三餐吃什麼有營養而且健康,一天三餐分別吃什麼有營養?

一日三餐安排,事關健康 在城市中生活,中午飯肯定是沒有辦法回家吃的,早餐能安排得合理健康的,同樣少之又少。時間的原因,很多人只能選擇在快餐店或小店解決。由此可能也帶來晚餐的問題,一個是過於豐盛,試圖把早餐 中餐的不足補回來,再一個就是因為應酬的原因,晚餐不能定時定量。現代人的三餐,要做到 早吃飽 午...

一天三餐吃什麼好

五穀雜糧,瓜果蔬菜。什麼都比不了這些。粗細糧兼吃 早晨吃好 午飯吃飽 晚飯可選擇不吃 或少吃主食 9點過後不要在吃點心哦 平時多喝點水 在餐與餐之間哦 還有零食不要選擇脂肪熱卡的 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要想不胖,早餐是必須要吃好的,酸奶加菜包。中餐只要吃七分飽就可以了,至於晚餐,就儘量少吃點,熱...

人一天吃多少餐最好,一天吃多少正常

主食裡的碳水,因為吸收比較快,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對於 者主食的要求,是每天不低於二兩到三兩,就是不能比這個更低了,同時呢,也不建議高於七兩到一斤 少食多餐 每個人的體質與年齡不同,適應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一天3 4餐,不可食過於飽,像樓上的說 7,8分飽即可.晚餐多食粗纖維,少食油膩.最好不要在晚間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