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浣溪沙抒發了作者的什麼情感

2021-04-10 19:11:13 字數 4846 閱讀 5870

1樓:y0y小白

這是一首觸景生慨、蘊含人生哲理的小詞,體現了作者熱愛生活、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悽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望採納!

浣溪沙 蘇軾下闋抒發了作者什麼情感

2樓:心靈小炎

一、體現出蘇copy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這是作者不服衰老的宣言,是對生活、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也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所以才能在貶謫生活中,一反感傷遲暮的低沉之調,唱出如此催人自強的歌曲。

二、原文如下:

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三、含」黃雞「的詩詞:

(1) 白居易的《醉歌示伎人商玲瓏》

罷胡琴,掩秦瑟,玲瓏再拜歌初畢。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

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裡朱顏看已失。玲瓏玲瓏奈老何?

使君歌了汝更歌。

(2)辛棄疾的《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日月如磨蟻,萬事且浮休。君看簷外江水,滾滾自東流。風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樓春到,老子已菟裘。歲晚問無恙,歸計橘千頭。

夢連環,歌彈鋏,賦登樓。黃雞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3樓:匿名使用者

下闋迸發出使人bai感奮的議論。這du種議論不是抽象zhi的,概念化的,而dao是即景取喻,以富有回情韻的語言答,表達有關人生的哲理。「誰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

回答。結尾兩句以溪水西流的個別現象,即景生感,藉端抒懷,自我勉勵,表達出詞人雖處困境而

、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悽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後積極、樂觀的

,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浣溪沙蘇軾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樓:金果

抒發了作者對美好未來、人生方跡嚮往的思想感情,也同時暗示了作者對於現狀的豁達。

出自:《浣溪沙五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組詞作品,元豐四年(1081)冬天作於黃州。

浣溪沙五首

十二月二日,雨後微雪,太守徐公君猷攜酒見過,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復作兩首。

其一覆塊青青麥未蘇,江南雲葉暗隨車。臨皋煙景世間無⑷。

雨腳半收簷斷線,雪床初下瓦跳珠,歸時冰顆亂粘須。

其二醉夢昏昏曉未蘇,門前轣轆使君車。扶頭一盞怎生無。

廢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凍真珠。清香細細嚼梅須。

其三雪裡餐氈例姓蘇,使君載酒為回車。天寒酒色轉頭無。

薦士已曾飛鶚表,報恩應不用蛇珠。醉中還許攬桓須。

其四半夜銀山上積蘇,朝來九陌帶隨車。濤江煙渚一時無。

空腹有詩衣有結,溼薪如桂米如珠。凍吟誰伴捻髭鬚。

其五萬頃風潮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

翠袖倚風縈柳絮,絳脣得酒爛櫻珠。樽前訶手鑷霜須。

譯文:十二月二日,下雨之後又下雪,太守徐君猷帶酒來訪,酒席上創作了三首《浣溪沙》。第二天酒醒後,雪更大了,又創作了兩首。

其一覆蓋著的田畦小麥還沒有返青。像雲一樣的枯葉悄悄地在車輪下飄著。臨皋亭雲煙繚繞景色奇麗世間少有。

雨小了一半的屋簷水滴斷絕了,剛剛下的霰粒在瓦片上如珠子般散動。回到房屋裡的時候鬍鬚都結成冰了。

其二清早醉夢昏沉之中還未甦醒,聽到門前轣轆的車馬之聲傳來,原來是徐守攜酒造訪。怎能少了一杯淡酒讓我與友人共赴醉鄉呢?

荒廢的苗圃裡種著冬天食用的蔬菜,一排排樹木葉子青蔥,酒器上的酒滴如珍珠般晶瑩剔透,咀嚼梅花蕊,品嚐到細細的清香。

其三身居異地,艱難困苦,雪裡餐氈的按道理都是姓蘇的人,可幸的是徐守駕車載滿美酒前來照顧我,大寒天裡臉上的醉容轉頭之間消散了。

酒宴上還聽說朋友已把我向朝廷推薦,如此恩德我無以為報,可惜生活困頓,我作為主人卻沒有佳餚來招待摯友,在沉醉之中面帶愧容。

其四深夜下起鵝毛大雪,野草叢上覆滿白雪,猶如一座座銀山,早晨看到田野裡雨雪交加,昔日大江裡奔湧的波濤和沙渚上瀰漫的水煙,這時間都沒有了。

飢餓的肚子裡只有詩詞,衣服上編織成結,潮溼的柴火像桂木一樣寶貴,一粒粒的米就像一顆顆珍珠一樣珍貴,誰能和我在寒天裡捻著鬍鬚吟詠詩句?

其五我記不得姑蘇萬項風潮侵襲田野。只記雪睛江上明亮麥豐收滿千車。但我心願是人飽我的愁自然也無。

舞女甩著綠袖子隨風繞著柳絮飛,歌女塗抹絳脣喝酒紅得似爛櫻珠。酒杯之前我暖著手捋著霜白鬍須。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根據詞前小序及詞中內容可知這五首詞的創作背景。元豐四年(1081)冬十二月二日,黃州下雨之後又下雪,蘇軾因夜來飲酒醉睡未起。

太守徐君猷給蘇軾送來了酒,蘇軾家人到廢圃挑選寒菜以待太守。二人暢飲的酒酣之際,蘇軾創作了《浣溪沙》三首。

第二天酒醒後雪更大了,他又用原韻創作了兩首。因徐君猷在此之前舉薦蘇軾還朝,故蘇軾在詞中表示謝意。

作者介紹:

蘇軾(別稱蘇東坡、蘇仙,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2023年,蘇軾進士及第。

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2023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

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

雖然柳永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他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這個任務有待於蘇軾來完成。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

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由於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為了使詞的美學品位真正能與詩並駕齊驅,蘇軾還提出了詞須「自是一家」的創作主張。此處的「自是一家」之說。

是針對不同於柳永詞的「風味」而提出的,其內涵包括:追求壯美的風格和闊大的意境,詞品應與人品相一致,作詞應像寫詩一樣,抒發自我的真實性情和獨特的人生感受。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其文如其為人」(《答張文潛縣丞書》),在詞的創作上自成一家。蘇軾一向以文章氣節並重,在文學上則反對步人後塵,因而他不滿意秦觀「學柳七作詞」而缺乏「氣格」。

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是蘇軾改革詞體的主要方向。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情之詞為擴充套件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

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擴充套件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

蘇軾讓充滿進取精神、胸懷遠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詞世界,改變了詞作原有的柔軟情調,開啟了南宋辛派詞人的先河。

5樓:簫灑舞劍

這是一首觸景生慨、蘊含人生哲理的小詞,體現了作者熱愛生活、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悽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浣溪沙這首詞是蘇軾43歲(1078)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那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

這組詞就是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簌簌衣巾落棗花」從棗花落到衣巾上的聲音開端,反映了一位關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對雨後農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音是輕微的,但在作者的耳裡卻是那麼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繰車」聲,說明作者聽得多麼認真,多麼細心,多麼興奮.

「牛衣古柳」,作者換一個角度來寫他對蔬菜豐收的喜悅心情.三句話,三個畫面,似乎東鱗西爪,毫無聯絡.可是用謝雨的路上這條線串起來,就讓人感到這幅***具有很強的立體感.

這一組畫面,不僅色彩美,而且有**美.無論是簌簌的落花聲,嗡嗡的繰車聲,還是瓜農的叫賣聲,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生動地展現出農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上片寫的是農村生產勞動的繁忙景象,下片轉入寫謝雨途中行路的艱辛.走了一村又一村,這時已是日高天熱,人也走得口乾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來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試問」一詞用得十分講究,既寫出了作者滿懷希望想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擔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入的心情.

信筆寫來,不事雕琢,但卻栩栩如生,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民的關係寫得親切自然.全詞有景有人,有形有聲有色,鄉土氣息濃郁,為宋詞題材開拓了新的天地.

「敲門試問野人家」,詞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詞人敲門的結果怎樣呢?喝到茶沒有?

農民是怎樣招待他的呢?詞中未作一個字的交代,留給讀者去想像,更是餘味無窮.這就是古典詩詞中所講究的「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浣溪沙》詞中有「簌簌衣巾落棗花」一句,實為「棗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興》一詩中有「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原意為: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主賓倒置的同時,賓語「香稻粒」、「碧梧枝」還被拆開分屬主賓位置.

對於古典詩歌詩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說:「詩家例用倒句法,方覺奇峭生動」.

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馬詩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功立業的志向。表達了作者通過詠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意志,遠大抱負及不遇時的感慨和悲憤 馬詩 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憤以及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複合肥v發不發v馮v任家庭糾紛和我分v的v出報告呢 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尾聯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尾聯抒發了作者對春天的無限熱愛之情 頷聯 從動物的角度來描寫春天。用 早 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 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佔最先見到陽光的 暖樹 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 爭 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簷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

《故鄉》抒發什麼感情,《故鄉》魯迅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故鄉 的中心思想是悲哀人與人中間的不瞭解,隔膜。造成這不瞭解的原因是歷史遺傳的階級觀念 悲哀那人與人中間的不瞭解,隔膜 這一思想在 故鄉 中是有充分體現的,揭示得很深刻。中那長長的一段回憶,一方面反映了那時故鄉景色的美好,農民生活的太平,另一方面是著重表現少年時的 我 和閏土那親密 純真 美好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