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王月霞
天之道—人之道老子說的「道」分「天之道」和「人之道」。在此基礎上,老子提出兩種存在模式:天之道模式「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宇宙萬物」;人之道模式「剩餘智慧→求名求利→人間萬態」。
一般平衡論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建立在「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平臺之上的;人間萬態都是建立在「剩餘智慧→求名求利」平臺之上的。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以奉有餘。
「天之道」就是天的執行規律,即自然規律,在總體上是平衡的。這裡指道家的理想政治,應當做到社會公道,同情和幫助弱者,抑制豪強。
2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過,「天之道,損
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老天的道理,就是把那些富足人東西拿來,補給那些沒有的人,但是人的道,卻恰恰相反。作家楊大俠認為,要認清社會的馬太效應才能過好自己。
怎樣理解老子所說「天之道」,「人之道"?
3樓:匿名使用者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以奉有餘。
「天之道」就是天的執行規律,即自然規律,在總體上是平衡的。這裡指道家的理想政治,應當做到社會公道,同情和幫助弱者,抑制豪強;
「人之道」則指當時損人利己、弱肉強食的社會現實和政治秩序。
本章文字透露出一種朦朧的、模糊的平等與均衡思想。這是老子的社會思想。他以「天之道」來與「人之道」作對比,主張「人之道」應該效法「天之道」。
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態平衡的現象歸之於「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他要求人類社會也應當改變「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現象,效法自然界的「損有餘而補不足」,「損有餘以奉天下」,體現了他的社會財富平均化和人類平等的觀念。表達了老子對統治者推行苛政的痛恨,對老百姓生活艱難困苦的同情。所以,這是《道德經》所有的人民性一面,是其精粹。
老子出於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觀察,認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對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
老子崇尚的「道」,是至高無上的絕對平衡的規律或準則。但他忽略了這個平衡只是相對的、暫時的、動態的規律;事物雙方之間的轉化是需要條件的,轉化就是動態的不平衡。一切「順其自然」,不去創造條件使不合理的現象發生轉化,期望的平衡是無法出現的。
4樓:飛絮流雲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所以天之道在於平衡。
人之道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兩句「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句話是說,為別人奉獻,自己奉獻了,也獲得更多。還有一句就是:人之道,為而弗爭。
意思是做事,但不去爭,我覺得這個爭引申的含義很多,很多人也做事,但做完以後爭名奪利,生怕自己白乾,怕自己做的別人不知道,怕自己做了但沒有受到應有的表揚,應有的利益。所以總會去爭。所以我對老子人之道的理解是付出。
天之道追求平衡,人之道追求奉獻付出
5樓:金湖三河兄弟
老子說天之道人之道天地不仁等話是爭對生命說的,天地產生生命,而生命是大魚吃小魚,強欺弱,少有平等心。
老子看重陰陽平衡,看重水求平潤低,這在無生命物中普遍存在,可是生命那部份物有些不適用平的自然規則,因此,見出天地不仁的存在。
在2000多年前那會人們將生命與物等觀,天地的理向物是統一的,直到進化論出現物存之理和生命之理才見分別。由此,有人覺得老子將天之道強用在人之道上是錯的,其實不然,天之道和人之道是可以合一的,分別的僅是表面現象。
人向利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的,各個人的處境不同,不同的處境中都存有優缺點,人與人相近有比較,人和人相近有相玩求快樂的需要,這相玩求快樂是以平等著條件的,最多近的人之間最現平等。
大自然中有能量平衡,人有心理平衡,天之道也進人之道,人雖多動可人中的平衡也在多動中作用。
6樓:王月霞
天之道—人之道老子說的「道」分「天之道」和「人之道」。在此基礎上,老子提出兩種存在模式:天之道模式「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宇宙萬物」;人之道模式「剩餘智慧→求名求利→人間萬態」。
一般平衡論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建立在「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平臺之上的;人間萬態都是建立在「剩餘智慧→求名求利」平臺之上的。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以奉有餘。
「天之道」就是天的執行規律,即自然規律,在總體上是平衡的。這裡指道家的理想政治,應當做到社會公道,同情和幫助弱者,抑制豪強。
7樓:匿名使用者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此語出自《孟子·離婁上》。誠,真實無妄的意思。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規律。
自然界的一切,宇宙萬物都是實實在在的,真實的,沒有虛假;真實是宇宙萬物存在的基礎;虛假就沒有一切。所以說誠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則。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道與天道一致,人道本於天道。《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教」;《老子》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都反映了這種思維方式。講到誠也是這樣,既然誠是天之道,人之道就應該思誠;思誠就是追求誠。
思誠者,人之道,就是說追求誠是做人的根本要求。這段話是從宇宙萬物存在的現實和規律上說明了誠是宇宙萬物存在的基礎,因此也是為人的根本,這就從根本上論證了誠的意義。
作為人道的根本要求,誠滲透在一切方面。做人要誠實,不講假話,不欺騙,不作弊,不掩蓋錯誤缺點;與人交往要講誠信,言必有信,說到做到,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承諾;對國家、對事業、對工作,要忠誠,盡心竭力,不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對友情、愛情,也要忠誠,要全心全意,不三心二意,虛情假意。集中到一點,最高的要求是《大學》所說的「誠意」。
所謂誠意,是說要能慎獨,在個人獨處,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也能實實在在、不折不扣按照道義要求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無論在人前還是人後,都能做到言行一致、內外一致,沒有絲毫的虛假不實。
現在我們是處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市場經濟的執行以契約、合同為紐帶,講誠信、守信用是市場經濟的要求,是市場經濟的自然之道,或者也可以說是市場經濟下的天之道。因此誠信也就有更重要的意義。
思誠,追求誠信更應該成為做人的根本。但現實的狀況卻是誠信缺失,虛假氾濫,作弊成風。這已經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嚴重問題。
而在對誠信的認識上,又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前些日子看到一篇講誠信的文章,題為「誠信的妙用」。文章從教師、學生、企業家、商人等各個角度列舉誠信的「妙用」。
誠信可以帶來好處,當然是對的;認識到誠信的這種「妙用」,可以促使人們願意誠信,做到誠信,也是對的。但是如果只從「妙用」上認識誠信,那麼一旦有機會放棄誠信會帶來更大的好處,欺詐顯示出更大的「妙用」,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拋棄誠信,選擇欺詐了。對於作弊,有人說現在這種情況下不作弊是傻瓜,正證明了只看「妙用」也可以通向欺騙。
還有人說作弊是「被逼無奈」,也是隻從個人得失上衡量,而沒有從根本的為人之道上來認識誠信的意義。很明顯,有這樣的認識就不可能堅持誠信。所以,重新認識「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的道理也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義。
只有真正認識到「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的道理,把誠信當作做人的根本要求,樹立起追求誠信的自覺,才能奠定重建誠信的堅實基礎。
8樓:匿名使用者
說點自己的意見:
老子所講的天道和人道精闢概括了宇宙間最根本的法則:
一條是自然法則,講究的是平衡,「損有餘以奉不足」。目前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還遠沒突破物理學中的幾條最根本守恆定律。既便是物理學的先驅——數學,也是完善的遵循著守恆。
另一條是人類社會法則,講究的是剝削,「損不足以奉有餘」,這是被人類歷史一再證明了的至理,至少現在,還有可以預見的未來都不會改變。
9樓:匿名使用者
受難的聖人使我們對上帝的無比的大愛與對人類作出的犧牲感到驚奇。我們已經看明中國的先知先覺們榮蒙天恩,得到了許多關於上帝與聖人的深刻的啟示。上帝將聖子耶穌賜給世人,在救贖的大計中完成了他所應成就的,為罪人的得救提供了豐盛的恩典。
那麼,人所當行的道路是怎樣的呢?
我們前面已經提出《中庸》在中國道統中的地位。《中庸》是整個儒家學的精華之所在,是孔子教導的核心。天道與人道,天人合一的理想,歸根結底,都落實在這個「誠者」之上。
有了這個「誠者」,上帝與世人便能相通相合了。可見天道之奧祕,人道的典範,都在這個「誠者」。若是解開了這個隱藏在「誠」中的奧祕,就等於開啟了天地相通之道了。
當耶穌在世時,門徒們雖然與他日夜相隨達三年半之久,可是對他的教訓卻懵懂無知。他反覆地談到他的死與復活,可是門徒們卻始終未能領會,以至在他**之後就四下逃散了。當耶穌復活的訊息傳到他們耳中時,他們還不肯相信。
同樣地,對於孔子的教訓,與他同時代的門生們也未能充分地領會。孔子最為得意的門徒是顏淵,可惜回死得過早。在顏回之下最為出色最得孔子寵愛的當數子貢了。
子貢少孔子三十一歲,少顏子一歲。司馬遷論子貢曰:「七十子之徒,賜最饒益,...
夫使夫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孔子去世後,許多門徒紛紛在孔墓旁結廬而住。孟子《膝文公上》有「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相向而哭,皆失聲,然後歸。
子貢反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的記載。足見子貢的首席**身份。
子貢對孔學的傳播的成就大概就在這六年之中所取得的。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深得孔子器重,受到門生敬重的子貢對孔學中的天道似乎也未能充分領會。
原文: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譯文:子貢說:「老師講的詩書禮樂,是可以聽到的。老師講性和天道,就難得聽到了。」《論語·公冶長第五》
我們在第九章看到,孔子也曾感嘆無人能理解他。其中也包括他的學生在內。子貢對老師的不理解,從他的這一句話中可以看出來。
那麼,天道與人性,孔子是否有所傳授呢?擬或是子貢未能領會,我們只要看孔子之孫子思所作的《中庸》一書就可以明白了。《中庸》對天道有著充分的討論與闡發。
真理的光並未因孔子的去世而殆沒,相反,有新的亮光照耀在性與天道之上,將其顯明追求真理的中國人。
原文:「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譯文:「誠實,是天理的本然;做到誠,是人道的當然。天生就誠實的人,不用費力而自然合式,不用思慮而自然獲得,從容作去自然合乎中道,這是聖人啊!
至於要做到誠的人,是要選擇善道而緊緊地把握住的啊!」
對「誠」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不同的翻譯。有些乾脆就不譯。請再看一段現代譯文:
譯文:誠,是天地的原則;使自己誠,是做人的原則。誠,就是不用勉強而能符合中庸,不用思慮而能求得事理,從容不迫地推行中庸,這就是聖人。
使自己誠,就是選擇好的準則而牢牢地把握住。」(注一)
對於《中庸》中的這個「誠」究竟是什麼意思,歷來是一個不解之思。據世界知名的中國學學者理雅各考證,《四書通》《匯叄·中庸》所載,漢代的學者沒有人知道其真實的含義。到了宋朝,便有人開始對「誠」作出解釋。
第一位是李邦直,釋為「不欺」;第二位是徐仲車,釋為「不息」;二程中的一位釋為「無妄」;朱熹釋為「真實」。(注二)我們在朱注四書中找到了朱熹的原注:「誠者,真實無妄之謂,真理之本然也」,「誠之者,未能真實無妄,而欲其真實無妄之謂,人事之當然也。
」(注三)
可見,《中庸》中的「誠」的真實指謂乃是一個困惑了中國人數千年的謎。我們在這裡嘗試著暫且將「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譯為:「誠,乃是天道的體現;獲得誠,是人道的實現。」
到目前為止,本書一直援用《聖經》作為解開中國古經中的謎團的鑰匙,用《聖經》作為真理的光來驅散籠罩在中國古經之上的疑團。每次我們都有了令人驚奇令人滿意的發現。這同樣的方法是否也能在這個關係到天道與人道的「誠」字上,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誠如《聖經》所說:「將事隱藏,乃是上帝的榮耀;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箴25:
2)我們已經發現,「上帝的奧祕就是**,所積蓄的一切智慧與知識,都在他裡面藏著」(西2:2-3)耶穌就是老子所說的那「非常道」,是「眾妙之門。」進入耶穌裡,就如同進入了那「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一切奧祕都將在他裡面被解開。
老子所說的「道」的含義什麼,老子所說的道是指 老子所說的道是指什麼
關於老子的 道 老子,約公元前571 前480年,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氏,名聃,尊稱老子,楚國苦縣 今河南鹿邑東 厲鄉曲仁里人。曾做過東周王朝管理藏書的史官,晚年棄官離周,過函谷關時著 上下篇 而歸隱,相傳 上下篇 即為 老子 或名之為 道德經 是研究老子的主要思想材料,也是道教的經典之一。老子的哲...
你怎樣理解陳勝所說的「苟富貴,無相忘」這句話
如果你發財了,不要忘記我這個朋友 無 通毋 苟 如果 如果我以後富貴了,不會忘記你,說明陳勝是一個重情義的人 如果我們誰富貴了,都不能忘了彼此。jhgjhjjhjjhjhhjhjhj 怎樣理解陳勝說的 苟富貴 無相忘 這句話 苟富貴,勿相忘 應為 苟富貴,無相忘 釋義 如果有一天我 陳勝 富貴了,一...
小狗包弟你怎樣理解本文作者所說「心靈上的欠債」
小狗包弟是被 我 給拋棄的,它的死令 我 心懷愧疚。後文作家為了自保,放棄小狗包弟,你你如何看待,你認為巴金是個怎樣的人?讀 小狗包弟 一文有如在聽巴金老人在 用心靈說話。作者表達出了對自己捨棄小內 狍包弟而保全自容己的做法的深深愧意。全 文其實是巴金自我良心的剖析,以及堅持 主張 說真話 全文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