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小題1:
表達了作者的流亡之苦,亡國之恨.朝代交替,興亡相繼,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傷感。
小題2:
①用典:「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用了劉禹錫的《烏衣巷》,表達興亡之感.
②通感:葉聲寒的寒字,從聽覺到觸覺.
③比喻:把自己比作隨風飄零的落葉.
④擬人:「西風吹世換」,風好象有人的行為特徵.
⑤描寫:視覺描寫, 「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聽覺描寫,「 葉聲寒、飛透窗紗」
⑥以景結情:「 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
⑦虛實結合:「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這應為虛景; 「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此為實景.
(答對其中三點即給滿分)
小題1:
試題分析:
這首詞運用的主要藝術手法有「寓情於景」、「以喻見意」,寒葉、西風、烏衣蒼、明月、蘆花等景物的描寫 ,多帶有雙關意味,表達了作者的亡國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
「雨過水明霞 ,潮回岸帶沙 。葉聲寒,飛透窗紗」。一場大雨洗過天空 ,夕陽斜照彩霞映得水面格外明亮;大潮洶湧,在漫過海灘後又漸漸退去。
江岸邊留下了些許沙痕。聲聲落葉,飛快地透過窗紗,使詞人感到秋意襲身,時令已由夏入秋了。這是一幅淒涼的黃昏秋江圖。
恰值兵敗被擄之後,作者面對著此情此景,哪能不倍加傷感呢?
「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西風」既作為一種自然物的實寫,又象徵著蒙古統治者侵略勢力。時代變革、朝廷更換,鄧剡抱定不再仕元的決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
詞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風吹落天涯的枯葉,也很恰切。北朝的樂府民歌《紫騮馬歌辭》雲:「高高山上樹 ,風吹葉落去。
一去數千裡,何當還故處?」它用風吹落葉比喻流落飄蕩的情狀,反映人民在戰亂中逃亡景象。形象鮮明,深沉悲憤 。
「天涯」意謂極言其遠,以托出詞人慾歸不能的哀怨。
詞人在上片極言自己如落葉飄零,無根無緒,意在引出下片所欲表達的悲憤心情。
「寂寞古豪華 ,烏衣日又斜 。說興亡,燕入誰家」?南京,是煙柳繁華地,也是南宋王朝賴以阻擋蒙古南侵的一道屏藩。
蕭條得使詞人生寂寞、衰歇之感。此詞帶有幾分嘲諷意味 ,不只是一味悲慨而已。借燕子飛入新巢,喻指許多南宋遺民變節奉敵。
作者大悲慨之中 ,懷有深深的嘲諷。更表明他不仕新朝,堅守節操的心聲。
詞人又通過對空闊的水、天之間漸次觀察,終於發現:「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淡淡幾筆,就勾勒出另一幅悽清的寒汀蘆雁圖。
雖然是群雁,然而無首。沒有悽居之處,真是可憐之極。詞人置群雁於雖悽清而潔白的明月、蘆花中,寄寓了他對亂離中人民的無限同情。
小題2:
試題分析:
這首詞是詞人被俘北上,過南京時作。抒發了詞人的流亡之苦和亡國之恨。
上片寫秋天的晚景。前兩句寫雨過潮回的景象,象徵著衰落,定下了全詞弔古傷今的悲涼基調。「葉聲寒」、「飛透窗紗」這是詞人的主觀感受。
這是景中含情的寫法,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西風」一語雙關,強化了詞的意境,不僅吹落葉子,而且「吹世換」,吹得**浪天涯。由景到情,觸景生情。
「雨後、晚霞、退潮、葉聲」,都是衰敗的景象,表達了詞人的亡國之痛。
下片寫金陵的興衰。運用典故,化用劉禹錫《烏衣巷》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體現了王朝由盛而衰。「寂寞」與「豪華」形成今與昔鮮明的對比。
夕陽西下喻寫國家的衰亡,「又」字型現了詞人對歷史興替的無奈。最後以大雁南飛作結尾,具有弦外之意,燕子還會「說興亡」,而大雁目睹山河變化無動於衷,將情與景結合起來,感情悲涼。
這首詞寫景抒情融為一體,運用了典故、比喻,深化主題,耐人尋味。
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後面題目。(8分)唐多令 鄧 剡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
2樓:°妝雪雪
小題1:明寫惱恨「西風」使季節更換(2分);暗寫痛恨元朝統治者使南宋滅亡,讓自己淪落天涯(2分)。
小題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蘆花這三個意象,營造了一種色彩暗淡、淒涼冷清的意境(2分),表達了自己的亡國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分析詞中句子的豐富含義,要聯絡寫作背景、作者身世,結合詞下注釋,翻譯此句話的含義即可。要想象到當時背景下,作者不可能敢於明寫對統治者的不滿,只能是寫的含蓄些,所以,應從明暗兩方面來分析。
小題2:
試題分析:分析詞的意境,要聯絡詞中的意象是什麼色彩的,本詞中,「落雁、明月和蘆花」這三個意象都是比較淒冷的,分析時注意即可;第二問回答,要掌握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如,憂國傷時的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以及思鄉懷人的感情,分析即可。
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8分)唐多令鄧剡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風吹世換
3樓:手機使用者
小題1:這幾句抓住黃昏秋江具有特點的景物進行描寫,雨過天晴,晚霞映照江面,潮水退去,江岸留下幾許沙痕,落葉聲中陣陣寒意穿透窗紗,(2分)營造出一種淒涼、冷寂的意境。(2分)
小題2: 「燕入誰家」的疑問,深刻揭示了國破家亡的殘酷現實,百姓流離失所,表達了作者深深的亡國之痛(或:「燕入誰家」暗指朝代變遷,投降派投降新朝,表達了作者對南宋覆亡的慨嘆和對投降派的嘲諷);(2分)「飛入尋常百姓家」描寫南京城的歷史鉅變,表達的則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無限感慨。
(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鑑賞詩歌的意境,其實就是將詩文中帶有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一一找出來,然後看這些意象組成了什麼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一場大雨洗過天空,夕陽斜照彩霞映得水面格外明亮;大潮洶湧,在漫過海灘後又漸漸退去。
江岸邊留下了些許沙痕。聲聲落葉,飛快地透過窗紗,使詞人感到秋意襲身,時令已由夏入秋了。這是一幅淒涼的黃昏秋江圖。
恰值兵敗被擄之後,作者面對著此情此景,哪能不倍加傷感呢?
小題2:
試題分析:「寂寞古豪華,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
」建康(今南京),是煙柳繁華地,也是南宋王朝賴以阻擋蒙古南侵的一道屏藩。蕭條得使詞人生寂寞、衰歇之感。此詞帶有幾分嘲諷意味,不只是一味悲慨而已。
借燕子飛入新巢,喻指許多南宋遺民變節奉敵。作者大悲慨之中,懷有深深的嘲諷。更表明他不仕新朝,堅守節操的心聲。
運用典故,化用劉禹錫《烏衣巷》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體現了王朝由盛而衰。「寂寞」與「豪華」形成今與昔鮮明的對比。夕陽西下喻寫國家的衰亡,「又」字型現了詞人對歷史興替的無奈。
最後以大雁南飛作結尾,具有弦外之意,燕子還會「說興亡」,而大雁目睹山河變化無動於衷,將情與景結合起來,感情悲涼。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小題。唐多令 鄧剡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風吹世換,
4樓:萌神
小題1:
明寫惱恨「西風」使季節更換(2分);暗寫痛恨元朝統治者使南宋滅亡,讓自己淪落天涯(3分)。
小題2:
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蘆花這三個意象(2分),營造了一種色彩暗淡、淒涼冷清的意境(答「蕭瑟淒涼」也給分)(2分),表達了自己的亡國之痛和漂泊流離的悲苦之情(2 分)。
小題1:
試題分析:
「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西風」既作為一種自然物的實寫,又象徵著蒙古統治者侵略勢力。時代變革、朝廷更換,鄧剡抱定不再仕元的決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
詞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風吹落天涯的枯葉,也很恰切。北朝的樂府民歌《紫騮馬歌辭》雲:「高高山上樹,風吹葉落去。
一去數千裡,何當還故處?」它用風吹落葉比喻流落飄蕩的情狀,反映人民在戰亂中逃亡景象。形象鮮明,深沉悲憤。
「天涯」意謂極言其遠,以托出詞人慾歸不能的哀怨。
小題2:
試題分析:
詞人又通過對空闊的水、天之間漸次觀察,終於發現:「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淡淡幾筆,就勾勒出另一幅悽清的寒汀蘆雁圖。
詞人置群雁於雖悽清而潔白的明月、蘆花中,寄寓了他對亂離中的人民懷著無限同情。雖然是群雁,然而無首。沒有悽居之處,真是可憐之極。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按要求答題。(6分)唐多令鄧剡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風
5樓:裡卡路德
(1)「寒」字既是指季節變得寒冷(1分)又指詞人看到國破家亡內心的淒寒之情(1分)
(2)此句以景結情,(1分)描繪出清冷月下,大雁宿於白茫茫的蘆花中的圖景(1分)烘托出悽清冷寂的氛圍(1分),抒發了朝代更替,國破家亡的愁苦與無奈之情(1分)無
閱讀下面的這首詞,完成小題。(6分)唐多令 鄧剡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
6樓:冰凝
小題1:明寫惱恨「西風」使季節更換(1分);暗寫痛恨元朝統治者使南宋滅亡,讓自己淪落天涯(2分)。
小題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蘆花這三個意象(1分),營造了一種色彩暗淡、淒涼冷清的意境(1分),表達了自己的亡國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1分)。
試題分析:
小題1:「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西風」既作為一種自然物的實寫,又象徵著蒙古統治者侵略勢力。
時代變革、朝廷更換,鄧剡抱定不再仕元的決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詞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風吹落天涯的枯葉,也很恰切。北朝的樂府民歌《紫騮馬歌辭》雲:
「高高山上樹,風吹葉落去。一去數千裡,何當還故處?」它用風吹落葉比喻流落飄蕩的情狀,反映人民在戰亂中逃亡景象。
形象鮮明,深沉悲憤。「天涯」意謂極言其遠,以托出詞人慾歸不能的哀怨。
小題2::「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淡淡幾筆,就勾勒出另一幅悽清的寒汀蘆雁圖。
詞人置群雁於雖悽清而潔白的明月、蘆花中,寄寓了他對亂離中的人民懷著無限同情。雖然是群雁,然而無首。沒有悽居之處,真是可憐之極。
點評:本題從詩歌的意境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進行考查,這是詩歌鑑賞中的常考點。由於本詩的作者學生不熟悉,也沒有更多的註釋對寫作背景加以解說,所以本題有一定的難度。
特別是第一小題估計考生很難指出該句的言外之意,所以命題時還是要考慮具體的學情。
唐多令鄧 剡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華,
7樓:匿名使用者
小題1:雙關(1分)明寫:惱恨「西風」使季節更換;(1分)暗寫:痛恨元朝統治者使南宋滅亡,讓自己淪落天涯。(1分)
小題2:秋季來臨,燕子都飛走了,只剩下南來的無數大雁,在明月的輝映下,露宿在蘆花之中。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蘆花這三個意象,營造了一種色彩暗淡、淒涼冷清的意境,表達了自己的亡國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
小題1:試題分析:「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
用了雙關的手法,「西風」既作為一種自然物的實寫,又象徵著蒙古統治者侵略勢力。時代變革、朝廷更換,鄧剡抱定不再仕元的決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詞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風吹落天涯的枯葉,也很恰切。
點評:「表達技巧」分為四個理解層面由低到高(字詞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別是修辭手法(比喻、比擬、誇張、借代等)、表達方式(記敘、說明、描寫、抒情、議論,詩歌中主要是描寫和抒情)、表現手法(對比、襯托、象徵、比興等)、謀篇佈局手法(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秋逼暗蟲通夕響」以動襯靜。
小題2:試題分析:詞人又通過對空闊的水、天之間漸次觀察,終於發現:
「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淡淡幾筆,就勾勒出另一幅悽清的寒汀蘆雁圖。詞人置群雁於雖悽清而潔白的明月、蘆花中,寄寓了他對亂離中的人民懷著無限同情。
雖然是群雁,然而無首。沒有悽居之處,真是可憐之極。
點評:鑑賞詩歌的意境,其實就是將詩文中帶有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一一找出來,然後看這些意象組成了什麼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小題。送魏二(唐)王昌齡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
小題1 涼 不僅寫出了秋風秋雨中身體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寫出了此時因朋友分離而倍感淒涼的內心感受。小題1 這首詩的第 一 二句寫眼前實景,在一個空中飄散著橘柚香氣的清秋的日子裡,詩人在靠江的高樓上設宴為朋友送別,然後在秋風秋雨中送友人上船。後兩句詩人以 憶 字為行人虛構了一個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場景 在不...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問題登樓杜
1 頷聯描述山河壯觀的景象,憑樓遠望,錦江流水挾著蓬勃的春色從天地的邊際洶湧而來,玉壘山上的浮雲飄忽起滅正象古今世事的風雲變幻。上句向空間開拓視野,下句就時間馳騁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來,形成一個闊大悠遠 囊括宇宙的境界,飽含著對祖國山河的讚美和對民族歷史的追懷 而且,登高臨遠,視通八方,獨向西北前...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小題。華清宮吳融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宮中落旋幹。綠樹碧簾相掩映,無人知
小題1 b 小題1 b 小題1 詩歌所表達的並非 讚美之情 而是對統治者腐朽生活的 憤恨之情 小題1 明月自來還自去 不是比喻詩人孤寂的心境,而是巧用擬人的寫法寫出了因歷史鉅變而引發的蒼涼之感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華清宮 吳 融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宮中落旋幹。綠樹碧簾相掩映,無 思想內容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