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上闋寫了什麼內容?詞人心理有什麼變化
1樓:網友
內容: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上片表現詞人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側重「出世」與「入世」、「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態。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表現詞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側重寫人間真情。
2樓:匿名使用者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上闋內容: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心理變化: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
《水調歌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網友
《水調歌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幹裡、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作品。
4樓:風音
蘇軾因為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鬱惆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於表現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補充:《水調歌頭》的作者是蘇軾,全詞如下: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1-3]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水調歌頭中詩人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5樓:a多次拒絕薛之謙
原文: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叢羨辯寬餘。子在川上曰:派逗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巨集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譯文:剛飲過長沙的水,現又吃了武昌魚。我在萬里長江上橫渡,舉目眺望舒展的長空。
哪管得風吹浪湧,這一切猶如信步閒庭,今天我終可以盡情流連。孔子在岸邊嘆道:光陰如流水般遠去了!
江面風帆飄蕩,龜蛇二山靜靜佇立,胸中巨集圖公升起。大橋飛跨溝通南北,長江天塹將會暢行無阻。我還要在長滲缺江西邊豎起大壩,斬斷巫山多雨的洪水,讓三峽出現平坦的水庫。
神女想必很健康,但她會驚愕世界變了模樣。
《石灰吟》表現了作者什麼的高尚品質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不知可對?加油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石灰吟 表達了作者什麼的大無畏精神和什麼的崇高品格?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
梅花魂表現了作者什麼的感情,梅花魂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整篇文章通過讚美梅花來頌揚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寄託了老人對祖國抄深深的眷戀之情。本課以梅花為線索,講了外祖父的幾件事,表現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語文五年級下冊語文4課梅花魂 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整篇文章通過讚美梅花來頌揚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寄...
水調歌頭哪些詞句表達了作者豁達的胸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