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臨朝稱制後,李敬業是如何反抗的?

2025-04-20 17:10:34 字數 1820 閱讀 5779

1樓:創作者

當時的他明確的表示了自己的態度,並且被貶官了,然後橘吵告進行了起義,然後舉兵謀反,並且還編寫了乙個非常著名的文圓明章,當時也引碰鏈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2樓:劉心安兒

他在看到這種情況之後,勇敢的站了出來,打出了反抗對方的旗幟,也實施了南進的策略。

3樓:王祿

他是密謀起兵反抗的,他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在起兵的時候有一些人是支援他的。

李治為什麼讓武則天管理朝政

4樓:名字太難起了

因為李治經常頭暈目眩,所以讓武則天管理朝政。

在顯慶五年的時候,唐高宗李治經常會在閱讀奏摺的時候感覺到頭暈目眩,長久以來影響了自己處理政務的能力,於是皇后武則天則開始參與到了料理國家朝政的事務當中。

逐漸唐高宗的健康情況一天不如一天,從而使武則天國家政權逐漸的從自己手中轉向了武則天的手中,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先後滅掉了突厥和高句麗,使得當時的唐朝版圖為最大。

在弘道元年的時候,唐高宗李治去世,享年五十五歲,在他去世以後不就,武則天自立為帝並且改國號為周,從而建立了武周王朝。

5樓:網友

因為他有病,不能理政,而且武則天有管理朝政的才能。

6樓:網友

李治後期眼睛失明,才給小武做大的機會。

膽略過人敢對武則天造反的李敬業,為啥又叫徐敬業?

7樓:海的另一邊

徐敬業因起兵反叛,江南大決戰後,被部下砍下頭顱投誠,武則天也下令將徐敬業的李氏賜姓除去,並把徐敬業的祖墳平了,以示懲處。李敬業又叫回徐敬業了。

8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其祖父李勣原名就是徐世勣,李姓是李世民給賜的,所以叫李敬業為徐敬業也沒錯。

9樓:勝利村寧

因為他最後改性了,不希望自己的姓和自己的爸爸乙個姓。

唐高宗李治為什麼要廢武則天??

10樓:聊娛樂的吃瓜群眾

因為到了後期,李治已經成為乙個比較成熟的皇帝,這時候的他則不再需要乙個強勢的女人干政。武則天對朝廷的滲入越來越嚴重,李治十分不滿,心生廢掉武則天的念頭。

其核心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李治本人對武則天干政程度的不滿,第二點是李治擔心自己的兒子繼位後,會因為武則天的緣故,而不能主持朝綱。

武則天稱帝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後,「明察善斷」,多權略,知人善任,重視人材的選拔,開創殿試、武舉及試官制度。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

同時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軍事上收復並穩定安西四鎮,一度使後突厥歸降。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 -||

11樓:匿名使用者

李世民選李治,是因為其他幾個皇子爭鬥厲害,太子在自衛的時候也沒有把握住火候,惹老頭生氣了。李治沒有參與競爭,而且比較有心計,所以中了頭彩。

李治肯定是愛上武則天了,但武則天是他老爸的女人,年齡雖然不大,卻是他的長輩。所以他當了皇帝以後,就讓武則天出家了。經過幾年過渡之後,又命武則天還俗,還俗之後,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收納武則天,把她立為皇后。

和精明的武則天相比,李治性格比較軟弱,加上身體不好,朝政慢慢落到武則天手裡。李治死後,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立為皇帝,但武則天抓住權力不放手,先後廢掉了兩位皇帝,都是她自己的兒子,她殺了自己的好幾位皇子,最後自己當了皇帝。但是她沒有奪李治的皇位,奪的是中宗和睿宗的皇位。

武則天是李旦的媽嗎,武則天和李旦,李隆基關係怎樣

是的,看來武則天作為傑出的政治人物無情之至,連讀者都不敢信了.李旦是武則天和高宗第八子 公元684年被武后擁立為帝,690年被廢。710年其子李隆基剿滅韋后,擁李旦為帝,712年讓位與李隆基,死於716年,時年55歲 是,而且是四個兒子中最小的。是的。三樓的說的對,武則天真的是為了權利不擇手段!肯定...

是武則天的強勢造成了李治的弱勢 還是李治的軟弱成就了武則天

這個很難說是誰造就了誰,應該說雙方的性格各自造就了對方。在李世民的時候,他就看到了武則天的一種強勢,心狠。而且這位武則天,她人長的是十分美麗,也很懂得把握機會。在李世民去世的時候在尼姑庵做尼姑,但仍被李治不顧一切給帶回了後宮,為了她而立她為後,這就可以看出她的資本了,聰明與美麗的結合。要知道,武則天...

李顯復位之後,武則天是怎樣度過人生中的最後一年的

最後一年,我個人感覺武則天比較慘,雖然衣食無憂,但是權力什麼都沒有了。因為當時武則天天是被軟禁起來的,而且心情也是非常的鬱悶。武則天內心非常的失落,很不甘心的鬱鬱而終了。被軟禁在上陽宮,生活方面都過得可以,但卻抑鬱而終。李顯復位之後,武則天是怎樣度過人生中的最後一年的?李顯復位以後,武則天是怎樣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