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芊芊和你說民生
則的意燃汪思是但是。
一、則的釋義。
1、規範;榜樣。
2、規則。3、效法。
4、連詞。表示承接關係;表示轉折關係。
5、是;乃是。
二、漢字字配桐源。
字原從「刀」、從「鼎」,意思是用刀在鼎上刻畫文字,以作為後人的典則。本義是「準則」或「法典」。三、組詞。
否則、四則、分則、守則、鐵則等。
2樓:貝貝愛教育
但。則拼音zé
1、模範。2、規程,制度。
3、效法。4、表示因果關係,就,便。
5、表示轉折,卻。
6、表示肯定判斷,乃,是。
漢字筆畫:<>
1、否則[fǒu zé]
如果不是這樣。
2、實則[shí zé]
實際上;其實。
3、守則[shǒu zé]
共同遵守的規則。
4、鐵則[tiě zé]
比喻確定不移的法則;鐵律。
5、附則[fù zé]
附在法規、條仿慶慎約、規則、章程等後面的補充性條文,一備敬般是關於生效日期差滲修改程式等的規定。
6、細則[xì zé]
有關規章、制度、措施、辦法等的詳細的規則。
有司雖欲徇私舉之而不得什麼意思
3樓:網友
原文:科舉之善,在能破朋黨之私。……前此選舉,皆權在舉之之人,士有應舉之才,而舉不之及,夫固無如之何。
既可(科舉),…不能應試者,有司雖欲徇私舉之而不得;苟能應試,終必有若干人可以獲舉也。此實選舉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翻譯:科舉的好處,在於能夠破除朋黨的弊端。
以前選舉的時候,權力掌握在舉薦人手裡,學子有應該被舉薦的才能,而不能被及時舉薦,那也沒有辦法。
而實行科舉之後,沒有資格參加考試的,就算相關部門的**想徇私舉薦他們,也是不可能的;而能夠有資格參加考試的,最終也一定會有考中的(言外之意就是說,考試成績擺在那,有關部門就算對你有意見,比如你送禮沒送到,他們也拿你沒辦法)。這就是科舉的好處,能夠對負責選舉的**的徇私舞弊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4樓:成大文化
但。則拼音zé
1、模範。2、規程,制度。
3、效法。4、表示因果關係,就,便。
5、表示轉折,卻。
6、表示備敬肯定判斷,乃,是。
漢字筆畫:<>
1、否則[fǒu zé]
如果不是這樣。
2、實則[shí zé]
實差滲際上;其實。
3、守則[shǒu zé]
共同遵守的規則。
4、鐵則[tiě zé]
比喻確定不移的法則;仿慶慎鐵律。
5、附則[fù zé]
附在法規、條約、規則、章程等後面的補充性條文,一般是關於生效日期修改程式等的規定。
6、細則[xì zé]
有關規章、制度、措施、辦法等的詳細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