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三墨法中的積墨法如何運用?

2025-04-13 23:45:17 字數 1698 閱讀 1481

1樓:匿名使用者

積墨,即層層加墨。這種墨法一般由淡開始,待第一次墨跡稍幹,再畫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覆皴枯廳兆擦點染許多次,甚至上了顏色後還可再皴、再勾、畫足為止,使物象具有蒼辣厚重的立體感與質感。

積墨法行筆特點。

用積墨法,行筆要靈活,無論用中鋒還是側鋒,筆線都應參差交錯,聚散得宜,切忌堆疊死板。要注意第一次墨色與第二次墨色之間的差別,色度的濃淡相差略大一些,才能看得出伏啟筆痕,不至於幹後糊塗一片。用得好的積墨法始終保持墨的光澤,積墨沒租愈多,光彩愈足。

如果幹後出現灰色的死墨,積墨法就失敗了。

積墨法成功的關鍵決定於筆法,筆筆有力,行筆有度,墨色才能有神彩。總之,積墨法既要渾然一體,又要有筆跡墨痕可尋,墨色生動,光彩煥發,忌灰暗板滯。

2樓:匿名使用者

積墨法即多層積累、堆積,層層漬染,層積而厚。所用毛筆要短而軟,墨色淡而幹,宣紙半生半熟。積墨過程可先淡後濃,也可先濃後淡。

每遍積墨要求每筆本身不宜變化太多,幹、溼、濃、淡的效果是靠多遍積累用筆起來的。重墨色的筆團凱觸範圍越來越小,墨色越來越深,筆觸也越來越巖螞多,淡墨色的筆觸卻越來越大,覆塌棗喚蓋面則越來越闊。

墨法的常用墨法

3樓:妙妙°蹔鷊

破墨法:破墨法中分為濃破淡、淡破濃兩種表現形式。破墨法是以不同水量、不同墨色,分先後相重疊而產生一種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現手法。

它必須趨溼進行,達到互破的目的。破墨法的特點是滲化處筆痕時隱時現,相互滲透,純為自然流動而無雕琢之氣,有一種豐富、華滋、自然的美感。

水潤墨漲法:水潤墨漲是我現代著名畫家邱漢橋先生創造的國畫山水技法。水潤墨漲就是水和墨的高度概括。

水與墨本無形,但它確又承載著有形的使命、精神內涵,這種內涵又傳導著人與自然的哲學關係。它可讓無形變有形,即「無」中生「妙有」之玄。邱漢橋的每幅作品都有水的靈動、水的滋潤、水的氣運、水的暈光,從而使他的作品磅礴、寧靜、幽遠,具天成之美。

積墨法:是一種由淡到濃,反覆交錯,層層相疊的方法。積墨可溼積也可幹積。溼積易顯墨韻,幹積易見墨骨。能做到積染千層,仍然元氣淋漓為佳。

焦墨法:焦者枯乾也。用筆枯乾滯澀凝重,極富表現力。焦墨執行中速度緩慢,故而老辣蒼茫,但焦墨不宜多用,與溼筆對比使用方顯焦墨的意韻。

宿墨法:顧名思義即時隔一日或數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紙上所呈現出的一種脫膠墨韻用墨法。宿墨法在現代人物寫生常常使用,宿墨在宣紙上的滲化比新墨滲化多了一種筆墨意味,具有空靈、簡淡的美感。

衝墨法:當第一遍所繪之墨尚未乾透時,用清水沖洗,使之產生墨塊中間淡化,用筆邊緣明確的效果。偶爾用此法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墨法的運用

4樓:紫月遠征軍濘郼

談墨法離不開水。既是水墨,當以墨為體,以水為用。「墨分五彩」,講的是墨有焦、濃、重、淡、輕,又有枯、幹、渴、潤、溼的用墨用水程度和輕重的區分。

墨法中有水潤墨漲法、潑墨法、濃墨法、淡墨法、破墨法、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衝墨法等。墨法這一節中主要介紹常用的破墨法、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衝墨法。而潑墨法、濃墨法、淡墨法很容易理解,不一一介紹了。

積墨法的介紹

5樓:恬然且樂觀的小工匠

積墨,即層層加墨悔談。這種墨法一般由淡悔殲開始,待第一次墨跡稍幹,再畫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覆皴碧前衝擦點染許多次,甚至上了顏色後還可再皴、再勾、畫足為止,使物象具有蒼辣厚重的立體感與質感。

書法學習中筆法為什麼這麼重要,書法的墨法,章法和筆法哪個最重要

我們知道書法的學習過程中,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筆法,就 因為筆法是寫字的基礎。書法的墨法,章法和筆法哪個最重要 墨法 章法和筆法中,筆 法最重要。自古有 筆法千古不易 之說。中國書法史 黃惇著 對元朝趙孟頫的 用筆千古不易 的理解,全面 正確的詮釋了趙孟頫的觀點。他的詮釋抓住了幾個核心,原文是這樣...

三維空間叉積求平面法向量,叉乘如何求平面法向量?比如a,b這兩個向量,是我叉乘求錯了嗎。

設a x1,y1,zi b x2,y2,z2 c x3,y3,z3 為不共線三點,向量ab 向量ac 由a b c三點確定的平面的法向量就是向量ab與向量ac的叉積三個分量分別是下面的三個二階行列式 y2 y1 z2 z1 z2 z1 x2 x1 x2 x1 y2 y1 y3 y1 z3 z1 z3...

在工作中,怎樣適當的運用激將法?

工作中可以適當應用激將法,用激將法要注意工作地點和方式,靈活應用激將法,激勵員工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反之激將法過頭了,應用不當,會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帶來負面影響。工作中可以適當應用激將法,用激將法要注意工作地點和方式,靈活應用激將法,激勵員工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反之激將法過頭了,應用不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