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紙愛潯子
北宋。初名「趙仲針(針)」,宋英宗。
趙曙長子,生母宣仁聖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
宋神宗幼時,便「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而數敗兵」,立志「雪數世之恥」 ,到十多歲時,神宗就「慨然興大有為之志,思欲問西北二境罪」 。
治平元年(1064年),進封潁王。
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繼位。
神宗在即位之初,耳聞目睹積貧積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
赴京,推行變法,史稱「熙寧變法」。在變法的過程中,神宗以君權的力量,保證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同年七月至十一月先後頒佈實行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在熙寧變法期間,王安石任用王韶出兵抗禦西夏,拓地五州,史稱「熙河開邊」。變法雖然在前一階段取得勝利,但守舊勢力的攻擊並沒有停止。
於是,神宗開始左右搖擺,勉力維持新政。
元豐年間,神宗親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礎上,使改革有所推進。
元豐四年(1081年),西夏皇室內亂,神宗以為有機可乘,遂出兵五路伐夏,但深入夏地各軍因糧草不濟,無態掘前功散棚而返。
元豐五年(1082年),又聽徐禧之計,築永樂城,西夏發30萬大軍圍攻永樂城,戰敗。宋軍帆清兩次戰敗,神宗希望攻夏雪恥、節省「歲賜」的計劃徹底破產。
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趙頊在福寧殿憂鬱而逝,享年38歲,廟號神宗,諡號為英文烈武聖孝皇帝。
葬於永裕陵,子趙煦嗣位。
在守舊勢力的反對下,神宗雖然搖擺於新舊兩黨之間,但他維持新政、堅持變革的決心不變,是宋朝有抱負、有作為的皇帝。
宋史·神宗紀贊》:「其即位也,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不治宮室,不事遊覽,勵圖治,將大有為。」
2樓:網友
宋神宗,生於1048年5月25日,英宗長子,卒於1085年4月1)。全名趙頊,又名仲針,諡號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培瞎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後,由於對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滿,且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
由於改革操之過急,不得其法,最終失敗收場,不過神檔鄭宗還是維持新法配蠢空將近二十年。時值夏惠宗在位,母黨梁氏專權,西夏國勢日非,宋神宗命兵伐西夏,期圖一舉殲滅西夏。在慶州(今甘肅慶陽)宋軍大破夏軍,佔領西夏二千里土地。
不過後來在永樂城之戰中慘敗,滅夏之舉未能實現。事後,宋神宗在朝中當眾痛哭。他有抱負,勵精圖治,想滅西夏,惜壯志未酬,於元豐八年飲恨而歿,享年三十八歲。
其子宋哲宗親政後,竭盡所能完成父親遺志。
3樓:一顆巴基斯坦球
宋神宗是宋朝的,他是傳說中的一把好牌打的稀碎變法人物。本來他想變法,可又因身體不適病逝。
4樓:仁芷文
宋神宗趙頊北宋第六位。
5樓:光照狀元郎
宋神宗是北宋第六代皇帝。
解析:宋神宗,英宗長子,諡號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英宗趙曙長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國公;後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受封淮陽郡王;治平元年(1064)進封潁王。
治平三年立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為神宗,時年20歲。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後,由於對疲清和弱的政治深感不滿,且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
由於改革操之過急,不得其法,最終失敗收場,不過神宗還是維持新法將近二十年。
在守舊勢力的反對下,神宗雖然搖擺於新舊兩黨之間顫正友,但他維持新政、堅持變革的決心不變,是宋朝有抱負、有作為茄槐的皇帝。
6樓:逸談古今
宋神宗趙頊(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趙仲針,宋英宗趙曙長子,生母宣中圓悔仁聖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進封潁王。治平腔談三年(1066年)十二月,賣正被立為皇太子。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繼位。
7樓:遊璃華世間
宋神宗趙頊(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趙仲針攔友手,宋英宗趙曙長子,簡嫌生母宣仁聖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告彎皇帝。
8樓:匿名使用者
宋神宗 (1048—1085),宋朝第六個皇帝(1067—1085)。名趙頊,宋英宗子。
9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宋神宗趙頊(原名仲針),宋朝第六位皇帝,英宗和宣仁聖烈高皇后長子。
10樓:網友
1準備材料:鯉魚1條(約500克)、食鹽(3g);姜(2~3片);八搜攜角(1個);花椒(適量);老抽(適量);白糖(少許);白醋(適量);紅尖椒(適量);香葉(1片);小蔥(1小把)。
2鯉魚一條,殺洗乾淨。
3蔥打蔥結,薑切片,棚穗蒜拍碎,備用。
4鍋內放油,放入少鏈漏卜許鹽,油熱鹽化後,放入鯉魚,煎至表皮金黃色,翻面。
5鯉魚兩面金黃色後,貼邊放入蔥薑蒜,熗鍋。
6加入適量老抽,鯉魚上色後,加入適量湯。慢燉。湯以沒過魚身為佳。
7加入適量鹽,白糖少許,青紅辣椒,花椒,八角,香葉。
8鍋開後,放入少許白醋,蓋蓋兒,繼續燉。
9魚出鍋前,撒香蔥花,即可。
宋神宗是哪個皇帝?
11樓:文月閣主
宋神宗,北宋。
第六任皇帝,宋英宗。
趙曙長子,是乙個銳意進取又功敗垂成的皇帝,主要還是心眼小,他繼位伊始看到大宋。
面臨的困境,召王安石進京,是王安石變法的堅定支持者,但是後來受到頑固派和後宮的掣肘,與王安石產生間隙,但是他對變法矢志不渝,就是王安石去官後。他還親自主持變法。是乙個有擔當,有進取的皇帝。
12樓:遺忘記憶
趙頊,原名仲鋮,宋英宗趙曙的長子,宋朝的第六位皇帝。趙頊在位初期宋朝的統治出現了很多矛盾與危機,為了緩解危機,趙禎勇於打破傳統,起用王安石主持變法,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對宋朝的統治有了很大的影響。下面是學習啦為大家整理的宋神宗趙頊的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宋神宗趙頊簡介。
宋神宗趙頊[xū],的父親是宋英宗,也是宋英宗的嫡長子,因此在宋英宗死後,自然而然的登上了皇位,也是北宋史上第六位皇帝。
西元1048年,趙頊出生,1063年受封淮陽郡王。1064年進封潁王,1066年立為皇太子。趙頊兒時就很好學,也很喜歡讀《韓非子》,對「富國強兵」之術也非常感興趣,應該說是有治國理財的天賦。
1067年,英宗駕崩,趙頊繼位,他繼位時,宋朝面臨著一系列的危機,在趙頊面前的是乙個問題很多的爛攤子。軍費開支龐大,政費繁多,每年又要贈送遼國和西夏大量錢財,這似的國庫入不敷出。這個時候民不聊生,甚至屢屢有人暴動反抗。
為了富國強兵,緩和矛盾,年輕的趙頊決定打破傳統,實行變法,他起用王安石主持變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這一場宋朝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大變法,使得大宋王朝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多方面進行了諸多改革,產生了巨大影響。
但是變法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實行起來很艱難,觸犯了很多大官僚地主商人的利益,。王安石對神宗慨嘆道: 「天下事像煮湯,下一把火,接著又潑一勺水,哪還有燒開的時候呢?」
1085年,由於大宋對西夏戰事的慘敗,宋神宗趙頊在精神上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病情惡化。
13樓:品博
宋神宗——銳意進取的北宋第六位皇帝。
宋神宗趙頊(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本名趙仲針,宋英宗長子,宋朝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
神宗即位後,對北宋積弱深感憂心,而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振興北宋王朝,是為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
14樓:瑾臨珞晴
宋神宗趙頊(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趙仲針,宋英宗趙曙長子,生母宣仁聖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進封潁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為皇太子。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繼位。
宋神宗是北宋的皇帝。
15樓:茉
宋神宗趙頊[xū](西元1048年5月25日―西元1085年4月1日),原名仲鋮,宋英宗長子,北宋第六位皇帝。西元1064年(北宋治平元年)封光國公,後進封淮陽郡王、潁王。西元1066年(治平三年)立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為宋神宗,時年20歲。
西元1067年(治平四年)趙頊即位,西元1068年改年號為熙寧元年。由於對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滿,且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立即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西元1085年在福寧殿去世,享年37歲,廟號神宗,諡號為英文烈武聖孝皇帝,葬於永裕陵。
16樓:山顛一寺一壹酒
大宋王朝歷史:宋神宗趙頊(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本名趙仲針,宋英宗長子,宋朝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
神宗即位後,對北宋積貧積弱深感憂心,而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振興北宋王朝,是為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
17樓:步餘年
這個應該是北宋時期,在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事變法便是出現在這個時期,所以從這一方面來看,事實上也能看得出來,這個人應該還是很想有一番作為,很想個性的,但是最後還是由於阻礙的力量太大,沒有能夠真正的成功,這個應該也就是歷史上的乙個情況,他的一生幾乎都是處於變革之中,但是在他晚年的時候,最後還是停止變革,也能夠看得出來,他也曾經努力過,但是最後還是失敗。
18樓:新左右
宋神宗趙頊是宋英宗趙曙長子,宋哲宗趙煦的父親,是北宋第六位皇帝。
19樓:日月同輝
宋神宗是北宋第六位皇帝,名趙頊,西元1068——1085年在位。
20樓:網友
趙頊,宋英宗趙曙長子,北宋第六位皇帝,推行王安石變法。
21樓:和諧處事良緣
宋神宗 趙頊,宋英宗的長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是個勵精圖治、力行改革的皇帝。
22樓:不玩遊戲更好
神宗是宋開國皇帝匡趙胤之後的第五個皇帝。 太祖趙匡胤(927~976)之後是太宗趙光義(939~997),即趙炅。976~997年在位 。
趙匡胤同母弟,初名匡義,太祖時改名光義,稱帝后又改名炅;太宗之後是真宗趙恆(968-1022) 宋太宗第三子;真宗之後是仁宗趙禎(1010~1063);仁宗之後是英宗趙曙(1032—1067),仁宗養子,為太宗曾孫,濮王允讓之子;英宗之後即是神宗頊(1068-1085) 英宗之子。即位後,有恢復河朔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勵精圖治,惜以急於求成致敗,又欲取西羌不果,飲恨而歿。在位十八年。
宋神宗是明君還是昏君?北宋滅亡是他的錯嗎?
宋神宗是一位平君,宋仁宗之子,一心想要變法圖強,但是沒有變法成功,反而自己落得個病死,所以還是值得稱讚的,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盤點一下宋朝的昏君都有哪幾個人?我認為宋朝的昏君有,宋徽宗 趙匡胤 宋太宗趙光義,宋真宗趙恆 宋仁宗趙禎 宋英宗趙曙 宋神宗趙頊 宋哲宗趙煦 宋徽宗趙佶 宋欽宗趙桓 宋高宗...
宋神宗時期的新法中的青苗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宋神宗時期的新法中的 青苗法 把糴買常平倉糧的本錢作為青苗錢,散給每家每戶,命令他們出二分利息,春天散出,秋天收回。青苗法於熙寧二年 1069 九月開始實行。這對調節糧價 救濟饑民有一定作用。青苗法推行後,南方農民認為很是便利。一般農民也願意到州縣去借青苗錢。青苗法雖然收百分之十利息,二次借貸收百之...
「皇宋」年號是在什麼朝代,天元是哪個朝代的年號
皇宋通寶鑄造於宋仁宗寶元年間 公元1038 1040年 俗稱 北皇宋 錢文有真 篆二體。九疊篆,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篆書,原本是一種流行於宋代的 國朝官印 字型,主要用於印章鐫刻,其筆畫摺疊堆曲,均勻對稱。每一個字的摺疊多少,則視筆畫的繁簡確定,有五疊 六疊 七疊 八疊 九疊 十疊之分。之所以稱為 九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