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贄有哪些「異端」的觀點

2025-04-10 04:15:23 字數 2932 閱讀 4807

李贄為何被視為「異端」?

1樓:漫閱科技

李贄(1527~1602),初名載贄,號卓吾、巨集甫、溫陵居士,又號龍湖叟,晉江(今福建晉江)人。他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為左派王學突出的代表人物。他愛好自由思想,懷疑封建社會傳統的教條,反對把孔子當成偶像,批判正統的程朱道學,揭露假道學的虛偽和醜惡,因此被統治階級目為「異端」,誣陷入獄而死。

概括李贄異端思想主要有哪些

2樓:網友

李贄在反對政治腐敗和宋明理學的過程中,形成了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有:

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打破孔丘提出的是非標準,用自己的是非標準,重新評價了歷史人物。

提倡人類平等。按照萬物一體的原理,社會上根本不存在高下貴賤的區別。

反對封建禮教。封建統治者奉為金科玉律的儒家經典進行抨擊,認為儒家經典的六經,是經過後人吹捧拔高形成的,不能當做萬年不變的真理。他反對歧視婦女,他認為人們的見識是由人們所處的環境決定的,並不是先天帶來的。

他主張婚姻自由,熱情歌頌卓文君和司馬相如戀愛的故事。

反對理學空談,提倡功利主義。他不同意道學家宣傳的「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說法,認為人類的任何舉動都有其謀利和計功的目的。從功利的觀點出發,李贄主張富國強兵。

他批評理學家「高談性命,清論玄微,把天下百姓痛癢置之不聞,反以說及理財為濁」的行為。針對正統理學家的「存天理滅人慾」的命題,他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的主張,認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對正統思想提出了挑戰。

至道無為」的政治理想。針對明王朝的腐敗政治,李贄提出了「至道無為、至治無聲、至教無言」 的政治理想。他認為人類社會之所以常常發生動亂,是統治者對社會生活幹涉的結果。

他理想的「至人之治」 則是「因乎人者也」,順乎自然,順乎世俗民情,即「因其政不易其俗,順其性不拂其能」,對人類的社會生活不干涉或少干涉。

社會轉型角度來闡訴李贄的異端思想的影響

3樓:明哥歸來

李贄在揭露道學家虛偽本質的鬥爭中,特別對當時任督察院佐副御史的理學家耿定向的醜惡面目作了無情的抨擊。李贄描述耿定向的言行說:「試觀公之行事,殊無甚異於人者,人盡如此,我亦如此,公亦如此。

自朝至暮,自有知識以至今日,均之耕田而求食,買地而求種,架屋而求安,讀書而求科第,居官而求尊顯,博求風水以求福廕子孫,種種日用,皆為自己身家計慮,無一釐為人謀者。及乎開口談學,便說爾為自己,我為他人;爾為自利,我欲利他。„„以此而觀,所講者未必公之所行,所行者又公之所不講,其與言顧行,行顧言何異乎?

《答耿司冠》,《焚書》卷一)在李贄看來,這些以遵守「孔孟血脈」自居的耿定向之輩,「反不如市井小夫」表裡如一,樸實有德,他們「身履是事,口便說是事,做生意者但說生意,力田作者但說力田。鑿鑿有味,真有德之言,令人聽之忘倦矣」(同上)。

李贄對道學以為口實和賴以生存的孔子偶像及儒家經典也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反對「鹹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指出儒家經典並非「萬世之至論」。他說:

前三代吾無論矣;後三代,漢唐宋是也。中間千百餘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鹹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然則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爭也,如歲時然,晝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後日又是矣。

雖使孔夫子復生於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罰賞哉!」(世紀列傳總目前論》,《藏書》卷一)這裡李贄指出是非是隨時改變的,不應該把孔子的話看作絕對真理。他進一步提出「是非無定」的觀點,認為「人之是非初無定質,人之是非也以無定論。

無定質,則此是彼非並育而不相害;無定論,則是此非彼亦並行而不相悖矣。然則今日之是非,謂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可也;謂為千萬世大賢大人之公是非,亦可也;謂予顛倒千萬世之是非,而復非是予之所非是焉,亦可也;則予之是非信乎其可矣。」(同上)無定質,是指沒有固定的本質,「是」可以轉化為「非」,「非」也可以轉化為「是」,這樣是非就無定論了。

李贄正確地看到是非是相對的,是隨時代的變遷而改變的,但他否定是非的客觀標準,將真理的相對性絕對化,陷入了不可知論。

李贄自稱「異端」,主要是針對

4樓:

答案c李贄主要是反對程朱理學倡導的封建綱常倫紀,他不是反對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而是反對在新的社會條件下仍然以過去的孔子思想來作為衡量是非的主要標準。

「異端」思想家李贄是不是儒家的傑出代表?他的思想真的代表了儒家的思想嗎?請說明原因!

5樓:知一求二

儒家思想核心沒有變。李贄反對的是宋明理學對儒學的僵化、反對對孔子的神話和過度崇拜。他本是仍然秉承著傳統儒學的積極救世、民本思想。

時代要求儒學必須有新的發展。他的思想是在救世,是適應當時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新主張。但他沒有脫離傳統的框架。

他批判君主只是要求對他權力有限制、有監督、加強法治。他並沒有像近代康梁、孫中山一樣提出君主立憲、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張。

另外,你的問題體現出你的歷史觀可能不太全面。因為歷史本身就是一脈相承的,包括思想主張的變化。不能將不同的事物完全對立。

康梁託古改制、孫中山的排滿(大漢族主義)他們的思想中難道沒有傳統思想文化的影子嗎?

「異端」思想家李贄是不是儒家的傑出代表?他的思想真的代表了儒家的思想嗎?請說明原因!

6樓:匿名使用者

他當然是儒家的代表人之一了,這還有什麼疑問嗎!首先應當明確,批判孔孟並不意味著否定儒家思想,只是對於其中不符合時代要求的部分進行了改革,是對於儒家思想的發展。作為地主階級的思想家本身也沒有可能超越階級侷限性。

為什麼李贄的「異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時代」影響不大?

7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時代侷限 大家思想觀念是封建滴 得不到人的認同 沒代表廣大人民滴利益 鼓勵鼓勵 給我分吧。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當時沒有網際網絡,資訊傳播速度是以年計算的,沒等有影響大明就完了。

李贄的主張,王夫之,李贄主要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張

反傳統,反教條 bai主義。反對封建du制度,帶有一定zhi的民族色彩。經世致用dao。符合了資本主義版萌芽的權 時代。李贄 1527 1602 漢族 一說為回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 思想家 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李贄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巨集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 百泉居士等。嘉...

綠色化學的觀點有哪些,綠色化學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綠色化學實驗研究的中心問題是使化學反應及其產物具有以下特點 採用無毒 無害的原料 在無毒 無害的反應條件 催化劑 溶劑 下進行 減量 迴圈 重複使用 具有 原子經濟性 即反應具有高選擇性,極少副產品,甚至實現零排放 產品應是對環境友好的 滿足價廉物美的傳統標準。根據不同情況設計的實驗達到上述任一條或...

形容觀點一致的成語有哪些,形容觀點一致的成語

不約而同 不期而同 不謀而合 不謀而同 異口同聲 一 不約而同 釋義 約 約定 同 相同。事先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卻完全一致。出處 西漢 司馬遷 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 無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白話釋義 沒有一尺一寸之勢,從民間,手持戟矛,順應時勢而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