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跟違約金是否可以同時適用

2025-04-03 06:55:24 字數 1857 閱讀 9269

1樓:惠企百科

違約金和定跡悔豎金不能同時適用。

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由於定金和違約金都是合同預先約定的、在一方違約的情形下應向對方作出的補償前態性給付,二者均以金錢為主要給付方式,皆對合同履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所以守約方僅能夠選擇對方雙倍返還定金或者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

與此同時,為姿大了保證守約方的利益,《民法典》吸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中關於定金與賠償損失之間關係的規定,在定金不足以彌補一方違約造成的損失時,對方可以請求賠償超過定金數額損失。

2樓:羅立志

法律分析:視情況而定。合同中可以同時約定違約金和定金條款,但是當事人違約的,不可以同時適用違約金條款和定金罰則。

合同當事人既約定了違約金,又約定了定金的情況下,如果一方違約,對方當事人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即對方享有選擇權,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條款,也可以選擇適用定金條款悶空,但二者不能並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螞櫻瞎百七十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字訂立合同。

第五百八十頌冊八條 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定金不足以彌補一方違約造成的損失的,對方可以請求賠償超過定金數額的損失。

定金和違約金可不可以同時適用

3樓:麻剛

法律分析:定金和違約金不可以同時適用,守約方只可以選擇適用定金或者違約金來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衡飢損失等粗攔好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巖鉛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報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錢債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支付。

違約金和定金是否可以同時適用

4樓:石進學

法律分析:根據法律規定,定金和違約金不可以同時適用,守約方只可以選擇適用定金或者違約金來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法律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局虧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塌仿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桐衫神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定金和違約金可否同時適用

5樓:戴金花

法律分析:定金和違約金不可以同時適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敬世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第五百八十六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

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派睜但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於或者少於約定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塵稿歲定的定金數額。

收到違約金需要繳稅嗎?個人收取違約金是否繳稅的問題

訴訟費用一般可以不用。借 傾向現金 其他應收。貸 營業外收入。跟其他一起,交個所得稅,個人收取違約金是否繳稅的問題 根據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 2003 16號 第三條第 三 款的規定 單位和個人提 稅勞務 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

求助 解除協議,是否要交違約金??

因為公司的做法存在違反 勞動合同法 的規定,因此你並不需要支付任何違約金給公司。雖然你們之間並沒有簽訂正式的合同,但這並不影響你作為勞動者應享有的勞動合同法上的權利,公司加班不給加班費屬於違法行為,你完全有權提出解除協議。另外,勞動合同法中關於違約金的約定只存在於有服務期以及有約定競業限制時才可以,...

撤銷合同的訴求可同時訴求違約金嗎

合同撤銷是指當事人對合同的內容有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可以經利害關係當事人請求,撤銷該合同,使其已經發生的法律效力歸於消滅。合同撤銷後將發生兩方面效力,一是合同自始無效,當事人無需履行合同 二是當事人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還應當賠償對方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