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的繁殖技術,都有哪些?

2025-02-20 23:30:21 字數 1585 閱讀 7378

1樓:神經哥玩遊戲

林蛙的繁殖之產卵方法。

人工修建的產卵場與天然產卵場有旅棗較大的區別,而且人工繁殖種蛙密度大,林蛙不願在產卵場內產卵,所以必須在人工控制下,強制在產卵場內產卵,產卵的方法可用籠式產卵法和圈式產卵法。

圈式產卵法。

在產卵池四周用塑料膜或鐵絲網圍住。塑料膜或鐵絲網高1—公尺,向內傾斜45—60°度角,或在上端向內折成直角,下端用土壓實。按雌雄1:

1比例投放種蛙,密度為每平方公尺10—15對為宜。為了提高配對速度,可再加入10—20%左右的雄蛙,產卵後也應及時移送卵團和種蛙,如果產卵池、孵化池、飼養池按統一標準修建,可將整個繁殖場圍起來,便於管理,極其方便可行。

籠式產卵法。

用細鐵絲或枝條編成籠子,將好的種蛙按雌雄1:1比例放入其中,然後把籠子放到產卵池中,適當調節水的深度使籠內水深保持在15釐公尺左右。產卵籠應放在靜水區,遠離出水口和入水口,種蛙配對後,在水溫10℃左右時,7—8個小時便可產卵。

要注意準確掌握時間,及時把蛙卵移送到孵化池,並把產卵後純櫻的種蛙取出送往休眠場。如果產卵池、孵化池、飼養池按統一標準修建,可選擇中上游的幾個池子做為產卵池。

實踐證明,採用自然孵化法比較好。自然孵化是蛙卵依靠自然水溫孵化、與天然野生蛙孵化方法基本相似,即:將卵按每平方公尺15團的數量放在孵化中,任其自然孵化、生長。

孵化過程中應注意幾個問題:一是孵化時,要將卵團放在淺水區,待卵團膨脹後再移到深水區,如果直接放到深水區,由於卵團未膨脹,浮力小易沉底,受汙染,加上深水區水溫低,孵化速度慢,蛙卵易損廢。

二是在孵化初期要採取同側入水,出水和封閉(半封閉)式灌水法,以保持水面的穩定和水的溫度。池內水深在20釐公尺—30釐公尺左右,夜間因氣溫較低要覆蓋。

三是要注意防止卵團被汙泥汙染。以蒿秸、枝條等在池面上搭成小方格,將卵團控制在一定的區域,避免漂浮到池邊被汙染。

四是要注意防止天敵侵害,要及時驅逐家禽,特別是拆褲拆家鴨和青蛙等天敵。

五是孵化期注意保持環境寧靜,避免振動池埂,不可攪動孵化池內的蓄水。

六是孵化期水溫應控制在10—15℃左右,經專家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這個水溫雌蛙比例可提高20—30%。

2樓:小美生活小集錦

這應該選擇乙個適宜的環境,一般的環境當中是比較潮溼的,而且周圍還尺兄會有一些樹木,在4月份的時候就會產卵,可以選擇採集,不可以去用藥物,在挑選的時候也陵鉛襲是應該去選擇一些比較健壯的體重在50克激滑左右的放在水池裡面,水溫控制在10℃左右。

3樓:樂樂在此呢

應該選擇適當的繁殖環境,同時含粗彎要注意經濟談悶效益,而且要注意產卵的過程,也要注意飼料方面凳蔽的餵養,還要注意品種的選擇。

林蛙養殖環境,需要什麼?

4樓:網友

林蛙養殖需要完善的遮陽和避雨設施,以免林蛙因陽光直射或淋雨影響生長,適宜林蛙生長的溫度為左右,養殖場內的溼度根據林蛙不同的生長階段進行調整,場內設定通風口保持空氣清新,及時清理積水,定期對養殖場所進行消毒,預防鼠害、鳥害和蛇害。

5樓:教育知識之家

在山林區養蛙場必須選擇在氣候溼潤、接近自然的環境,比半人養殖要求嚴格,同處一地要有水池、草地、灌叢和樹林等多層次遮陰的環境;

怎麼製作林蛙油,林蛙油是怎麼弄出來的

如何剝取林蛙油直接影響到蛙油的質量。林蛙油的剝取分為幹剝和鮮剝兩種,幹剝法最常用,優點是可隨用隨剝,油不易被汙染,油的形態完整,步驟依次是燙死 穿串 乾燥 軟化 剝油 分等 包裝。鮮剝法不太常用。將林蛙穿串,穿串前應先將林蛙燙死。將林蛙放入60 70 的熱水中15 20秒鐘,燙死後提出水外。燙蛙水溫...

技術學校都有哪些技術,技術學校都有哪些技術

隨著我國社會 經濟 科技的迅速發展,計算機技術是當今社會發展最為迅速的新興科學,是當今資訊時代技術革命的核心和動力,它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社會 經濟 科技的迅速發展,急需一批高素質 高水平的計算機網路技術應用人才。據國家相關部門的統計顯示 未來5年,我國對從事網路建設 網路應用...

林蛙油的營養價值和食用方法,林蛙油要怎麼吃才既方便有營養?

扯淡的中醫營養學。林蛙油有的那些營養,普通肉類都有。倒是林蛙油是純油脂,小心不要吃太多。一樓的回答就很好了 採納吧 我就不多說了 林蛙油要怎麼吃才既方便有營養?食用林蛙油的方法 林蛙油在吃之前必須用冷水或溫水浸泡。浸泡時間8 12小時,優質林蛙油浸泡後體積為幹油的10 15倍,顏色為白色,膨脹,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