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痛快且樸素的拉布拉多
說起三國,幾乎無人不曉,蜀漢是大家都喜歡的政權。文有巔峰智者諸葛亮和龐統,武有萬人敵的關羽等五人,大有收復中原、興復漢室之勢。然而,蜀漢卻成為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國家,這是為何呢?
其實,排除演義的渲染,蜀國武將的質與量,只能是稍強於孫吳,難以與曹魏抗衡。五虎將中,關羽和張飛確實是萬人敵,趙雲在正史中卻是親衛隊長的形象,馬超在蜀漢謹慎小心,並不得志,黃忠雖然能打,但是年齡太大。魏延倒還可以,其他的中層將領,比如廖化、王平等人,只能算中上水平。
後來姜維北伐,幾乎到了無將可用的地步。
至於文官集團,蜀漢的質與量都很不錯,諸葛亮與荀彧是三國時期兩大政務大師,劉備進入四川時,有許多荊州名士跟隨。諸葛亮去世後,費禕蔣琬等人都是一時俊傑。然而,文官集團也有問題,那就是內耗。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何況還有地域的矛盾,種種因素,產生了各種紛爭,比如魏延楊儀之死,費禕莫名其妙的遇刺。
綜上所述,蜀漢在「人和」方面沒有優勢,那麼,在「天時」和「地利」方面呢?
從天時來看,世家大族建立門閥政治已是大勢所趨,司馬代魏,就是世家勝利的體現。益州人也很現實,劉禪的投降,並不都是自己的軟弱。鄧艾能夠輕鬆進入成都,沒遇到阻攔,就可**益州世族已經站隊了。
而且,老百姓也想過太平安穩的日子。
從地利來看,蜀漢雖然有天險可守,但是反過來看,蜀軍打出去也很難,因為戰線補給很困難。更何況,當時天下十三州,蜀漢僅有一州之地,就算是把南中拉來湊數,不論是從面積、人口、還是經濟發達程度,蜀漢不僅比曹魏差很多,離東吳都還有一定差距。天府之國,雖然守土有餘,卻進攻不足。
因此,不論是從天時、地利和人和來看,蜀漢恢復漢室的時機已經過去。再加上人才制約、內部的消耗,導致蜀國成為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國家。
2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蜀漢的實力弱小,特別是劉備在夷陵之戰敗光了蜀漢所有精銳後,更加不是曹魏的對手,所以會滅亡。
3樓:社會生活家
因為蜀中國力衰弱,第二代人才稀少,根本不是魏國的對手才會滅亡。
4樓:陽光的
雖然蜀國有非常多的能人,但是蜀國的整體國力是比不上曹魏的,僅靠這幾個人沒辦法力挽狂瀾,所以這樣。
蜀漢滅亡的原因哪些與諸葛亮有關根據《三國演義》情節至少列出兩點證明你的觀點
只對 三國演義 而論,而非正史 1.諸葛亮 事必躬親 這很大程度限制了屬下人才能力的培養,人才青黃不接。而人才是治理國家必不可少的,人才斷鏈,國家也將出現各種問題。諸葛亮死後,蜀國基本也就一個姜維了,雙拳難敵四手,而行軍打仗不是將軍一個人的事,還得需要謀士給你出謀劃策,集思廣益,制定出最可行的方案。...
為什麼蜀漢有那麼聰明的諸葛亮,卻還是不能統一三國
歷史的潮流,總是向前發展的,倒行逆施,是不得人心的。蜀國的目標是收復中原,光復大漢,在當時,大漢的幾十年的腐朽統治,人心早已喪盡。光復大漢,是逆社會發展潮流的,也並不是民心所向,所以很難成功 1.功於心計 權勢之爭.在朝廷內部可畏是權傾朝野。他說的話對錯與否都無人能改變,這是典型的政治家作風。在內排...
《三國演義》當中的諸葛亮有什麼特點
1 性格特點 善計謀 精通兵法 留心世事 處事不亂 忠貞不移。2 人物簡介 諸葛亮 181年 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 也作伏龍 漢族,徐州琅琊陽都 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散文家 書法家 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