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佛號時,如何讓自己一心不亂

2025-02-18 17:45:10 字數 1234 閱讀 6360

1樓:匿名使用者

釋義】 指:(宗教界)佛教諸佛及大菩薩的名號。如: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佛號(稱本師釋迦牟尼佛)。另,佛教中佛教徒最常持名的還包括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佛號(全稱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簡稱阿彌陀佛),很多佛教徒談到持佛名號常專指持阿彌陀佛佛號。另如東方琉璃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及諸大菩薩名號如: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或千手千眼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行普賢菩薩等等,都是佛教中經常稱頌的佛號。佛教指稱佛名號有巨大的功德利益。 以佛教的見地反觀,我們生活中的確有很多麻煩都是由己而起。

對所有的事都執著,對所有的煩惱都招惹,即使早已風平浪靜,我們還要堅持,正所謂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煩惱痛苦也因此而來。心靜能化解很多的矛盾。 心以誠。

意識專。思想不躍,靜心!

2樓:匿名使用者

專心念佛,不想其它,日久自然不亂。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上,告訴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續,時間長了自然不亂。

何謂唸佛至一心不亂

3樓:機器

問:何謂唸佛至一心不亂?

聖嚴法師答:「一心不裂差亂」這句話,出於《阿彌陀經》,在《遺教經》中也說到:「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一心不亂的意思是屬於修定的法門之一,又稱念佛三昧,或稱般舟三昧,或稱一行三昧。在晉譯《華嚴經》卷四六《入法界品》嫌源頌中,列有二十一種唸佛三昧;而《阿彌陀經》則說一日乃至七日,專持「阿芹鄭彌陀佛」名號,能得一心不亂,臨終時,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一心是對散心說的。若一方面口中唸佛名號,一方面心中還有種種妄想,那是散心念佛;如果唸佛唸到心口一致,沒有雜亂妄想,只有佛號,不念而自念,這便與《楞嚴經》所說「淨念相繼」的功夫脗合。

根據明末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琉鈔》所示,一心可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所謂「事一心」也就是心無雜念,、心口相應,念念是佛號。知道自己在唸佛,即能達成禪宗所謂「功夫成片」的層次了。

再深一層說,才是三昧或定的程度,也就是忘我的覺受現前。

所謂「理一心」即是與理相應,親見阿彌陀佛的現身,彌陀即是自性,西方不離方寸,那就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境界現前。「事一心」屬於禪觀、禪定的層次,「理一心」則是禪悟的層次,這都是禪淨雙修的結果。以淨土的唸佛為入門,達成三昧及了悟解脫的目的。

通常所說的一心不亂,應該指專心一意的意思。於唸佛時,心繫佛號、口持其名、耳聞其聲、心無二用,即為一心,則臨終時,即能往生。

聖嚴法師《學佛群疑》

南懷瑾唸佛如何一心不亂,南懷瑾老師《唸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 是bai指一向專念,南 du無阿彌陀zhi佛佛號 不雜dao亂,不雜行,不內 雜修!就 專 容 的意思!唐玄奘翻譯的 佛說阿彌陀經 雲 繫念不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 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什麼是一心不亂,如何能做到一心不亂

在世上有苦難,在耶穌 裡有平安,你看耶穌被釘十字架上,他為罪人禱告。弘法法師 一心不亂 這個問題,應該說困惑了很多人。因為不瞭解其確切含義,把易行方便的法說得難以實現,這顯然是極不合理的。事實上講,無論是事一心不亂,還是理一心不亂,我們一般人都做不到。就事一心不亂來說,根據蕅益大師的界定,要達到斷見...

南師開示唸佛如何才能做到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關鍵是以copy什麼為心。如果以世間五蘊為心,一心不亂就是定於五蘊一處或色或空,或專一念佛持咒,或止於空,令不散亂。功夫深了都可以做到一心不亂。如果能明白那個真心本性,證悟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即為禪定。行亦禪,靜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唸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亂 心頭只掛著這一念,南懷瑾 建議您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