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樂樂在此呢
有的,但是工資是特別少的,因為這是乙個非常危險的工作,而且工作量還很大,一般是沒有人願意做的。
2樓:撒的謊
是有工資的,這個其實也是古代的乙份正經的工作,而且這個工作也是有一定薪酬的。
3樓:帳號已登出
古代時期的更夫是有工資的,但是他們的工資收入是比較低的 。
4樓:雙魚愛仕達
當然有。但是這種職業是最低階的職業,工資不是特別的高。
古代打更人打更後會有人給錢嗎?
5樓:鈽滈瓊孌
古代打更人是屬於為朝廷辦事的,領俸祿,性質和現在的環衛工人差不多。
6樓:網友
商代就出現更夫了,當時還是奴隸打更,但是進入封建社會後更夫是正經職業,多數屬於軍隊編制,有餉,雖然是最低階的士兵,而且多是老弱。也有些邊遠鄉鎮是由鄉里僱傭。
7樓:遠遠子
這本身就是一種職業。就像現在半夜值班的警察。
8樓:新花街吳彥祖
打更是古代民間夜間的一種定時報時的做法,類似於現在巡夜的工作。更夫通常兩人一組,一人手中拿鑼,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時兩人一搭一檔,邊走邊敲,「篤篤———咣咣」。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乙個時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時俗稱五更天,這時雞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打更時常說的話:」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鳴鑼通知,關好門窗,小心火燭!」;寒潮來臨,關燈關門!」;早睡早起,鍛鍊身體!」…
總體來說是由慢到快,連打三趟便收更結束。但為什麼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時)呢?因為古代中國人民早睡早起,五更一過便開始起床做家務了,「一日之計在於晨」嘛,就連皇帝也在五更天便開始準備上朝了。
另外,還有種說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時不宜驚動他們以免影響他們回不到陰間而在陽間為禍,當然,這是古代中國人民的封建迷信了。
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覺,而要守著滴漏(一種記時的東西)或燃香(也是計時的東西),才能掌握準確的時間。打更的職業雖然高尚,但似乎古代中國人民有時也常拿打更的開涮,有句俗話叫「打更人睡覺——做事不當事」就是明證。還有句話叫「落手打三更」,意思是一更天打成了三更天,指搞錯了。
類似於當代巡邏員職位一般,會有錢的,不過很少。
古代打更人通過什麼方法知曉時間?他們的薪資來自**?
9樓:網友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公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分。
打更」、「更夫」、「更樓」各詞全由「更」字而來。我以前談過,中國古代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亦即兩個小時乙個時辰。白天人們可看太陽、日晷或計時的「銅壺滴漏」之類東西判斷時間,夜晚則不知時間了,於是由專人看著「銅壺滴漏」,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
古人規定,逢戌時(約合現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開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時,即合現在夜晚九點至十一點鐘;三更是子時,即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五更是最後一更,已到寅時,即黎明前的三點至五點鐘了。
至於薪金有啊,他們是官府的下屬部門給與補貼的,一般都是些老弱,類似現在守大門的性質,順祝你2015幸福快樂。
10樓:網友
通過燃香判斷,一柱香能燒多久來識別。一般也是衙門機構的人。
11樓:網友
通過漏壺和日出推算。
古時候的更夫到底算不算正經的公務員?
12樓:職場道之道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這句話是我們看古裝劇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但是卻經常忽略這種人,因為相比電視劇集情以及主人公他們就是背景,沒有多少存在感。但是在正史上他們其實是體制內的人,喚作「更夫」,只不過級別比較低而已,不過這也算是正兒八經的工作,是有人發工資的。
一、更夫的主要職責。更夫的工作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覺,而要守著一種記時的東西:滴漏或燃香來掌握準確的時間,所以必須得認真、膽子大而且警惕性還得高。
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報時間,提醒人們注意人們防火、防盜,如果放到現在就類似於我們社群裡的巡守隊、管理員、警察等,最不行也是小區裡的保安之類的。
二、更夫的組成及地位。在古代更夫的種類也比較多,就和現在有編制和沒編制是乙個道理。一般情況下,更夫通常都是安排古代軍隊較低階的士兵來當更夫的,他們的社會地位並不是很高,這個肯定是體制內公務員,有固定的薪酬。
還有的是府衙派遣的更夫,這個當然也是體制內的,不過可能有部分是選聘的,不是正式的,因為編制可能不夠用。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大戶人家自己弄的更夫,主要是巡邏,防火防盜,這個就有點私人保鏢、保安的意思,屬於個人行為,肯定不能算作體制內的公務員,但是他們的工資水平不一定比正式的更夫低。
由此可見,更夫大多情況下都是體制內的公務員,只不過地位比較低,但是吃的是皇糧,比較穩定,當然這個門檻肯定比較低,不需要逢進必考,符合更夫的條件或者有人推薦就可以進入,只是待遇肯定也不咋地。
13樓:帳號已登出
中國古時候的更夫是公務員。當時夜晚喊著「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敲著鑼打著竹筒的打更是公職,衙門的是給打更人發銀錢的。更夫主要職責報時間,同時提醒人們防火、防盜。
14樓:情感專家小陳老師
不算。古時候的更夫和現在所說的公務員不是乙個職位的人,他們管轄與工作的內容也不太相同。
15樓:墨綠色的向陽花
在古代更夫應該算是公務員,是由衙門發響, 但是更夫在公務員裡面是最低等的,經常被人忽視。
16樓:馬寧學長
古時候的更夫不算正經的公務員,只不過是**的臨時工,不享受**補貼,就和現在的合同工一樣!
17樓:情感**系小企鵝老師
古時候的更夫,可以算是正經的公務員,只不過是屬於最低下最底層的,因為更夫也是屬於直接給衙門辦事情的。
古代的「更夫」和「仵作」到底幹哪些活兒呢?
18樓:假摔的羅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影視劇裡,這八個字,基本「更夫「存在的全部表達了。
只有這八個字的聲音,外帶打梆子的聲音,更夫通常是沒有鏡頭的。
真正的現實中,大概也差不多——就便在「那時候」,也沒幾個人真正見到過更夫,更別說關注他們了。
除了「報時」和對正經入眠的人可能的「打擾」,更夫,實在顯得那麼那麼的不重要。
可這並不是乙個好乾的行當。甚至都可以說,是個「不簡單」的職業。
在普遍實行「宵禁」的古代,更夫幾乎是唯一「自然合法」的「夜間活動者」。
在沒有計時裝置的古代和不能靠看日頭判別時辰的夜晚,更夫是怎麼計時的?
因「宵禁」而沉積的夜晚,更夫是怎麼度過的?
在宵小活躍的黑夜和相信神鬼的時代,更夫的「夜間活動」,都見聞、經歷了什麼?
我們這個典型的傳統農業社會,數千年來,都遵循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物鐘,即便在城市,也是傍晚即「入更」,而後整夜「宵禁」。在絕大多數朝代,「頭更」都起於「戌時」,即19:00,「亥時」起為「二更」(21:
00~23:00),「子時」起端(23:00)敲打「三更」,「五更」敲響(寅時起、3:
00)後,更夫「下班」。
放在今天的城市,3:00像是太早了,天還沒亮,城市還「在夢中」。可如果有人像我這樣是「夜貓子」,並且有機會在3:
00緊後出去看看,就會發現,夜的沉寂,已經讓開早點鋪子的、市政施工的、快遞分揀的,以及各種其他原因的「早行人」,給打破了。
在古代,這個時候,農人差不多要起床準備勞作,城市裡各種行業也已睜開惺忪睡眼,學子和僧侶該要上早課了,京城裡上早朝的**們也已經擺駕起行了……
聽見「五更天」梆子聲的「全世界」都「甦醒」過來的時候,更夫消失了。
沒人知道,剛剛過去的夜晚,他們經歷了什麼。人們恐怕都不會意識到他們的存在,直到一天過去,再次聽到梆子聲和「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熱血長安》里程小蒙飾演的女仵作)
19樓:荒王爺
更夫是夜間巡邏和報時的人,仵作是文吏,負責驗傷、驗屍。為**審判,執法提供技術支援的人。
20樓:小李美死了
因為古時候沒有時鐘和手機,前者主要是通報時間的,並且會在街道上進行巡邏;後者相當於現在的法醫,只要在衙門工作,會檢查乙個人的死因。
21樓:職場導師夏清
更夫的活就是打工,也就是在晚上的時候提醒人們時間,也要提醒人們注意防火,而仵作的工作就是驗屍,也就是古代的法醫。
22樓:李佳楠那男
更夫主要工作是報時,還有提醒已經入睡的人,小心未熄的火燭引發火災。仵作是古代官府衙門驗屍的職業,就是現在的法醫。
「更夫」的職業是什麼開始有的?「更夫」的職責有哪些?
23樓:有文化的小蝸牛
更夫起源於東晉之後,他的職責有打更巡視治安提醒防火防盜發現有異常情況報官等
關於更夫這個職業是哪時候產生的,並沒有乙個明確的結論。一般認為是東晉後面才產生的,因為大家都知道東晉時期有乙個關於「聞雞起舞」的故事。如果當時已經有了更夫這個職業的話,那麼就有了專門來報時的人,主人公就沒有必要聽著雞叫來練武功了。
對於現在計時裝置發達、普遍的現代來說,我們理解不了古代那種不知道時間的尷尬與困苦。古時候的人們在白天可以憑藉日晷來分辨時間,但是到了晚上大家都在房間裡面休息了,自然就沒有人出來看日晷。這時候就需要有乙個人來提醒大傢什麼時候該睡覺,早上什麼時候該起床,更夫這個職業就應運而生了。
更夫每天晚上都只能眯一下,不能夠睡死過去,要看著滴漏或者燃香來判斷時間;時間一到就要出去報時,還要負責巡邏街上的治安,如果發現什麼不對勁的情況,就需要報告官府。
24樓:避風港
「更夫」的職業是從東晉時期開始有的,在電視劇集上我們都看到過在夜裡有個人會拿著銅鑼或者梆子,一邊走,一邊喊著「天乾物燥,小心燭火」,他們就是「更夫」。「更夫」的職責是為了傳遞時間資訊,因為古代沒有鐘錶,所以他們會採用這樣的方式來給大家傳遞時間資訊。
25樓:等等文化
更夫是一種大概出現在東晉時期的職業,而他們的職責就是給人們報時,在古代的時候並沒有鐘錶,所以通過敲打竹梆的方式讓人們知道準確的時間,同時也起到乙個巡夜的作用。
26樓:樂觀小山
據說是在東晉之後就有了 「更夫」的職業,其主要的職責是提醒人們現在是什麼時候(時間),有的地方有提醒人們防火、防盜 。
27樓:輕靈觸動
這個職業是東晉以後出現的主要職責,就是再到了時間點以後通過打更來提醒人們時間。
「更夫」的職業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更夫」的職責有哪些?
28樓:影媽育兒
打更的職業應該是從隋唐時期興起的,更夫的職責就是在夜間進行打更,提醒時間。古人們把一夜分成五更,更夫就分別在這五更進行打更。
29樓:戀綸vs布草
這個職業從秦朝就已經開始出現,那個時候沒有時鐘夜晚暴食,主要是靠更夫來進行的。
30樓:公尺公尺愛搗亂
更夫的職責,就是每天晚上敲大鑼的人,提醒人家防火防盜。更夫起源於原始社會。
古代真的有打更這個行業嗎?
31樓:小橋流水人家
有的,因為古人沒有鐘錶,不知時辰,所以需要乙個人打更告訴眾人時間,這個職業看似簡單。其實是很重要的。
32樓:啦啦隊地方
古代是有這個行業的。因為在古代如果沒有他很有可能會導致火災的發生。
古代陶罐是幹啥用的呢,古代各個時期的陶罐什麼樣
放東西的容器 1盛祭祀品 2裝水3儲糧 4擺設等 儲糧,汲水,盛祭祀品等 盛祭祀品,儲糧,裝水,裝飾品,盛放調味品,比如鹽,辣椒粉之類的,還有醃製的一些食品,晒制的肉菜等 拿到現代就一個用處 升值 陳放東西的容器啊!有一些還有宗教用途的。古代各個時期的陶罐什麼樣 中國有 四大名陶 即 宜興紫砂陶 欽...
雲南古代六昭是什麼時期出現的,古代六國時期的地界是怎麼劃分的,都在現今的哪兒?
唐朝初,分佈在雲南洱海地區的眾多少數民族部落經過相互兼併,最後形成蒙巂詔 越析詔 浪穹詔 邆賧詔 施浪詔 蒙舍詔六個大的部落,稱為六詔。其中,蒙巂詔在今巍山縣北及漾鼻縣地,越析詔在今賓川縣地,浪穹詔在今洱源縣地,邆賧詔在今洱源縣鄧川,施浪詔在今洱源青索,蒙舍詔在今巍山縣地。因其位於諸詔之南,蒙舍詔又...
三足金烏是最強的古代神獸嗎,跟它同時期的魔獸還有哪些,鳳凰或者麒麟能比他厲害嗎
龍鳳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2373235劫 是 龍漢劫 的訛傳。按照道教傳說,龍漢劫 是五劫之始劫。在洪荒 中,是天地初開後,由龍,鳳凰,麒麟,所領導的三族交戰的大劫。此劫之後,巫妖為天地主角,龍,鳳凰,麒麟幾乎滅族,退出洪荒爭霸。洪荒 為什麼把三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