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劉邦和漢武帝哪個較有野心?

2025-02-08 20:09:36 字數 1183 閱讀 8940

1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劉邦更有野心了,漢武帝太小的時候都沒想過能做皇帝,他的母親是民間入宮的算是庶出之子,太子又得寵。後來他母親王氏和長公主和做利用宮廷鬥爭把太子和他母親拉**他就成了太子,他還能有什麼野心,他就是未來的儲君了,只有說從那刻起他有了偉大的志向,那就是結束漢匈和親政策這種委屈求全換取和平的狀態,他要發展一支強大的軍隊征伐四方,建立乙個空前強盛的帝國。劉邦就不一樣了,從小就貧民家庭的生活環境,好不容易做了個亭長,那時候他就開始謀劃自己要在秦末這個亂世混出個名堂了,結實市井上一些人物,收買人心,從而為他將來打下基礎。

後來他也一步一步的靠著這些人成功建立了大漢帝國。

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把劉邦打得片甲不留,死無葬身之地,又**有後來的漢朝呢?..漢初實行郡、國並行,劉邦是不得已而為之。最終到漢武帝時,去除封國,全國實行郡縣制。

3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完全繼承了漢高祖的遺傳基因,一樣有野心,歷史不可能給他們兩一決高下的機會。

4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要天下西域,劉邦只要天下。

漢武帝和劉邦什麼關係

5樓:迷糊愛八卦

漢武帝是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劉邦是漢武帝的曾祖父。

漢武帝是劉徹,它是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劉邦是漢武帝的曾祖父,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漢景帝的父親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和薄姬的兒子,所以劉徹和劉邦是曾孫關係。

漢朝的官方史書《漢書》記載了西漢劉漢皇族宗正劉向的自述:劉邦家族在秦統一前,來自魏國,是晉國大夫士會後代的一支。《漢書·高帝紀》原文:

劉向雲戰國時劉氏自秦獲於魏。秦滅魏,遷大梁,都於豐」《漢書肢遊晌·高帝紀》記載劉邦的祖父曾任魏國的豐公,因秦統一六國曆鋒,社會大變遷,劉家到了劉邦磨前父輩這一代,已淪為平民,秦朝建立後,劉邦出任秦朝的地方亭長。

劉徹和劉邦

劉徹,即漢武帝,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母為王皇后,七歲的時候被立為皇太子,十六歲繼承皇位,在位共五十四年,功業甚多,是政治家和文學家,它的歷史影響深遠而複雜。

劉邦,字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人,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是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漢高祖 劉邦 和漢武帝 劉徹 是什麼關係。

漢武帝劉徹的父親漢景帝名劉啟,而劉啟的父親又是劉恆,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所以說漢高祖劉邦是漢武帝劉徹的曾祖父。劉邦是漢武帝的曾祖父,劉邦和劉徹之間隔著劉恆 劉邦之子 劉啟 劉恆之子,劉徹之父 1 劉邦。劉邦 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 公元前195年6月1日 字季,沛郡豐邑中陽裡 今江蘇豐縣中陽...

漢武帝和乾隆哪治國能力更強,漢武帝和乾隆哪一個治國能力更強

這個問題大!恐怕不能簡單的給出一個答案吧!不過咱小人物就說說自己的看法。乾隆皇帝執政之時,清王朝的統治已基本穩定,滿漢之爭較於以前也有較大改善,經濟也達到昌盛的程度,因此才有了 康乾盛世 但是到了嘉慶年間,清王朝便出現了世衰的趨勢了,但這並非一朝一夕,事實上,在乾隆皇帝在位之時,國庫已經不是十分充裕...

漢武帝統治時期,漢朝達到巔峰,真的是因為文景之治打下基礎的原

一提到歷史上的明君,尤其是非開國君主的明君,總給人同樣的印象。覺得他們都勤政愛民 關心百姓疾苦 能夠從諫如流,滿臉寫著溫良恭儉讓,簡直就是勤勤懇懇的勞動模範,古代版的傻白甜。實際上,傻白甜壓根幹不好君王這個職業,更不用說想幹好變成明君。一代明君正如 君主論 所講,要像獅子一樣 勇猛,像狐狸一樣狡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