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天天向上
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髒的東西掉進鍋裡去了。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吃了。
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
學而時習之。
孔子的先世是宋國的貴族,後來破落下來了。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搬到離陬邑不遠的魯國都城曲阜,過著清貧的生活。魯國是當時公認的文化中心,跟宋國一樣儲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
其中的禮可真夠多的,結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瑣的儀式。窮人當然說不上這些,但是,從天王、諸侯、大夫,到一般奴隸主富貴人家,對此特講究,他們認為這正是炫耀自己財勢的好機會。每逢婚喪大事,他們便會僱用一班子人來舉行禮的儀式。
那時管從事這種職業的人叫「儒」。孔子從小就受到這種古老文化的薰陶,學懂了許多古代的禮,以至連做遊戲,也常用小木塊當祭器,小泥團當供品,演習著古代的禮儀,總是樂此不疲,並且發展為以禮治國的政治主張。由是,後人把孔子倡導的學說稱作「儒家」。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幼年時家境貧困,難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學,常拜他人為師,哪怕是向年僅7歲的小孩項橐求教。他曾經「問禮於老蚺」、「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孔子的故事「學官制於郯子」……一次,魯國附庸國的國君郯子來魯國朝見魯昭公。
郯子雖是小國之君,可自稱是少皞氏的後代。在魯昭公舉行的宴會上,叔孫昭子問少皞氏幹嗎以鳥名為官名,郯子便大談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來,還乘機誇耀「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孔子聽過了,覺得郯子雖然舉止有些可笑,但對古代官制倒確實有點研究,便「見於郯子而學之」。
寫出乙個孔子相關的故事?
2樓:研史
論語·先進》裡有這麼乙個故事:
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坐在一起閒扯。
孔子說,你們都不要慌,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年齡大就不敢說話。我們一起來聊聊,大家都有都有什麼志向?
莽夫子路(這人在衛國當縣令被砍死了)立刻舉手站起來:
我我我!如果有乙個國家有千輛戰車,但它夾在大國中間老被欺負,國內還鬧饑荒,讓我去治理,給我三年,我能讓這國人人英勇善戰,還懂得禮儀。
孔子笑了,又問冉有。
冉有(這是個狠人。身先士卒帶領軍隊打跑過入侵魯國的齊軍,後來還搞過稅收改革)說:
讓我去乙個小國家,也就六七十里大吧,我能讓人人吃飽穿暖。至於禮樂教化,那就得另請高明瞭。
輪到公西赤(後來的外交家)了,他說:
我不敢說我能做到什麼,我只能說我願意學習。在外交場所,我可以做乙個執禮者。
只剩下曾皙了,他想了想說,我和他們的想法都不一樣。
孔子說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只不過是每個人聊自己的志向而已。
曾皙(他兒子是曾子)說:
暮春三月,穿上新衣服,和五六個哥們、帶上七八個孩子,去沂河洗澡,再去舞雩臺吹吹風,一路唱著歌溜達回家。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孔子長嘆一聲,俺也一樣。
好多年前讀過孫犁的一篇《度春荒》,知道孫老爺子小時候,農村的春天是極難過的,小孩子需要到處找野菜,「為生計而奔波卻不覺得苦,只有在童年」。
孔子的時代距今已有大概兩千多年。
兩千年前,有乙個年輕人幻想著暮春三月可以換上新衣服,和朋友們帶著孩子去河裡玩水,吹著春風唱著歌一路溜達回家。
兩千年前,有乙個年輕的教師幻想著每個人都可以在暮春三月換上新衣服,和朋友們帶著孩子去河裡玩水,吹著春風唱著歌一路溜達回家。
春天有新衣服說明物質條件不錯,和朋友們帶著孩子出去玩說明大家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幸福和睦家庭,能出去玩水、吹著春風、唱著歌溜達說明不需要996的工作,生存壓力很小,這一點恐怕現在的社畜看到都極為羨慕。
而這只是兩千多年前,乙個小小的夢想。
寫出關於孔子的乙個故事
3樓:匿名使用者
有乙個關於孔子的故事。這個故事跟很古老。 孔子在旅行,經過乙個村莊,他看到乙個老人,乙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裡面打水來澆地。
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麼大。孔子以為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
用它們從井裡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麼大的力氣呢?
你是乙個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歲了。 那個人說:
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為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才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
我是乙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乙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裡。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麼呢?
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當你用手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頭腦的影子,乙個人保持謙卑、單純、自然。當你使用狡猾的機器時,頭腦就介入了。那些用頭腦工作的人被稱為頭頭:
職員的頭頭,老師的頭頭──他們被稱為頭頭。不要做頭頭。即使做乙個職員也已經很不好了,何況做職員頭頭……那就完了。
做乙個老師已經夠糟糕的了,何況做老師頭頭……要設法成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為它們不狡猾,不夠具有競爭性;它們似乎是原始的。試著多用手來工作,你會發現那個影子出現得越來越少了。
關於鑽石的一些故事,傳說,關於鑽石的故事
自古以來,鑽石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夢,一種理想和一種形象。然而由於鑽石源自不同的區域 時代和文化背景,它對每一個人 來說又有某種特定的含義。鑽石對某些人來講代表權力 富貴 地位 成就和安祥,而對某些人來卻是愛情 永 恆 純潔和忠實 勇敢 堅貞的象徵。這些不同的形象交織著 宗教神話 古老的科學臆測 淘...
關於孔子的故事,有關孔子的故事 (只要故事的名字)急
孔子的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髒的東西掉進鍋裡。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 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說呢?有關孔子的故事 只要故...
關於孔子的故事,有關孔子的故事 (只要故事的名字)急
孔子 前551 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 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 今山東曲阜東南 人。曾修 詩 書 定 禮 樂 序 周易 作 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關於孔子的小故事,越多越簡潔越好 關於孔子的故事 有一個關於孔子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