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主要思想,儒林外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023-04-29 22:40:07 字數 2236 閱讀 9152

1樓:匿名使用者

開篇第一回通過王冕的故事,概括了全書的主題思想,是我們理解和認識這部**的一個綱。0開篇一首詩就道出了否定功名富貴的思想:"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

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明確道出功名富貴乃是身外之物,毫無意義,不值得追求。王冕就是一個看破功名富貴,辭卻功名富貴的典型,是作者寄託自己的理想並加以熱情歌頌的正面人物。篇中借王冕的母親臨死前所說的話明確地批判了科舉考試製度和讀書做官的思想,王冕不見時仁還表現了他對欺壓百性的封建統治者的憎惡,他說:

時知縣依著危素的勢要在這裡酷虐小民,無所不為。這樣的人,我為什麼要相與他 "這些就是作者肯定和自贊揚的王冕的基本特徵和基本品質。另外,這一回裡也已經觸及到了官場的黑暗和腐敗,以同情的筆調寫到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等等。

所有這些內容,在以後的幾十回書裡都是突出地描寫和反覆描寫的。0除總的思想傾向外,第一回裡我們還可以看到作品裡的另外一些思想特點:0一,從王冕身上體現出來的政治思想是儒家的"德治,仁政",這和書中所寫的其他正面人物如杜少卿,遲衡山,蕭六仙等提倡以德化人,以及要實現禮,樂,兵,農的理想是一致的。

0二,王冕是一個孝子,是真正恪守儒家的孝悌信條的。全書中盛讚孝道,並創造了幾個孝子的形象。王冕的形象在第回裡就有了提挈的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儒林外史》以寫「儒林」為中心,旁及當時的官僚政治和社會風尚。抨擊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從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嚴重危機,乃是全書的主要內容。

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傑出的現實義義長篇諷刺**,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原本為五十五回,現在通行的刻本是五十六回。

儒林外史》的批判矛頭主要是針對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作品塑了一群熱中科興、追求「功名富貴」的讀書人的形象,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在當時是有其重大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的。它的語言是準確、生動、洗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諷刺手法高超絕妙,藝術上達到了較高水平。魯迅先生認為《儒林外史》的出現, 「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吳敬梓,字敏杆 ,安徽全椒人。他看透了當時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會風氣,通過寫作《儒林外史》,對醜惡現實進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顯示出民主主義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儒林外史的意義是什麼?

3樓:白樺林菡萏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

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馮沅君、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

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箇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加上它那準確、生動、洗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時,由於時代的侷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卻把理想寄託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儒林和社會的真正出路,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

儒林外史內容簡述

4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儒林外史》的內容簡述:全書描繪了封建社會後期,一群把讀書當成敲門磚的學子們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展現了各類人士面對「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揭露了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反映了古代文人在科舉制度下被毒害的命運。

儒林外史》的人物介紹。

王冕在《儒林外史》中作為清流文人的代表,王冕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作者據此進行了改編。王冕作為一個士人作為一個「名流」,在他身上體現著中國士人的精神。

周進在《儒林外史》中是一個熱衷科舉考試的教書先生,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來到省城開科取士的考場貢院,觸景生情,傷心欲絕,竟一頭撞到號板上,暈了過去。醒來以後,他滿心悲愴無法排解,索性大哭,滿地打滾。

這一幕被幾個商人見到了,他們出於憐憫,湊錢幫這個可憐的老頭兒捐了個監生。周進欣喜不已,向他們叩頭謝恩。後來,藉著監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舉人,接著又中了進士,到廣東為官。

范進是一個軟弱卑微,渴求功名利祿的可憐書生。,年五十餘歲,連秀才都沒考中,家中窮困不堪,他臘月還穿著單衣,凍得他直打哆嗦,廣東雖然氣候溫暖,但臘月時節溫度也不高。周進見到他,便想起了自己當年的慘狀,在惺惺相惜之下,將他錄取為秀才,後來又將他錄取為舉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進中舉」的癲狂鬧劇。

儒林外史的主要內容

儒林外史有關問題,儒林外史相關問題

儒林,顧名思義,是講訴儒生們的事。儒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又可以理解為是科舉試子。因為儒生多,多可成林,基本上有腦無腦或者腦殘的都去讀那些八股了,一個題目雖然沒什麼大致內涵,但與文中種種相聯絡,又讓人感慨萬千。總而言之一句話,封建科舉害死人。接下來談談外史?何謂外史?為什麼不是內史,或者是跟阿q一樣的...

《儒林外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儒林外史 是我國清代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 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箇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映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 惡劣的社會風習。加上他那準確 生動 簡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

《儒林外史》的簡介是什麼

儒林外史 是由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 也稱章回 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全書共五十六回 按 也有人認為最後一回非吳敬梓所作 約四十萬字,描寫了近兩百個人物。假託明代,實際反映的是康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吳敬梓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 禮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