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的積極意義和侷限性

2022-07-11 18:15:11 字數 1120 閱讀 4504

1樓:清心

意義:1、科舉制的推行擴大了國家的統治基礎,提高了**隊伍的素養。

在門閥統治時期,統治權被上層士族壟斷,世襲相傳,將出身寒族的精英分子排除出權力層之外,從本質上講缺乏**隊伍補充新鮮血液的機制,表現出凝固和封閉的特徵,且隨著時間推移,其退化和腐敗的傾向愈加暴露。

2、科舉制的推行有助於社會整體文化素養和道德水準的提高。

科舉向全社會開放,每個個體和家庭都有同等的參與機會和權利。為了改變自身和家族命運,就需要加入考試隊伍。

科舉制也有它的侷限性。

1、八股文的侷限。

八股文是文體形式,它不是從科舉制產生時就出現的,據學者考證,它始於明朝成化年間。鄉試、會試第一場的四書義和五經義的題目均須用八股文來做。

2、時文盛行的弊端。

在科舉時代,年輕士子為走捷徑,不去讀經書白文和大量註疏,做融會貫通的功夫,只讀時文。當時書坊出於利益驅動,迎合這種需要,或從諸科程墨中選取,或是僱人編撰,刊刻售賣,至今仍留存有大量宋元明清時期這樣的考試用書。

2樓:汗嘉音初睿

一,科舉制度的積極作用

1,科舉制度合情合理的平等廣泛的直接了當的為國家選拔了大量的人才.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則,自然詮釋了中國式的民主,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一項選人用人制度.因此,也得到大多數人民的支援和擁護.

2.科舉制度促進了儒學文化的普及和發展.促進了出版事業的發展,提高了國民的文化素質修養,帶動了民間社會崇尚人文教育的良好風氣,從而推動了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3.一般情況下,科舉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事腐敗

科舉制度產生以後,逐漸配套了彌封制,篹錄製,鎖院制,複試制等,如果稍微運作嚴格的話,很難產生認人事腐化的.儘管科舉在歷朝歷代都或多或少的產生過鄙案,但其積極作用還是應當肯定的.

二,科舉制度的負面影響和侷限

1,由於科舉制度的巨大的優越性(幾乎可以調動全民參與),使得封建社會統治者過分重視科舉選拔文官武將而忽視了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人員的選拔和政治地位,有誤導民眾之嫌.

2,考試的內容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武舉則表現的更加明顯一些,在冷兵器時代,考核弓馬嫻熟並無什麼非議之處,但在熱兵器來臨的時代再考試這些東西就未免荒唐了.

3.科舉制度不應成為選拔人才的唯一形式.

4,古代基本上杜絕了女性的參與.

唐朝科舉制度的發展的影響,唐朝科舉制度的影響有哪些?

科舉制度對唐朝,影響是微乎其微的。1 唐代科舉錄用人數非常少。唐朝武德年間,一年才錄取幾個人,少的時候才3 5人,多的時候也就20幾人。白居易中進士後題詩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也就是說他那一屆,才17人中進士。傳說中唐太宗說視察科舉時說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 的話,錄用的也就個位數。這幾個...

科舉制度廢除的過程,科舉制度是什麼時候廢除的

科舉制度是1904年1月廢除的。1901年9月清廷實行 新政 後,各地封疆大吏紛紛上奏,重提改革科舉,恢復經濟特科,1903年,張之洞 袁世凱等會奏漸停科舉,1904年1月,清廷正式批准減額減停科舉的奏章。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鶩,新式學校難以發展,因此清廷詔準袁世凱 張之洞所奏,將育人 取才...

科舉制度最早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科舉制度是什麼時候開始創立的

科舉制創始於隋朝 在隋朝以前,中國古代官吏選拔制度各代不同,但內薦舉任官制一直容佔有重要地位。魏晉南北朝奉行 九品中正制 世家大族把持鄉舉裡選,壟斷仕途。品評士人 選拔官吏時,強調士庶之分和門第高低,形成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的局面。加之機構重疊,人浮於事,存在 官多民少,十羊九牧 清幹良才,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