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辯證法關於度的觀點用辯證法關於度的觀點說明 地球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但不能滿足人類的貪夢

2022-06-03 15:20:12 字數 3255 閱讀 4359

1樓:

說白了,人類也是地球的產物,對於地球而言,人類和塵埃沒什麼區別,不要把人類超越在這之上了。不光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甚至像地球這樣的星球,都是貪婪的,都是自私的。生物為了生存和繁衍會去索取和侵佔,行星為了平衡會自我調節性的搞些「自然災害」,還會俘獲像月球這樣的小行星做衛星。

關於貪夢,巨集觀上說,人類在自己走向懸崖,而且越走越快,惡化的自然生存環境,脆弱的經濟,日趨瘋狂呈現出來的惡劣本性,而且似乎沒人有辦法停止或減緩這個腳步。我感覺恐龍的滅絕可能就是因為集體的發展過快,那時候的資源是食物,貪婪的食物鏈頂端的群體數量發展,食物鏈崩潰,瞬間滅亡。人類的那一天似乎也不遠了,自然環境、經濟、還是本性,哪一個走到邊緣了,都會完蛋。

2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沒有權威的社會,就是說,我憑什麼相信你呀,憑什麼相信老師的話,領導的話,憑什麼相信報紙的話,我要經過自己獨立思考。這個獨立思考就要看你怎麼思考了,如果你要開啟你的眼界的話,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老師,任何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而且我們的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我的生命依存於你們,你們的生命又依存於所有的人,包括大自然,包括山水,鳥獸。我在大學裡教過十三年的普通物理課,在中學裡教過兩年的物理課,我現在放棄了我所學的專業和最容易謀生的手段,開始了自謀生路的道路。

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物理不能把我對自然的感激和感恩之情表達出來,但我可以通過文章,通過講座,通過其它很多的方式,和更多的人分享我自己從中的感悟,然後我參加自然學友,去年我也到雲南去參加希望小學的環境教育,有機會我也是很高興和朋友們交流我自己的心得體會。

最後我給大家簡單示範一下我做環境教育的時候,做的一個活動。「天上的飛鳥是我的兄弟,地上的野花是我的姐妹,樹木是我的朋友,所有的生物、山川和流水,我都要好好的照顧,因為綠色大地是我們的母親,藏在天空後面的是她的星雲,我和大地上的一切共生,我的愛遍及一切,我的愛遍及一切。

3樓:匿名使用者

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當我們要保持事物性質不變時,必須堅持適度的原則。

4樓:崔玉書

你的觀點本身就是不對的,

貪婪也是一種需要,是這種需要的表現.

另,辯證法沒有度的說明,

至少在馬哲當中是如此.

用辯證法關於度的觀點說明: 地球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但不能滿足人類的貪夢。

5樓:

說白了,人類也是地球的產物,對於地球而言,人類和塵埃沒什麼區別,不要把人類超越在這之上了。不光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甚至像地球這樣的星球,都是貪婪的,都是自私的。生物為了生存和繁衍會去索取和侵佔,行星為了平衡會自我調節性的搞些「自然災害」,還會俘獲像月球這樣的小行星做衛星。

關於貪夢,巨集觀上說,人類在自己走向懸崖,而且越走越快,惡化的自然生存環境,脆弱的經濟,日趨瘋狂呈現出來的惡劣本性,而且似乎沒人有辦法停止或減緩這個腳步。我感覺恐龍的滅絕可能就是因為集體的發展過快,那時候的資源是食物,貪婪的食物鏈頂端的群體數量發展,食物鏈崩潰,瞬間滅亡。人類的那一天似乎也不遠了,自然環境、經濟、還是本性,哪一個走到邊緣了,都會完蛋。

6樓:

其實簡單了說就是人能依靠地球活下去,但不能利用地球來為自己牟利。

7樓:匿名使用者

先不說這個觀點正不正確。

我們先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觀點來分析這個問題。首先,什麼是人類的需要,人類的需要分為兩種,一個是物質需要,一個是精神需要,那地球滿足了你的需要了沒?問一下你自己,有還是沒有。

如果說沒有,那是不是你尚未滿足的需要是不是便是人類的貪夢呢?

很顯然,這樣很容易就分析出這觀點是不正確的。

8樓:崔玉書

這個觀點不正確,

滿足人類的需要的物質並不都在地球上,而人類的需要也不都是貪慾,它也包括著正常的發展和認識世界的需求。

哲學方面一些試題,請幫忙寫下正確答案,謝謝。

9樓:匿名使用者

1、材料一,表明了是先驗主義的認識論傾向。材料二是不可知論的認識論傾向,這個不可知是指真正的自在之物不可知,我們只能知道事情的表象。材料三,表明了一種感覺的認識論。

表明世界除了自己的感覺之外,沒有什麼真正的真理可言。材料四,指出的是古代所有的認識論,表明的認識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消極作用的結果。忽視認識的主觀能動性。

材料五,表明認識與實踐是相互作用的過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聯絡的過程。人在實踐中可以提升自己的認識。材料六,說明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一種能動的、革命的認識論,不是像舊唯物主義消極的反映論一樣,只是被動的接受。

2、材料一的根本原因是他們認為,認識是天生就有的東西,只是後來遺忘了。例如柏拉圖,就是這種觀點。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哲學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原因。

認為客觀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在認識論上,就必然會表現為理念是本身就有的東西,只是因為身體的介入,而使人忘記了固有的理念,後天的學習只是回憶的過程。材料二的根源是先驗主義的認識論原因。康德受休謨影響認為,人不可能對世界的本質有所認識,人只能靠自己的先有的理解模式,各種範疇去理解世界,因為感覺的世界是一個世界,而這背後還有一個真正的世界是我們所不能認識的。

我們永遠是不可能從此岸世界到達彼岸世界的。他的錯誤在於割裂感覺與世界的關係,認為感覺是使人的認識與世界之間成為了一個隔閡,而不是認為感覺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通道。材料三與材料二是相似的。

休謨認為感覺只能告訴我們現在世界,而不能夠告訴我們未來是什麼樣子的。所謂的必然性只不過是我們主觀上的一種猜測,是一種心理上的習慣。他是從根本上否認世界聯絡的必然性的客觀性。

材料四的錯誤在於,舊唯物主義者們,只是看到了認識像鏡子一樣,只能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和反映,沒有看到認識是一種主動的過程,它通過指導實踐體現了它的能動性。

3,就是實踐。它可以檢驗認識,認識同時也可以指導實踐。只有通過實踐,而不是純粹的說理,才能擺脫他們陷入無休止的爭論的怪圈子之中。

同時也要說明,我們是一個從不知到知,從知到更加知的一個過程。(最好在這裡,你可以舉例說明一下。)

4,揭示了人的認識是有能動性的,不僅可以認識世界還可以改造世界。意識是有相對的獨立性的。

1,基本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

2從矛盾的對立統一面,去說明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明自然界的規律是客觀的,有條件的,我們不按規律辦事情,盲目的去改變自然界,那麼我們最終是還要受到報復的。

3這個比較一點了。把握度,你可以從人類的產生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去說明自然界是有能力來滿足人類的需要的,但是人類如果不按自然界的規律辦事情,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過分的掠奪和開採自然界,其結果必然是要失敗的。(你要先解釋一下度的哲學意義)。

怎樣看待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 事物都包含著對立的兩極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事物都是由對立的兩個方面組成的,事物是在對立中來確定自己的性質的,所以 老子 第二章講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意思是,正因為有醜,才知道美是美,如果沒有醜,就不知道美是美,美醜是相對的。善惡也是這樣,所有的事物老師在相比較中...

有關唯物辯證法的問題,哲學 關於唯物辯證法的問題

這是個經濟問題啊,用西方經濟學或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分析還行,用純哲學觀點分析感覺比較費勁。人均收入可以決定有效需求。老百姓收入高了購買力就會強,消費會高,帶動生產繁榮,高就業和技術創新。但人均收入高了還有個收入結構問題。我們可以對比兩種收入結構。第一種,所有的人收入比較均等,需求也會比較相似。大...

辯證唯物論,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誰能區分一下這概念哈

我認為 唯物論是相對唯心論而言的,是絕對排斥唯心的,即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是第二性的 辯證唯物論包含唯心論的積極方面,即在承認物質是第一性的前提下,同時也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 辯證法是相對形而上學的,即從聯絡 運動 全面的角度去看世界和一切事物,而非從孤立 靜止 片面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唯物辯證法則...